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流逝的古典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流逝的古典

①那天下午我去听一位老教授的课他讲的是《诗经·蒹葭》。午后的阳光从窗户跑进来爬在他那苍苍白发和陶醉的脸上听着他温暖地读着那些渐行渐远的诗句时我突然有一种很静谧、很幸福的感觉。

②夜里月色和清风悄悄穿过窗帘我从高高的书架上找出了那本遗忘多年的《诗经》。线装的书页泛着远古的光芒是那种随着光阴流逝越来越朴实的金色。在幽幽浮动的墨香里我再一次看到了“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我看见远古时代的一个芦塘清晨纤纤芦苇被牛乳般流动如烟的雾霭轻柔地包裹着。晨曦中浅绿的墨绿的苇丛倩影婆娑亭亭玉立如衣香鬓飞的女子涉水而来。怀念这一种意境:我不想把这说成是一种诗情而情愿把它归为一种古典。“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③我读到《关雎》读到《桃夭》读到“青青之麦生于陵坡”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到“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伧江潭。”我想到为什么这些很远古的文字如今读来依然淙淙如诉让人可感可悟。真如澹澹的渌水我们的心田仿佛千万年来一直是它青青的河床。

④想到了《古诗十九首》这些不知作者姓名和年代突兀而起复又戛然而止的谜一般的诗歌群落。为什么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为之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会洋洋洒洒醉酒般地写下整卷《古风》?我想这就是古典的魅力吧。它们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⑤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构筑的纸片的灵感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牵引着人类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那么质朴、厚重它们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这些久远的古典文字的确“旧”了但那字里行间所充盈的生命精神、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超越了彼时彼地在这个世界夜深人静的时刻渐入我们的心灵、血脉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⑥我相信那些古典的文字肯定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古人在最为平凡的采摘、狩猎、耕种之余偶有所见所感自自然然随口吟出了“蒹葭苍苍’“渌水澹澹”这些精纯得像墨金一样的文字。汽车、电脑离它们很远人欲物欲离他们很远而平凡离他们很近诗情离他们很近古典离他们很近。古典与古人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而我们呢?在抚摸那些《诗经》句子的时候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了!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

⑦怀念古典这是一份超越时空的契约。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会留下一个宽敞、透亮的空间让飘溢着灵性、充盈着生命精神的古典诗情灿然长流。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写听“老教授的课”的作用。

2文章第⑥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原因。

3根据全文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举例谈谈“古典”给你带来的独特体验。

 

(1)①以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②暗扣标题(或照应标题),“午后的阳光” “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正在慢慢消逝(1分) (2)现代的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 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3)评分标准:举例+作品内容概括1+1分;阅读体验2分,古典内涵1分。“古典”内涵: ①“古典”一词本身就很静态,很内敛,很纯粹,有一种淑静、典雅的感觉,令我们咀嚼、玩味不够。 ②古典的魅力以其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艺术魅力震撼、陶冶着无数的后人! ③它们蕴含时代精髓和撑起的时代魄力,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 ④那些古典的文字来自于平凡的生活,源于简洁、沉静的心灵。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写听‘老教授的课’的作用”,这是考查情节的作用。本题考查对语段的分析和理解。从两个角度回答本题,一是老教授的课使作者产生了“静谧、幸福的感觉”,从而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古典深刻的感悟;二是照应标题,“午后的阳光” “渐行渐远的诗句”暗示古典在人们的视线中正在慢慢消逝。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第⑥段,作者说‘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请根据文意概括其原因”,这是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要联系上文内容,作者从两个方面指出“阅读竟成了永远的怀念”:一是人们被物欲所左右,失去了简洁沉静的心灵,已经远离了纯真的自然,二是人们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做到文学、生命、自然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全文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举例谈谈‘古典’给你带来的独特体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依据文本内容回答。首先结合文本分析“古典”的内涵,再结合现实分析其现实意义及个人的阅读感受。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虚写未来情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2杜甫在《登高》中以“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抒发了自己长期漂泊他乡、晚年孤苦寂寞的惆怅之情。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文后各题。

[越调] 平湖乐·尧庙秋社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2.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母忧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

B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

C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

D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对在殿试中进入前三甲考生的称呼其第一名为状元。科举制度中各级考试对第一名的称呼是不同的如会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B缙绅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C在中国封建时代赦是体现皇权的重要标志。所有赦令概出于帝王其它任何人都不可颁布赦令。目的是笼络人心、巩固其统治地位所以赦也是帝王们的一种政治手段。

D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元符三年中的“元符”就是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

②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

在西方哲学史上流传着一个“知识圆圈说”的故事。一次一位学生问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类的知识视为一个圆圈有知领域在另一个更大的闭合圆圈无知领域之内不断扩展的过程。其实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有知与无知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无知的领域并不是一个闭合的圆圈而是一个无限的、开放型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于人类整体还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知识的扩充和增长都意味着所知越多无知的领域就越大。人类认识发展史也表明: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人类的认识活动不断地把人的知识推向一个尴尬的境地所知越多无知越多

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人类知识呈现出的这种不确定性给人类理性包括哲学思维提出了严峻挑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人们:一定要自知其无知。哲学就是在人类理性思维对无知进行不懈追问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一个对事物和现象感到困惑和好奇的人就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人们是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的。西方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哲学不是一般的知识哲学的起源是由于我们要用一种非常沉毅的企图去追求一种真实的知识。

