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德知州。

嘉靖初,祖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泾、邠巨盗李孟春,流劫河东、西,剿平之。以祖母忧去。服除,复提学陕西,转参政。母忧解职。起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寇乘冰入犯,设伏败之。改南京大理卿。未上,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

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禁军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摄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①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欲节制边将,罢筑蓟镇边垣。邦瑞皆以为不可。鸾大憾,益肆谗构。会邦瑞复陈安攘②大计,遂严旨落职,以冠带③办事。居数日,大计自陈。竟除名,以赵锦代。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

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郎。

(节选自《明史·王邦瑞传》,有改动)

【注】①蓟州:蓟州镇,即下文“蓟镇”,今名蓟县,在天津市最北部,为明九边重镇之一。②安攘: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③冠带:戴帽束带,泛指官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明清时期对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B“忧”指居丧。一般来说,古代官员的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亲去世,官员必须辞官,办完丧事后再出来为官。

C“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明代,左侍郎的职位要比右侍郎的高。

D.“郭”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古时,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皆用作防御工事,后来城郭泛指城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邦瑞有气量和才识,做诸生时,山东一带盗匪蜂起,他就向知府上呈平定盗匪的十四条建议。

B.王邦瑞谙熟军务,他总督九门时,因丁汝夔下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他提出的合理建议,皇帝都同意了。

C.王邦瑞善剿盗寇。他曾经剿平了泾、邠大盗李孟春,还设伏击败了乘河水结冰进犯宁夏的敌寇。

D.王邦瑞仕途坎坷。由于仇鸾的诬陷,皇帝对他的信任渐渐转移。导致其最终被免官;仇鸾被杀十年后,皇帝才让他官复原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2)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1.C 2.B 3.B 4. (1)又分条呈上兴办废除的六件事。其中说宦官掌管兵权,是古今的大患,请求全部撤换他们。皇帝回复依从了他。 (2)朝廷改换将帅,必须采纳公卿的意见,由皇帝决断,以此来谨慎防止和杜绝祸乱的苗头,表示臣下不敢专断。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这句话的意思是“王邦瑞离职,仇鸾更加专横,第二年被杀,赵锦也因结党定罪贬戍边关,于是皇帝渐渐思念王邦瑞。过了十年,京营缺人,皇帝说:‘非王邦瑞不可。’就起用他任原来的官职”;首先要确定各句的主语,如“邦瑞”、“鸾”“锦”“帝”等,其需断开,故排除B.D两项。再抓住时间词“明年”、文言虚词“于是”“乃”、话语提示词“曰”等标志词语,可确定正确答案为C。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2.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办完丧事后再出来为官”说法有误,官员需辞官守丧,在此期间不准为官。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任他为兵部尚书”错,原文说的是“命邦瑞摄其事”,即代理兵部事物,并未任命他为兵部尚书。选项曲解实词的意思。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B对应的句子是“命邦瑞摄其事”,其中“摄”意思是“代理、暂代”,选项理解为“任命……”。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条”,分条;“兴革”,兴办废除;“典”,掌管;“报”,回复,答复。第二句中,“易置”,改换;“宸衷”,皇帝; “所以”,用来……的;“专”,专断。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年轻时就有气量和才识。作诸生的时候,山东盗匪兴起,向知府上呈剿寇的十四条策略。正德十二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与王府有关系,于是出京作广德知州。 嘉靖初年,因祖父去世而离职。(后)补任滁州。多次升迁至南京吏部郎中,调出任陕西提学佥事。因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有五人以上考试不合格而获罪,被贬为滨州知州。再迁任固原兵备副使。泾、汾大盗李孟春,流窜抢劫黄河东、西,王邦瑞剿平了他们。因祖母去世离职。守丧期满,又担任陕西提学,转任参政。因母亲去世离职。起用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察安抚宁夏。敌寇乘河水结冰进犯,王邦瑞设伏击败了敌寇。改任南京大理卿。未上任,召为兵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进升左侍郎。 俺答进犯都城,(朝廷)命王邦瑞总督九门。王邦瑞把禁军驻扎在城外,以巡捕军驻守东、西长安街,大开城门,接纳四郊躲避敌寇的百姓。兵部尚书丁汝夔被关进牢狱,(朝廷)命王邦瑞代理兵部事务,同时督察团营。敌寇退却,请求奖惩各将功过,并且疏浚九门濠沟,都被回复可以。王邦瑞见军营制度长期松弛,极力陈述其弊端。于是废置十二团营,全都归入三大营,让咸宁侯仇鸾统管。王邦瑞也改任兵部左侍郎,专门督察军营事务。又条列呈上兴办废除的六件事。其中说宦官掌管兵权,是古今的大患,请求完全撤回监军的宦官。皇帝回复依从了他。 仇鸾向皇帝诬陷王邦瑞,皇帝的信任渐渐转移。恰逢仇鸾奏请革除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的官职,而举荐京营副将成勋代替李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替徐珏。圣旨从宫中直接下达。王邦瑞说:“朝廷改换将帅,必须要采纳公卿的意见,由皇帝决断,以此来谨慎防止和杜绝祸乱的苗头,表示臣下不敢专断。况且京营大将与各镇将领互不管辖,为什么为了京营,却贬斥各镇守将。如今曲从仇鸾请求,臣担心九边将帅都奔走依附,这不是国家的福分。”皇帝不高兴,下诏书责备他。仇鸾又想节制守边将领,停止修筑蓟镇的边墙。王邦瑞都认为不可行。仇鸾非常恨他,更加肆意进谗言诬陷他。恰逢王邦瑞又陈述剿抚大计,(皇帝)于是下严厉的诏令免去他的官职,让他以一般官吏的身份办事。过了几天,官吏考核时自我陈述。最终被除去官籍,让赵锦代替。 王邦瑞离职,仇鸾更加专横,第二年被杀,赵锦也因结党定罪贬戍边关,于是皇帝渐渐思念王邦瑞。过了十年,京营缺人,皇帝说:“非王邦瑞不可。”就起用他任原来的官职。王邦瑞到了京营以后,上书根据具体情况办理的几件事,都被允许施行。过了一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襄毅,派行人护送灵柩回乡安葬。 王邦瑞严正刚毅,有才识和气量。做官四十年,以廉正有节操著称。儿子王正国,任南京刑部侍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摘编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关于佛教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中国文化一样,佛教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这些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都属于知的方面。

