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B.想起当年,有好事者要为钱钟书先生举办80寿辰庆典,他断然谢绝,批评说“寿星”是“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此言至今如雷贯耳。
C.假若我们的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他们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D.讽刺难免是要夸大事实的,但是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溯 峥嵘 步履 龙舟竟渡
B.寥落 菲薄 婆娑 变徵之声
C.箜篌 篱笆 莅临 言简意骸
D.刀俎 作辑 戮没 珊珊来迟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桀骜(ào) 飘泊(bó) 忸怩(nī) 博闻强识(zhì)
B.喋血(dié) 游说(shuì) 租赁(lìn) 图穷匕见(pǐ)
C.攒射(cuán) 契约(qiè) 惺忪(sōng) 叱咤风云(zhà)
D.涕泗(tì) 屏息(bǐng) 团箕(jī) 挥斥方遒(qiú)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生若直木
张承志
①去年在南方,终于见识了从小听说的滕王阁。
②那天一同登阁的朋友中,有老书家某先生。眼望秋水长天,大家心情舒畅,我随口向老先生求教,从纸到墨,听他讲文房四宝的奥妙。
③滕王阁已翻盖一新,阁中层层店铺林立。看见摆的镇纸光色新鲜,盘算是否也买一对。如今作家少文,个个的字都如鸡飞狗趴。我也一样,偶尔写字,怨笔赖墨,而且只有一把英吉沙匕首压纸。足踏着滕王阁的地板,心里寻思,这镇纸只卖十多块,不能说好,但是有落霞孤鹜的字儿,带回一对也算个纪念。
④老先生却摇头,以为粗瓷生铜,不值一顾。他说江西书家的案上,没有这种次货,也不使菜刀压纸。镇纸多用檀木自制。我说我的字哪里要什么镇纸,砖头石头,有一次足矣:老先生沉吟半晌,说,我给你做一对吧。
⑤囊匣装着的镇纸被捎来北京时,我正在读一个小说。
⑥急忙掀开囊匣盖子,只见一双白润的檀木,静静躺在紫红的绒布里。真是性灵南国,书法家还做细木工!抚着满掌光洁,脑中现出柔润檀木划过宣纸的感觉。
⑦怀着一丝谢意,握着镇纸继续读。小说的主人公,将面临他第二次的被捕。小说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历历细微的,满篇都是他在“四人帮”时的苦难遭遇。我用白檀木唰地一划,翻过下一页。
⑧这篇小说,其实是因了我的怂恿,朋友才勉强写了出来。他是个内向的家伙,文字轻描淡写,但骨子透出凄凉和压力,使我们都敏感了,读着我想。
⑨檀木握久了以后,光滑中沁出了一种冰凉。我想快些翻完这篇小说,好给江西的老前辈回信。可是故事却正在有趣处,不由我不先读完。警察监视他的房东,审讯他的女友,他把头上的一张大网,写得纲举目张。
⑩一瞬间我意识到手中的镇纸。掂了一掂,觉得挺沉。确实,檀木决非杨柳杂属,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这么一想再掂掂手里小说,突然感觉我辈的感情娇嫩。不是么,以前我的那些劳什子,不更是又嫩又酸么。
⑾丢开小说,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世间最不外露的,怕就是这光洁之物了。
⑿其实当初斧子劈锛子凿,它的内里该都是坑疤。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
⒀囊匣下面,覆着一条墨纸,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老者的题字:
直木顶千斤 江西民谚
⒁趁着一时感悟,我提笔兑墨,用这一对白檀木压住纸边。想了半天,编了两句,哪管字迹蠢劣,与江西老者唱和了一张:
生若直木,不语斧凿
⒂我想,事物都大致雷同,无论一茎枯草,一头弱牛。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除了我们,被笔墨染了一身毛病的人,大家都不去炫耀自家伤痕。而且,大都是心广意宽,如打磨光滑的檀木镇纸,像穿了新衣裳的农民,干净漂亮地活下来。
1.作者在登临滕王阁的时候,缘何生发了欲买镇纸的盘算?
2.请结合文意,简析文中画线句子“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的含意。
3.作者以“生若直木”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简要阐发你的认识和感受。
名篇默写,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问苍茫大地, ?(《沁园春长沙》)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部分,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
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
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的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
大堰河,会对他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的叫她“婆婆”
......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请对这一节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