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有泪水的牲口 耿翔 (1)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有泪水的牲口

耿翔

(1)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的一盘并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2)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

(3)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路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4)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毛上,隆起一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由不会说语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

(5)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6)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7)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8)还有一种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9)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

(10)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夜晚里,这样悄悄地流。

(11)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12)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白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13)我也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14)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

(15)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它面对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16)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17)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18)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

19)我也在诗里写到:“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或楼耙/深入土地的心脏,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20)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节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3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田园到乡村,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牲口在乡村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牲口的赞美之情。

B.文中描写了听鞭法好的人讲述鞭打牲口的情形,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表达了作者对挥鞭人鞭打牲口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

C.本文视角独特,以“流泪的牲口”来观照人在乡村中“成长的艰难”,在字里行间中饱含着真切的生命体悟和沉痛的乡土情怀。

D.文中多次写到牲口的流泪,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一个牲口的痛苦生长,而且更感受到在乡村中成长的人也一样充满艰辛与悲苦。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回忆了马坊中的那些牲口以及与这些牲口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2.“牲口”为什么流泪?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3.文中第19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说“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1.AB 2.①因无端遭受责打,“委屈”地流泪。②为了生存,“屈辱”地流泪。③为了积聚劳动力量,忍受粗劣的食物,“无言”地流泪。 3.①借诗句形象凝练地表现牲口在生活中的艰辛,抒发了对牲口顽强生长的赞美。②使文章内容深进一层,表明生命虽充满苦难,但也要顽强地生长。 4.作者认为,农业并非田园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充满着宁静与平和,而是充满艰难与苦痛。正如文中的那些“牲口”一样,它们为了生存,忍受屈辱,眼里总是“噙满泪水”,它们为了生存,忍受疼痛,胃里总会存留“铁丝和铁钉”。牲口如此,人更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联系现实生活或阅读体验并分析略。 【解析】 1.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分析、判断。A项,“文章第3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这里没用排比修辞;B.“表达了作者对挥鞭人鞭打牲口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于文无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认真通读全文,从各个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作出判断。AB两项错误明显,其中,A项修辞使用属于误导学生,“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少土地”这个句子并不是排比手法;B项,属于误解文本主旨。 2.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注意结合相关语句“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的。”、“挤在激动的人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等加以归纳概括。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回答此题,注意找出文本中对“泪水”的有关叙述,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但一定要注意为傲题干中对“牲口”为什么流泪这一内容做一原因回答,要明白联系全文内容,分条概括即可。 3.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该注意结合文本的主旨,也即内容,另外,注意从文本结构上加以分析,尤其注意结合诗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以及文本叙述中“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等加以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要求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其实就是要分析诗句的内涵,一般来说,都是围绕着文本的主旨加以归纳概括,比如,诗句中的“一寸一寸地生长”这句的内涵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升华以及文本主旨的拓展,在分析时,需要注意联系文本主旨才能得出全面答案。 4.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叙述,尤其对牲口和人的比较方面展开分析。根据文本内容,在作者的笔下,农业充满艰难与苦痛。可以供组织答案的语句有:“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在乡村里生长的。”等。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本题其实是一道全文意蕴题目,解答时,注意答题步骤:首先梳理、概括全文内容;其次抓住不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探究的广度;最后深入挖掘全文的主旨。通过对考点的解读,发现很多作品的深刻意蕴都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所以在探究的时候还要注意探究的深度。本题注意从相关叙写中归纳牲口和人的相同点,然后分析,注意结合文本主旨,联系文本下的注释即可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2)在《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陶渊明向往悠然自在的田园生活的诗句是:                                     

(3)《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

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

后/顷之/寇果麇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

后/顷之/寇果靡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

后/顷之/寇果麇至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芳为之用                        阳:佯装

B.而潜自间道亡归                    间道:中间道路

C.用百骑伏所                      薄:迫近

D.明日,芳蹶然起,城              乘:登上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谪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B.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乃至多个。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

(2)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近年来,中国的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这既是近年来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问题所致,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接近,观众的印象模糊,难以脱颖而出,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而且,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又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选秀节目的瓶颈。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

《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域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长期的学习努力,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观。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节目具有魅力的地方。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只有真实的努力,梦想才有价值,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的选秀文化”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投影,也是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的折射。

B.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都有重复,观众在新奇感过后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选秀节目的发展。

C.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转型,歌手的形象风格也接近,观众对于选秀的形式也相当熟悉,中国选秀文化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困局。

D.对《中国好声音》,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折射了中国近年来选秀文化的发展变化状况。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改变旧的选秀节目存在的种种弊端,将选手的“好声音”作为选秀的最重要依据。

B.《中国好声音》避免了选手通过粉丝热捧而成为超级明星,也不让选手能在舞台上一展即毕走过场,这些新的变化也是该节目赢得公众的原因。

C.《中国好声音》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引导、激励他们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使得它很像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

D.《中国好声音》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但只有那些成功的选手才有幸获得这种幸福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让选手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延伸,最终成为选手职业生涯的一个选择,这也让节目赢得了公众。

B.今天的青年一代处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焦虑于一举成名、展示激情怎样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选秀节目最好能在这方面指点他们。

C《中国好声音》里的选手们一旦凭借舞台上优异的综合表现成为刘欢、那英等音乐人的学生,就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个更高的要求是社会对《中国好声音》节目以及今后出现的新的选秀节目的必然要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我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