B.原始佛教文化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完全不带有伦理的色彩。

C.佛教文化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传到中国以后,它“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完全是对立的,因此它不会对中国人的行产生影响。

D.早期佛教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这是在中国浓厚纲纪色彩的文化的要求下,不得不歪曲原意以求生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

B.文化也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的、深义的三个层次,深义的文化存在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是经过概括、抽象、提炼等方法得出的共同的东西。

C.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D.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在于它知行背后的伦理色彩,即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周一良先生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点明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

B.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是这二者最主要的差别。

C.文章引用陈寅恪先生对儒、佛、道与中国思想史关系的论述,为中国文化知、行两个范畴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D.深义的文化是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有特征的东西,它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说中国故事做中国好人:90后小伙小蔡,10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视神经萎缩,休学养病和就读盲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后来在亲人支持下,开办家政服务公司,专门服务残疾人群体。高二学生小王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发起“乡村路,我心中的泥泞”众筹项目,促成了修路工程的启动。大学生小何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西南边陲,两年后光荣退伍返回学校,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因奋勇营救落水女子,不幸失去年轻的生命。

这三人中,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你?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则公益广告,请赏析其妙处。(不少于50个字)

绿水青山就是金水银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风险种类多多,             ,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              。绝大多数的失独者患有自闭、焦虑、失眠、失忆、精神错乱等不同的心理疾病,进而           ,不少人还得了绝症。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从叙事的角度看,《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富的细节描写。      。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A.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

B.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C.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到魏晋的“粗陈梗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D.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到魏晋的“粗陈梗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