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杏花雨 刘庆邦 安子君带女儿从北京回老家过春节,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杏花雨

刘庆邦

安子君带女儿从北京回老家过春节,一进院子就看到满树花苞的那颗杏树了。走到树下,仰脸把数不清的花苞苞欣赏了一下。每粒花苞都毛茸茸的,花苞的顶端都露出了一点胭脂色。胭脂一点报消息,一场春雨后,定当是满树杏花嫣然开放。等到辞家北上时,杏花已经开了一朵,两朵,三朵。春雨如愁,杏花带雨,她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京的列车。

在行进的列车上,安子君收到了董云声的一条短信:子君,我爸去世了!安子君看了短信,没回。一会儿,董云声又发了一条短信:我心里好难过,你安慰安慰我吧!握着电话,安子君好一会儿才回了短信,除了节哀之类的话,还有一句:谁的孝谁戴,我帮不了你。

安子君和女儿在北京租住的是一间高层居民楼的地下室。地下室出口不远处花坛一角,也有一棵杏树,正含苞欲放。北京在长城边,杏花就开得迟一些。她在老家赏过了杏花雨,在北京还可以再欣赏一次。

晚上,安子君突然接到董云声的电话,说希望她能跟他一块儿回一趟老家,为他爸爸送葬。安子君冷冷地说:“那不可能,我算老几?”她这么说,是因为一年前他们就已经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你实在不愿意回去也可以,那我要带董泉回去见她爷爷最后一面。”安子君生气了:“亏你想得出来!你要弄清楚:董泉的法定监护人是我,是安子君,而不是别的任何人。”

想到女儿在身边,安子君压低了声音拿着电话往地下室出口走。但是安子君听出电话里董云声的声音不大对劲,有回声。带着疑问,她往小花坛那边看了一眼,见花坛一角的杏树下立着一个人,也在打电话。仔细一看,那人正是董云声!

当晚,不知董云声对安子君说了什么,给了什么样的许诺,反正安子君松了口,答应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董泉,随董云声到董云声的老家去奔丧。

董云声刚到老家,哥哥、嫂子、姐姐、妹妹等迎上来,很快为他们穿上了孝服,戴上了孝帽,扎上了孝带。此时,安子君头脑十分清醒,知道自己已经不是董家的儿媳妇,不过是勉强配合一下董云声。

董云声跪在床前,叫了一声“爹”,就哭了起来。他双膝跪地,双手支地,连头也抵在水泥地上,一边哭一边磕头。但是,安子君发现,董云声浑身哆嗦,号啕失声,泪水奔涌,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悲痛能力和悲痛能量。

其实,董云声也听见了自己的哭声。这哭声似乎给了他进一步哭的动力。他在为苦命的爸爸痛哭的同时,也在哭自己。大学毕业他去了北京,在网上他网住了美丽的安子君。成家后的他踌躇满志:要在北京买房买车,让心爱的子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生下女儿董泉后,他们的收入接受考验,生活一天天往“低处”走。安子君对他的热情也开始降低。有一次,因他嫌安子君买的一样东西太贵了,安子君就跟他翻了脸,提出和他分手。一次两次,此后安子君像是把分手的话挂到了嘴边,越来越频繁。董云声脸上一挂二挂挂不住,一气之下,就把离婚书签了。之后,董云声到了银川,在一家快递公司当快递员。他每天早出晚归,行色匆匆;吃饭无保障,常常是泡面充饥。.董云声从没有这样哭过,自己这么拼,最后却连妻儿都保不住。这让他彻底放开了,直哭得惊天地、泣鬼神。

董泉被吓坏了,吓得也哇哇大哭。安子君心疼坏了:董泉,董泉,别怕!妈妈在这里!这样劝着女儿,她膝盖一酸,不知不觉就跪了下来。一跪下来,她就加入了与董云声、董泉的合哭。

安子君与董云声的爸爸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她只是为自己哭。高中毕业后,长相出众的她从老家农村漂泊到了北京。她拒绝上司的那个矮个子阔少的追求,选准了网上这个一表人才、英语溜熟的潜力股,然后满脸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再然后有了可爱的小宝宝。但当浪漫和艺术的想法,触碰到柴米油盐时,每天进出地下室时,安子君开始扛不住了。京华的物质世界使安子君炫目,同事们开始为安子君惋惜。离婚后,别人介绍了一个北京户口的男人,交往没多久,就开始一次次跟安子君借钱。男子借一次钱不够,过了不几天,又跟安子君借钱,至少要借一万。安子君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安子君心里委屈的种子,遇到合适的发芽时机,这芽一发就是爆发,疯长,一发而不可收。

一些围观的人议论纷纷:老三媳妇儿真是有孝心哪,老三两口子真不错啊!安子君听到了别人对她的评价,悲上加悲,哭得更深远,更广阔。

回到北京,一场春雨后,地下室门口杏花开满一树。安子君正在静静欣赏时,董云声发来一则短信邀请:“五一”放长假时到银川游一游。

安子君眼眶一热,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有拒绝:到时候再说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董云声在父亲死后两次发短信给安子君,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和安子君重新修复婚姻关系。

B二人已经离婚,不应该再有什么瓜葛,所以安子君态度明确地拒绝董云声接女儿回家的要求。

C.安子君是为自己而哭,围观者却评价她有孝心,自己的婚姻生活经历与别人的不理解让她感到十分伤心,所以哭得更加悲切动人。

D对董云声从冷漠到勉强答应到增进理解,到最后回短信,写出了安子君在处理婚姻问题上的能力提升。

E小说中的年轻人在处理婚姻关系上有些感情用事,缺少包容;小说写出了年轻人在都市打拼的窘迫与困惑。

2.小说多次写到杏花开放,就全文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3.小说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董云声和安子君在哭丧时的心理活动?请简要概括。

