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幅号召国人爱心献血的广告宣传画,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明流畅的语言描述构图...

下面是一幅号召国人爱心献血的广告宣传画,请仔细观察,然后用简明流畅的语言描述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不超过80字。注:该图由红白两种颜色构成,其中黑色区域均应为红色

 

 

该图由内部嵌有“十”的心形、输液管和中英文文字构成。(2分)图案上方的心形图案和下方的“生”字以中间的输液管相连,揭示了该宣传画号召民众献血以救助生命的公益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题干要求“然后用简明流畅的语言描述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题干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描述构图要素,对于这一问,考生只要把徽标上的内容一一介绍出来即可;二是说明图形寓意,对于这一问题,考生应关注该徽标针对的对象,“号召国人爱心献血的广告宣传画”,应抓住题干中的这一说明来说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宇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对王宝钏是寄予无限的同情和赞美的。其 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群英会》里的周瑜,既深人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_________________,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

②待客之道,首在分清宾主。

③当然,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

④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

⑤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

⑥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给主人添麻烦。

A②⑤④⑥①③   B④②⑤①③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②⑤④①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该条例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

B一般而言,衡量一次国事访问成功与否,自然离不开取得的具体成果,但更关键的是相互之间由此增强的互信以及在此基础上关系的稳定。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奠定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D为提升公众对暗物质卫星的关注度,激发全国民众对空间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中国科学院主办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征名活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锦袋内掣出那管凤箫,李师师接来,口中轻轻吹动,端的是________之声。

②他的表情很细腻,可以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________。

③人民以胜利的欢呼,对我们历史上这一________的大事件,表示了他们的赞许。

A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响遏行云

B响遏行云    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C穿云裂石  响遏行云    石破天惊

D穿云裂石  石破天惊    响遏行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有温暖的时刻!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人误解,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她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2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你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