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苏格拉底说:“我试图说服你们每个人不要更多地考虑实际利益,而要更多地关心道德的完善,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公共利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或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穷则独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自孟子的《孟子》,这句话从公元前300多年传到现在,其中的美德也由一代代国人传承至今。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胸怀天下, 而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弱势群体,造福于天下百姓。 我们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庸之道也是创富的关键。 按照现代文明社会的解释,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自从人类社会以来,穷人同富人的纷争矛盾一直存在,然而富人可以通过 “达则兼济天下”, 捐助公益事业,造福百姓,帮助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共同富裕起来,也使得这个社会能更长久的共融和存在。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并且不计名利,不求回报,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身、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希望让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再比如范仲淹,他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½¬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被这样博大的胸襟和炽烈的感情所震撼!同时这一兼济天下的美德也一直由国人一代代传承至今,也为中国成为泱泱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 达则兼济天下,可以大到巨额的金钱捐赠,比如象李嘉诚那样做善事,象比尔・盖茨那样把自己的财富贡献给世人,象社会各界为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和5月的汶川地震的慈善捐助。也可以小到我们把手中一本书捐给希望小学。兼济天下,在于的不是金钱的多少,付出的多少,重要的是一份时时刻刻胸怀天下的心。 作为拥有150多年历史的银行,我们渣打银行在中国长期以来致力于为中国人民及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致力于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渣打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我一直以“ 兼济天下”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希望在做好企业的同时,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更多的温暖与关怀! 我们银行的员工积极参与扶持残疾人的活动,定期到社会福利院向残疾儿童教授知识及生活常识,同时组织银行人力资源部参加深圳市福田区“残疾人招聘会”,优先考虑并安排合适岗位给残疾人。我们每年都积极推行由渣打银行总行组织的“看得见的希望”、“关爱艾滋”、“心桥行动”等活动。“看得见的希望”是为眼睛有残疾的儿童及成人举行募捐活动,为他们进行眼睛复明手术提供治疗费用。“关爱艾滋”活动中,银行员工积极参与世界艾滋病日的有关活动,为艾滋病患者募捐,为他们的早日康复献上真挚的祝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总是牵挂着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心桥行动”中,我们带动银行员工与客户一同为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募捐,让他们有机会重返校园。 同时,面对中国发生的水灾、雪灾,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我们积极募捐,为灾区人民带去仁爱之心。 达则兼济天下!再次品味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总是被这样博大的胸襟和炽烈的感情所震撼!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达则兼济天下”,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综合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无疑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国家、集体、公共利益间的关系。立意中二者兼顾最佳,如写“修身正已,报效祖国”“以天下为已以已任”“穷则独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但写作时也可以就其中一则重点阐述。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同的类型,强调的是个人修养与国家、集体、公共利益间的关系,注意抓住此点立意行文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A                  B     。”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的善的统一的。    C  ,才会有“慎独”的。《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工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          D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里,    E      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醉石

墨中白

泗州人玩玉风盛,黄山一人独好石头。泗州城外九座梅花山上多怪石,黄山常去山上寻觅石头。每有所获,便醉酒相庆。

收金藏玉是常事,黄山独爱石,众玩家不【解析】
“为何获石如得宝?”黄山笑道:“金银玉器固然可贵,玩的是快乐,可石头天然似世间万物,如幻如真,不可更其质,不可改其硬,应自然的变化而有度,守住原本的性质而坚硬如初,不愧长天之浩浩,不负沃土之泱泱,玩石又何止是快乐?”

大家听了,也不搭腔,各自举杯饮酒。

黄山见众人不以为然,便从怀中掏出一包,打开红布,只见一白石线如切,曲如刻,弧如雕,圆如搓,随太白之醉而醉,醉意浓浓,呼而不醒,其神态令人拍案叫绝。

众玩家纷纷称奇,然仍有人不屑:“醉石虽奇,仍是石头,怎能与美玉相比?”黄山淡然一笑:“玉初也如石,因人雕琢而成玉,而石头天然如万物,其形神奇,非人力所能。”

“说得好!”旁边一个讲着生硬中国话的人拍起手来。

众玩家一看,是个日本人。他盯着黄山手中的石头,高兴地说:“中国不仅金银玉器值得收藏,石头也有无价之宝,您这醉石,卖吗?”

