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礼是外部对你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礼是外部对你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从而使人产生君子意识。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观察自己。它只是教化,没有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而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你的行为,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再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你的人格。孟子说“动容周旋中礼”。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你内心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这种状态,我们即称其为“虚伪”。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是必需的。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就要有对自己不同的要求。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接触的人是很多的,接触不同的人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人接触的对象是不断改变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在不停地改变。所谓的“人格面具”也不是一套,是多变的。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但是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来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自己的角色。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和先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同时先秦有的一些问题,到了后代已经不存在了,而有些先秦礼中没有的情况后代却出现了。后代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三礼》中没有的。唐代以后,社会已经变化了,不仅礼的制度应当有变化,对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进一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宋代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治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以至于消除了人在社会中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礼学是一种角色性人格,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事,你就要把它做好。但理学是一种个人的追求,而不能成为对人的要求。就理学本身而言,理学可以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自己自愿地将其作为一种修养的手段也很好,但是不能用理去要求别人。

(摘编自刘晓东《礼学与理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在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它对人起到教化作用,从而让人产生君子意识。

B礼是一种人格面具,对不同的人,因为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不同会产生礼的差别。

C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提供道德因子、精神依归,对人的人格无益。

D礼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社会变了,礼的制度也应该相应改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仅仅在外部对人进行制约和规范,而理则是在人的精神方面起自我肯定的作用。

B人要有一种扮演意识,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比有意抬高自己的身份更符合礼的要求。

C人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表现在人的言行和内心不一致,这是一种“虚伪”。

D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但理学却相反,它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是没有等级性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学和理学的功效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巩固社会秩序,后者则是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B礼学和理学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前者将治世转化为治心,后者将治心转化为治世。

C理学给我们提供了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它还在转化中将礼学概念观点进行了深化。

D礼学对人有要求,而理学只是个人追求,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我们也不能用它去要求别人。

 

1.C 2.B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人的人格无益”表述有误,参见原文“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对人的人格无益”表述有误,参见原文“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选项曲解文意。 2.“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比有意抬高自己的身份更符合礼的要求”错,参见原文“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白己的角色”,因此,按礼的要求,“降低身份”和“抬高身份”都是不合礼的。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比有意抬高自己的身份更符合礼的要求”错,参见原文“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白己的角色”,因此,按礼的要求,“降低身份”和“抬高身份”都是不合礼的。选项曲解文意。 3.“礼学和理学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错误,两者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后者将治心转化为治世”也就不成立。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礼学和理学相互转化,相互作用”错误,两者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后者将治心转化为治世”也就不成立。选项无中生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

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默写

(1)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3)             ,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4)众人皆醉,             ?《渔父》

(5)《诗》三百篇,             《报任安书》

(6)             ,极娱游于暇日。《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减字木兰花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米馈,却弗受,反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

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

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1.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妇邀以归       俾:仆人

B景淳         竟:最终

C以货,遣归  赆:赠送

D人用是疑名     多:称赞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他人得      吾属今之虏矣

B籍其数封识之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二子半馈      十五城请易璧

D.传其事以劝    去今之墓而葬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4.给文阅读材料中划浪线的文字断句。

姿

义 勇 风 语 曰 举 世 混 浊 清 士 乃 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君义甚高,愿假榻。”

2)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从文中概括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

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