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戎马书生曹聚仁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戎马书生曹聚仁

曹聚仁常说自己要远离政治,可他忧国忧民的意识,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在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其间,曹聚仁就任学生自治会主席。1919年5月4日,“五 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爱国火焰很快烧遍全国。20岁不到的曹聚仁当时就在杭州领导“一师”同学积极参与到爱国运动中。“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开始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1935年上海各界组织抗日救国会时,曹聚仁被推选为11名常务委员之一,在会上他慷慨陈词:“这回抗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

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的第一线。他带笔从戎,住进了与苏州河一河之隔的88师孙元良司令部,随军进退,冒着枪 林弹雨,出生入死,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10月,他进入谢晋元524团驻守的“四行仓库”,目睹了800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给沮丧的中国人民以兴奋与安慰。

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后,曹聚仁受聘任战地特派员,随战线变动,也逐日往西往北退去,赶上了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1938年4月7日,轰动海内外的台儿庄大捷,首发者就是曹聚 仁。消息见报后,举国若狂。接着,曹聚仁的《台儿庄巡视记》长篇报道,于9日又在全国各报刊出。后来,他将这些身临其境的一切写入了他编的《中国抗战画史》中,为国人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史料。

解放前夕,《前线日报》社社长马树礼为曹聚仁全家已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最后他还是 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并没有去台湾。1950年7月,他只身前往香港写作。行前,他曾写信给夏衍、邵力子等人,邵力子答复:在海外也一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他这一去,结果羁留港澳就是22年,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直至1972年在澳门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曹聚仁为最早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作爱国主义宣传的海外记者。

1956年至1959年,曹聚仁先后六次被邀回内地采访,毛主席曾两次接见他,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也多次接见。那些日子,他不辞辛劳,奔走于海峡两岸,为“国共第三次合作”牵线不遗余力。正如曹聚仁在家书中坦言,他是站在前哨的海外“哨兵”。

曹聚仁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逝世后,周总理亲自安排料理他的后事,亲拟墓碑碑文, 并以“爱国人士”概括其一生,这是知者之言。前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称赞曹聚仁“为 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曹聚仁喜欢引用《孟子》中的一句话:“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曹聚仁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最不喜欢仰人鼻息,人云亦云。他是独立思想者,在其学术著作中,最能体现这一 点。1926年出版《国故学大纲》,他整理国故,不是一味地盲目照搬,而是在批判中吸收古代的思想精髓。直到他在生命最后写成的《国学十二讲》,仍处处闪耀着他治史之真知灼见。

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他写的传记有《蒋经国论》《鲁迅评传》《鲁迅年谱》《蒋百里评传》《我与我的世界》《文坛三忆》等,字数在500万左右。这些传记都反映了曹聚仁“说实话”的风格。

一个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不容易。近一个世纪以来,特立独行的自由学者又有几人?在这方面,曹聚仁也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编自柳哲《曹聚仁的“三不朽”》等)

相关链接

①曾聚仁(1900 -1972),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1915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一生著述逾四千万言,生前出版成书约七十多种。(搜狗百科)

②新中国成立伊始,海外多持观望、怀疑,甚或敌视态度,谣诼纷集。在此背景下,著名作 家、学者曹聚仁以新闻记者身份,多次从香港北上,访问北京,并游历大陆各地,以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深入报道大陆的社会巨变,产生深远影响。(陈国军《曹聚仁的三重境界》)

③纵观曹聚仁一生,他为现代中国做出的最大文化贡献,首推对国学的普及以及对历史人 物的评介上面,其代表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与《鲁迅评传》。(韩三洲《晚年曹聚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曹聚仁在近代文坛和报坛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复杂,很不寻常,当过教授,当过记者,当过作家,当过各类报刊的自由撰稿人。

B.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抗日时,曹聚仁表明了为国赴死的决心,认为抗日是自己这一辈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将为之奋斗终生。

C.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持笔从戎。在战场上,他目睹了谢晋元524团的800壮士英勇坚守的全过程,作了及时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抗日情绪。