人们常常以为哲学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或者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概念。自从“哲学”这个西方术语被介绍到中国后我国学者就无休止地询问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并一直对哲学的定义进行探索。其实哲学是人类精神世界里一块古老的天地它来源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宇宙和自然的好奇来源于人类对于智慧、思想、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冯友兰先生曾感慨地说:“现在如果有人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特殊的“不知之知”有什么功用呢? 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哲学特别是形上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知识而是提高精神境界。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识圆圈说”虽然生动地揭示了有知和无知的辩证关系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B我国学者关于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的无休止的询问和对哲学定义的长期探索没有探求未知均不属于哲学的范畴。

C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其中“无用”指哲学不能增加实际知识“大用”指哲学可以提高精神境界。

D亚里士多德和罗素两位哲学家关于哲学起源的观点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源于好奇并对知识进行求索。

2.下面对原文“所知越多无知越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知识呈现出“所知越多无知越多”的不确定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认识的进步和发展。

B“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成语可以说是对“所知越多无知越多”的生动的阐释和解说。

C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无知的领域随着知识的扩充和增长在不断扩大。

D我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之所以发现不了问题是因为我们所知太少无知太多。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因为更大的无知空间是开放的根据芝诺的观点我们当然可以得出“所知越多无知越多”的结论。

B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是因为他们对哲学本身无知而这种无知也会促使他们进行探索。

C“哲学的用途乃无用之大用”它不能增加实际知识也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这样说:哲学没有实用价值。

D人们为了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而人类无知的领域又是无限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将永远存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老子作《道德经》,凡五千言。道士将其作为修道经典,哲学家称之为哲学著作,政治家则视之为政治学资源。那么,《道德经》究竟是一部什么书?是否有一个贯通始终的宗旨?这值得我们分析。《道德经》有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无碍大局。概括起来,其内容分为德论、道论两部分。

先看德论。何谓“德”?《庄子》的解释一针见血:“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心是透明的,若孺子之心,这便是德。

如何能使自己“心彻”?要领之一是“抱朴”,又叫“见素抱朴”,即内心朴素,纯真无邪。若要纯真朴素,其一是不学世俗知识,因为“绝学无忧”。其二是“寡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所以,应该消解感官欲望。“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而,应该“少私寡欲”。其三是以德抱怨。老子教导人们“报怨以德”,有一颗“愚人之心”,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婴儿。

老子视现世为末世,他说现实社会道德败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他看来,社会变迁伴随着人心堕落。老子要拯救人类,他提出的方案是,抛弃科技文明,“绝巧弃利”,抛弃社会道德,“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复归原始社会,“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要领之二是“守一”。在《道德经》中,“一”在身体内部,是念头着落的对象,故称“守一”。守一之术,首先须切断感官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便“内视反听”,念头向自己身体内部视和听。这个“一”在什么位置?《道德经》提到“圣人为腹不为目”,可能是指下丹田,意念守住这个位置后就不要离开,调整气息,放松身体,如婴儿一般。如此修行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玄览”、“天门开阖”等一系列心理体验,这便是修道者所谓的开悟。魂魄修得好,可以成为圣人。圣人“无为”,却能“无不为”,比如“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再看道论。修心开悟,可以见道。道是修心开悟后直觉体验的终极对象。“道”无法被感官感知,也就无法用词语表示,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有两重性,既是“物”,也是“非物”。一方面,老子说“道”是物,说得很肯定;“道之为物”,但不是普通之物,而是物之精华。“道”具有潜在的、无限的可能性,能演变成任何东西,故视之为“混成”之物。这个“混成”之物是独立的、永恒的存在,“独立而不改”、“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且永恒不变,“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另一方面,老子又间接地说“道”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孕育万物的那个东西不是物质性的。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这需要结合万物来说。“道”是万物的“始”与“母”。从时间维度说,“道”是万物的来源。老子说“道”没有名字:“无名,天地之始。”老子又说宇宙万物经历了由少至多的演变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空间维度说,“道”是构成万物的最细微元素。《道德经》说,“道”是“万物之母”,只不过每一种物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已然将“道”包容其中。“道”是万物之本体。无论是太阳,还是一滴水,把它们分解到最微小的极点,便是同一种元素,这就是“道”。悟道之后还会发现世界全然两样。老子说:“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

综上,修德是为了证道,证道是修德的结果,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因而,《道德经》是一部生命修行之书,其宗旨是“长生久视”。

节选自张荣明《<道德经>中的“长生久视”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无法被感官感知,也就无法用语言表述,只有修心开悟之后凭直觉体验。

B“道”是物之精华,由万物混合而成,是“物”;但又不具有物质性,是“非物”

C“道”是独立的、永恒的存在,又是万物之本体,具有演变成宇宙万物的无限可能。

D“道”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母,将万物分解成最细微的元素,这种元素就是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心彻”,不仅要内心朴素、纯真无邪,也要知足寡欲、以德报怨,更要“守一”。

B老子认为,“仁义”“大伪”“慈孝”“忠臣”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当时社会道德败坏。

C在老子看来,所谓的科技文明、社会道德都会影响人们淳朴的本性,应该被抛弃。

D切断感官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让意念着落于“一”,如此修行,就有可能开悟见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道德经》中的“德”指的是内心澄澈纯净,若“孺子之心”,与通常所说的“品德”之“德”不同。

B魂魄修到极致,就可以成“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达到庄子《逍遥游》中“圣人无名”的境界。

C老子认为要改变道德败坏的末世现状,就必须“修德”,“修德”可以“悟道”,“悟道”之后,才能让世界变得全然两样。

D作者将《道德经》定性为一部追求“长生久视”的生命修行之书,是为了批驳认为它是修道经典、哲学著作或政治学资源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