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求难”积淀温情 当秋风吹落第一片叶子时,外婆便织起了毛衣。 对于小时候的我,冬天的象征便是外婆亲手织的毛衣。而这件毛衣,在早秋便打上了第一个结。竹针在外婆手中穿梭,那一团可爱的毛线渡过一个秋天,温暖了我的冬天。 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件外婆手织的毛衣。我的那件是最特别的。小时候个子长得快,第二年穿毛衣时总会发现身长子长出一截。于是外婆便又在下边补着织上一段。当初的毛线买不到了,外婆一家一家铺子去挑。母亲心疼外婆腿疾,劝她:“孩子年年长,毛衣在商店买就是了,何必那么麻烦呢!”“外头的毛衣怎有我弄的暖和!”外婆“呵呵”地笑。 那时的我看着外婆佝偻着背坐在木凳上一针一针地织,戴着老花眼镜的头似要低到膝上,不由得凑上前:“外婆,歇会吧。不用这么辛苦的,店里卖的毛衣薄的厚的都有呢。”外婆只是笑笑,摸摸我的头,便又调针织起来。 我无法理解为何外婆总是用固执的放弃“买”这一简单的方法,而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一年一年地织。但现在,我似乎明白了。 上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见好友总拿着两三块片布缝缝剪剪,说要做一个卡包。问她为何不买一个,她白了我一眼,说:“自己做的,当然比机器做的贴心了。” 外婆捋着毛线的身影顿时出现在眼前。是啊,贴心,贴情呢!我曾愚钝至此! 想起古人曾云:“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求近与求易,便是为着实用,为着达到目的;求远与求难,便是为着积淀,便是为着情感。 传说:“片纸两年得”,缩短生产周期的宣纸终丧失其寿而“泯然众纸”。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成为易事,实用成为目的。在我们信奉高效率的实用主义时,是否感受到了枯躁与盲目呢?当情感与文化积淀成的黄土在我们疾驰的脚下纷飞成沙,你是否感觉失去了血脉中的一丝温暖呢? 也许这就是如今“纯手工”商品被热捧,含着几十道工序的古方令人痴迷的原因吧。在“求易”的直白平淡中乏味的人们,憧憬起繁琐之后的温情。 庆幸我穿着外婆手织的毛衣成长,庆幸我玩着外公做的小木车成长,庆幸我仍吃着外婆亲手和馅的饺子…… 庆幸我有“求难”的亲人让我所拥有的不是冰冷的机械产物,而是一层层温暖与爱的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段材料的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做事不应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第二段指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有的人从近的、容易做的事情出发,有的人从远的、难度大的事情做起。这是人们在为人处世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参考立意:从身边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立足当下,走向远方;等等。 【立意提示】 一、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 (一)从“求道”的角度立意 1.“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 2.“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 3.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 4.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 5.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 (二)从“做事”的角度立意 1.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2.做事应向难处努力。 3.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 二、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从“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 2.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3.人们对道的认知决定其行为 学生写作,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_____,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_____,——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A.它才爆出来米粒般大的嫩芽    又如一只只缀满树枝的浅绿色的蜻蜓

B.它米粒般大的嫩芽才爆出来    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C.它才爆出来米粒般大的嫩芽    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

D.它米粒般大的嫩芽才爆出来    又如一只只缀满树枝的浅绿色的蜻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中不乏没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应给他们戴上“伪科学”的帽子。

B.庄子的文章常常以夸张的手法虚构大量的寓言式人物来阐述作者鄙薄权贵、逃避现实、追求绝对自由,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C.江苏作家周浩辉发微博宣称由于正担任编剧的《美人制造》抄袭其小说《邪恶催眠师》,他将正式对于正提起诉讼。

D.全省首个“农市对接”售菜点启动,由于减少了中间贩卖环节,蔬菜均价直降三倍左右,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徽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哀伤

契诃夫

刀割一样的冷风迎面吹来,雪花的迷雾在打转儿,田野、电线杆、树木都看不见了。旋匠1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无人不知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不幸是从昨天傍晚开始的。昨晚他回到家里,像往常一样喝得醉醺醺的,又开始骂人,挥舞老拳。老太婆瞧了一眼她的冤家,那眼神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往日,她那双老眼里布满了痛苦和温顺,可现在她的眼神严厉而呆板,倒像是圣像上的圣徒或者快要死的人。吓呆了的旋匠赶紧向邻居借了一匹老马,立即把老太婆往医院里送。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松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他回想起,四十年前玛特廖娜是 个年轻、漂亮、快活的姑娘,富裕人家出身。父母把女儿嫁给他,贪图他有好手艺。本来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不幸的是,婚礼后他烂醉如泥,一头倒在暖炕上,从此就迷迷糊糊,好像直到这一刻都还没有清醒过来。除了喝酒,倒头躺下,打老婆,此外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 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最好歇一歇。”

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

他真想从雪橇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了……于是他安静地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

“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

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

“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 ,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巴维尔•伊凡内奇!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本文有删节

【注】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通过格里戈里的一系列不幸遭遇,写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穷困与孤独地生活境地,直接表明了作者对造成悲剧的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

B.小说的心理描写极为成功,如 “是啊,他还常常去讨饭!……往回走!”一段用三个感叹句和一个疑问句,鲜明地写出了人物生活之贫苦、无奈和纠结。

C.小说中格里戈里的妻子玛特廖娜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她年轻时漂亮能干,却在嫁给格里戈里后开始了悲惨的命运,她的悲剧与格里戈里分不开。

D.小说中巴维尔·伊凡内奇虽身为一名医生,但面对不幸遭遇的格里戈里,却十分冷酷,甚至见死不救,可以说格里戈里的悲惨遭遇也是他一手造成的。

E.小说最后写“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意在表明格里戈里对未来生活还有许多美好愿望,他相信你只要自己能一改之前的酗酒与懒惰,日子就会好起来。

2.找出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并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小说主人公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以“哀伤”为题,寓意深刻。有人认为重在表现人生的不幸,有人认为重在显示对生命的留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2)在《拟行路难(其四)》中,鲍照以水起兴,说人生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当时门第决定人生的社会现状。

(3)《滕王阁序》中写尽九月之景,有色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