4.小说的结尾写安子君收到邀请短信后,“没有马上答应,也没有拒绝”,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结合小说,请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1.CE(答 E 得 3 分,答 C 得 2 分,答 B 得 1 分;答 A.D 不得分。) 2. ①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②呼应题目,丰富文章内容。 ③具有象征和暗示意味,营造了美好而忧伤的氛围。 ④为文章增添了细腻清新和温暖的气息,强化文章的感情意蕴。(每点1 分,答对三点3 分,意思对即可) 3. ①补充两人婚姻从开始到产生变故的过程,使故事的讲述更加完整。 ②交代两人大哭的理由,更全面地刻画人物形象。 ③为两人增进理解、关系可能修好做铺垫。 ④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生存境遇。 ⑤反映出了故事的时代、社会背景。(每点 1 分,答对三点3 分,意思对即可) 4. ①结尾含蓄有余味。事件戛然而止,没有明确交代事件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 的空间。 ②情节更合理。两人从奔丧过后增进了理解,促成了二人关系逐渐改善。 ③人物形象更丰富,更符合人物性格和情感逻辑。能突出两个人在婚姻失败后的理解、 包容的品德。 ④主题上,使读者对人生和社会都保有一份温情的期待。(每点 1 分,共4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A 项“主要”这个说法在文章中没有依据;B 项“所以”前后内容,没有因果关系;D 项“能力提升”不当。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B就是人物的行为表述表述不当,选项D则为塑造人物的行为分析不准确。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题目是多次写到杏花开放,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抓住文中多处出现某个事物一般是文章的线索,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杏花绽放,可安子君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条列写即可。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环境描写作用考查,是高考常见的一种考查形式。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题目是多次写到杏花开放,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3烘托人物心情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7深化作品主题8象征暗示。答题时抓住文中多处出现某个事物一般是文章的线索,形成呼应。花的绽放与人物生活的变化形成对比,具有象征和暗示意味,营造了美好而忧伤的氛围;为文章增添了细腻清新和温暖的气息,强化文章的感情意蕴。 3.这是一道小说情节的作用概括的题目,本题要求分析“用大量笔墨写董云声和安子君在哭丧时的心理活动”的原因,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描写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此题的语段在文章的结尾,分析时注意和标题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的联系。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本题大量描写二人的心理活动情节方面:补充两人婚姻从开始到产生变故的过程,使故事的讲述更加完整;人物塑造方面:交代两人大哭的理由,更全面地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生存境遇。 4.这是一道探究小说结尾艺术安排的题目,本题要求分析结尾这样安排的好处,答题时要先分析上文之间的关系,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旨三方面加以分析其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此题的语段在文章的结尾,分析时注意分析结尾的艺术,同时关注其和标题文章的开头,文章的主旨的联系。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小说的情节是小说必考的内容之一,主要以概括和分析作用的形式出现,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本题是以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分析是要注重这一结尾本身的艺术效果:结尾含蓄有余味。事件戛然而止,没有明确交代事件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 的空间。再从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                                 ”这两句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滕王阁序》)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4)李密《陈情表》中形象地表现自己形单影只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

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佯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力捍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叔宝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

后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女子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B.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C.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D.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是我国古代对封建帝王的一种称谓,指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B.拜,是授予官职之意,一般用于升任官,《陈情表》中 “举臣秀才”“除臣洗马”的“举”和“除”和它一样都表示升官

C.疾,在古代是指小病,不严重的病;“则是比较严重的病了。而现在常把疾病一个词用。

D.卒,死的一种称谓,我国古代依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对死的称谓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琼胆量过人。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最终大败卢明月。

B.秦琼为人忠心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时,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那时追兵又到,唯独秦琼在全力保护他,没有逃跑。

C.秦琼能识明主。当他归附王世充后,发现王世充为人狡诈不是一个能改变乱世的主人,于是离开王世充投奔秦王

D.秦琼英勇善战。他跟随秦王出征时,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没有不取胜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佯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2)寻授秦王右三统军,却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网红满足了底层年轻人的内心向往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中国青年报》( 2016年02月26日 05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B.“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C.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D.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其结果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B.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C.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原本是指“网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C.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 “网红”粉丝群体。

D.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都能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查看答案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古代文学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孔子、屈原、李白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

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

②符合人物特征;

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要求60字左右)

【答案】屈原:小人的谗言下他不屈,黑暗的隧洞里他独醒,历史的长廊里他不朽。汨罗江的悲壮,在华夏儿女心头两千年的回荡,他的英名令后世永志不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拟写颁奖词的要求明晰、准确,只要从给出的孔子、屈原、李白中任选一位,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或主题,或相关情节,或相关人物,或相关物件按要求表述即可,但是,写颁奖词,要对作者及其作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必须用上修辞,常用的有比喻、对偶、排比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拟写人物颁奖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高度概括,简洁凝练。(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颁奖词的风格,或明快,或凝重,或平和,或庄严,力求和谐得体。(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4)言志寓意,饱含深情。颁奖词赞扬的人和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褒扬还是怀念,都应洋溢崇敬之意,一字一句饱含深情。

【题型】语言表达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5月调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的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以“心要在焉”为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