D.新中国成立以后,身居香港的曹聚仁多次访问北京,其撰写的新闻报道从正面大力宣传了新中国的变化,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曹聚仁不仅是一名文人,同时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因此他的写作笔法殊异于一般的新闻文体,却近似传统的笔记文学,自成一体。

(2)周恩来为什么以“爱国人士”概括曹聚仁的一生?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曹聚仁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以多方面业绩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 ①学生时代,他就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政策;②抗日战争时期,选择战地记者这一危险职业,持笔从戎,发表了不少振奋人心、颇具影响的消息和通讯;③羁留港澳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共和谈奔波,在海外华文报刊上为新中国系统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源源不断地为《大晚报》《立报》等报刊撰写战地通讯;②首报台儿庄大捷,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③将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写入了《中国抗战画史》,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作为新闻记者,他在恪守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下,对八年抗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报道,体现出独特的新闻思想。②作为爱国人士,在中国当代政治史上,他以“海外哨兵”的姿态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很多至今仍然鲜为人知的工作。③作为文人,有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他极其丰富的论著,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④作为学者,他独立 的思考,说“实话”的风格,不盲从的思想,是当作知识分子的楷模。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B项,“认为抗日是自己这一辈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有误;文章第一段结尾说“这回抗日,乃是我们这一辈人的事,要死,我们就去死好了”。E项,因果关系不当,文章倒数第二节说的是“曹聚仁是位传记作家,力求‘说实话’,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传主,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的几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周恩来为什么以‘爱国人士’概括曹聚仁的一生?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考生应抓住题干中“爱国人士”“一生”这两点,应找出能体现其爱国的事件,依据人生的几个阶段进行概括。比如第一节是写学生时代,曹聚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政策;第二节,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选择战地记者这一危险职业,创作了不少通讯作品;第四段和第五段是新中国成立后,曹聚仁所做的事情。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周恩来为什么以‘爱国人士’概括曹聚仁的一生?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能表现曹聚仁“爱国”的事例,且要按照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概括。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曹聚仁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本题的难度在于,要抓住“战地记者”这一限制词语,然后到文中找到写曹聚仁在这方面的表现。答题的区域主要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找出具体的内容,最后依据分值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认真审题,“曹聚仁是一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然后抓住题干中的限制性信息,再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找到提示性的信息,比如第二段的开头说“全国抗战爆发后,曹聚仁换上了军装,选择了战地记者这一危险的职业,勇敢地奔向抗战的第一线”,这提示答案的区域应在下面。找出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4)试题分析:题干中问的是“有人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以多方面业绩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先理解这句评价,“多方面业绩”,指的是曹聚仁不同身份的表现,比如作为新闻记者、爱国人士、文人、学者等等,确定了这些身份,再到文中找到他的表现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有人评价‘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曹聚仁是以多方面业绩展示自己才华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出曹聚仁“多方面业绩”,然后进行概括。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员纷纷变节。陈子龙组织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②景阳宫:为陈朝的宫殿,在今南京市。当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

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和谓晏曰:“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构薄,图相危害。岂有福哉?”遂两释之,使之从厚。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者也。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忩忩。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选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有删节)

【注释】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②忩忩:(cōngCōng)纷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孙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贾谊就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A.孙和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刘宝和丁晏相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孙和好学下士,对博弈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

C.孙和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因全公主诬陷而被孙权疏远。全公主说孙和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D.在孙和与孙霸的争斗中,孙和虽有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被废的命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2)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首或几首喜欢听的歌曲,有时还会不厌其烦地听同一首歌。久而久之,就会从这些好听的旋律和曲调里明白了许多,比如从美妙的调子里,懂得了什么是荣誉、爱护与责任;从沉重的调子里,学会如何对待邪恶、苦难与灾难。那些好听的旋律和曲调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记忆最深处,时时奏起,莫名的感情,也便随着悠扬的旋律,油然而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除了诗歌以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查看答案

有位学生考取了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改正。(找出并改正四处即可)

老师:你好!在高中阶段,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我能有今天,是你鼎力相助的结果。你的教学造诣是那样深厚,令同学们刮目相看。我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认真读书,好好改造,不辜负你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