黄山摇头。

“我出五十两黄金。”日本人伸出左手。黄山心里一紧,仍是摇头。

“这个数呢?”日本人又亮出右手的五个指头。

“一百两黄金?”众玩家不敢相信。

黄山还是摇头:“玩石玩的是心情,藏石藏的是快乐,快乐无价,心情如何卖?”日本人抚摩一下醉石,失望离去。看着众玩家羡慕的眼神,黄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玩瓷器的吕震提醒说:“此人可能是桃太郎,他有收藏癖,而且与官府勾结,就是此人强买钱国生的铁五铢钱,害得他连夜逃离泗州城的。”

黄山顿时酒醒,后悔不该当众炫耀醉石。

当日下午,桃太郎果然再次找到黄山,非要买他的醉石。

没想黄山抬价,最后以二百五十两黄金成交。

众玩家都笑:“醉石虽奇,也有价,黄山你也是爱金银的人哪!”

黄山神秘一笑:“醉石实有两个,另一个大如真人,更酷似太白,醉立于九座梅花山上。”

不几日,桃太郎又找到黄山,询问真人醉石的去处。“醉石扎根于大山,岂是人所能动?”黄山轻蔑一笑。“一睹而三生有幸。”桃太郎回答。

“既然先生有如此雅兴,不妨带您一观,不过,山路险峭,十分难走……”黄山沉吟道。

“我常攀中国的名山大川,再险的山路也走过。”桃太郎不为所惧。

第二天天还没亮,桃太郎如约登山。山路果然险峻,到了命悬崖,黄山指着通往对面腊梅峰的那块窄细石头说:“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

望着窄石下深深的山崖,桃太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要不,还是原路返回?”黄山微笑道。“到了,怎能回去?”桃太郎愣愣地看着窄石,“这石条能走人吗?”

黄山看他一脸惊疑,就屏气抬脚,顺着心平石慢慢挪步,不一会儿就到了对面,直看得桃太郎心惊肉跳。稍息片刻,桃太郎也学着黄山的样子挪步上了心平石,走到中间,他却不敢抬脚了,对面的黄山提醒他不要往下看,可桃太郎只觉头一晕……就在这时,一根树枝伸到面前,桃太郎犹豫了一下,还是牵着树枝慢慢地挪到了对面。

腊梅岭是众山巅峰。望着远处细如飘带的黄河,遥看美丽的泗州城,桃太郎感慨:“好醉人的风景啊!”黄山说:“地是山之母,石是山之魂……”“先生无须多说,刚才情形,你只需轻轻一碰,我便跌入命悬崖。先生君子我小人,惭愧啊。”桃太郎面露羞色。

返回时,桃太郎在前,黄山随后。这次桃太郎挪步心平石不再胆怯,小心过了命悬崖。桃太郎下山,把醉石还给黄山,从此撤离泗州城,再没回来。

众玩家问:“命悬崖那边的腊梅峰真有太白醉石吗?”

黄山醉笑:“不贪,不妒,不弃,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

1.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特定的地域——泗州作为创作的背景,题材奇,人物奇,情节奇,既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又充满了传奇色彩,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B.黄山每获奇石便醉酒相庆,一方面表明他对奇石有独特的喜好,另一方面也表明他贪杯,为后文写他因喝酒生出麻烦埋下伏笔。

C.当黄山将醉石以高价卖给桃太郎,众玩家都笑他也是爱金银的人时,黄山神秘一笑,这一笑活画出他卖出高价的得意。

D.“这就是有名的心平石,过此石须心无杂念、气静心平才可。”黄山的这句话使贪婪的桃太郎受到了警示和启发,这是他最后归还黄山醉石并离开泗州的重要原因。

E.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写出到底有没有太白醉石,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空间;黄山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凸显了他特殊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思想。

2.小说以“醉石”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主人公黄山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黄山有着奇特的精神境界。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君子坦荡荡,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③邻国相望,                                      

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长长而民兴弟,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⑥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⑦人莫知其子之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1.本诗的颔联和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2.“莲花”有哪些用意?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题。

伍子胥传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王圭,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六年,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女,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

B.无忌既以秦女自于平王   媚:讨好

C.不能无怨               望:盼望

D.赐粟五万石,执王圭     爵:赏赐爵位

2.下列句子断句合适的一项是(   )

A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B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C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D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已有,还听信谗言,杀害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

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揭露楚平王的罪恶,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终于同长子一起被杀害。

C.伍子胥是—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眼就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

D.江上渔父是个贪图富贵的人,他偶然中救了伍子胥,当伍子胥以百金宝剑相赠时,他看不上眼,说:“如果抓住了伍子胥,可得粟五万石,爵执王圭,哪里只是百金剑呢?”却不知道眼前被救的人就是伍子胥,错过了好机会。

4.翻译下列句子。

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见《伍子胥传》

②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顿。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