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传记,完成下面题目 凡忠必愚:冯道 刀尔登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

阅读下面传记,完成下面题目

凡忠必愚:冯道

刀尔登

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

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这是一首骂冯道的诗。作者是元朝的“思想家”刘因。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但说起来,“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一转瞬之五十几年,中原五次易主,如走马灯;便是同一朝里,亦君臣互噬,父子相残,一镇之内,杀帅夺旄,习为常事;各路兵将尽是虎狼之性,称孤道寡者不过沐猴而冠,借《沙家浜》里一句词,叫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此时能知些廉耻的,便自谓胜人一筹,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主辱臣死?从后梁的张文蔚、杜晓,到入宋的范质、吕端,一批名声尚好的大臣,都是前朝旧人,岂独冯道为然?

冯道另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汉奸之嫌。不过唐代的华夷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安史乱后,更是严也无从严起。陈寅恪曾论河朔藩镇为“胡化集团”;中原五代,更有三代是沙陀人建起来的。石敬瑭父事契丹,固然无耻,但心甘情愿给他人做奴才的,从古代到今天,难道又少了?石敬瑭不过是“皇帝”,当天下之重,格外地没面子而已。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遗患二百年,罪过不小,但他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冯道虽是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他在契丹的言语,“哄洋鬼子”而已,“弱国无外交”而已;脸皮厚是真的,但脸皮不能如此之厚,他也不用去了。

冯道不以谄媚事人,而能取容于四朝,可见这个人是很滑头的。逢大事则依违两可,不得罪武人,不预废立,这大概就是他的自全之道。冯道善持大体,若说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倒也看不出来。有个人嘲笑他,如果走得快了,怀里一定会掉出兔园策来,他也不以为愧。他的好处是心胸开阔能容人,得罪他的人,他并不报复。诗人杜荀鹤的才能倒高,但刚在朱温那里得宠,便在家中气冲冲地掰着手指头,算计都有谁得罪过自己,准备尽杀之。这等倾险之徒,不如冯道这样的庸人远甚。

五代兵连祸结,黎民深被荼毒,当此之时,忠为下,仁为上。冯道慈悲为怀,活人无数,然而他的口碑居然还不如史弘肇之流的“好汉”,这只能说是老百姓做刍狗做惯了。史弘肇这种人,不逢其会,杀猪屠狗而已。但人如草芥之时,必有视人如草芥者出,选对主子,多杀人,便可为英雄。史上名气最大的,不是大凶大恶之人,就是大仁大善之人,说明社会出了毛病,不是纵人为恶,就是逼人去做常人所难之事。如冯道者,一平常人耳,以其平常混世界,也以其平常挨人骂。

《宋史》批评五代臣子视事君犹如拿钱干活儿,改朝易姓,就像换个东家,一拍两散,——便该如此!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在司马光的头脑中,“忠”与“仁”已经分不清了。汉代起,忠的地位上升,成为伦常之首。以忠君为大节,把它像草标一样插在头顶上,倒忘了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只知吠非其主,不问善恶是非。这倒省心,最不堪时,至多落顶“愚忠”的帽子——愚忠愚忠,好像还有什么不愚的忠。其实哪里有呢?凡忠必愚。

评说人物,古人也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问题是,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以忠为大,则义为小;以节为上,则仁为下。在司马光、欧阳修看来,冯道所做的善事,只是“小善”——如他的廉俭,如他念诵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来感悟李嗣源,如他劝耶律德光不事杀掠,如他救下违反买卖牛皮禁令的二十人;如武将把抢来的妇女送给他,他置之别室,访得其家送回去;及随辽北上到恒山,见到被辽兵俘掠的士女,掏钱赎出,设法送归乡里。——在忠字当头的史学家眼里,大节既亏,这些小善也就无足道了。

五代的惨剧,本可换回些出息的。但宋儒纷纷而出,把观念的旧山河收拾起来,重入轮回。此后纷纷攘攘,不出矩。至明亡,才有人认真地琢磨些事情。但——仍以冯道为例——无论是王夫之,还是顾炎武、黄宗羲,都以冯道为小人,批评誉冯道为“吏隐”的李贽为邪妄。在三人者,身为胜国遗老,自然要痛骂不忠之人,好像大家都来做忠臣节士,便有万年不倒的王朝了。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此其所以翻遍坟典,拍破脑袋,也想不出出路者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冯道在历史上为人唾骂,原因之一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不顾君臣之义。但在作者看来,历史上其实还有一批名声尚好的前朝旧人,因此冯道的行为无可厚非。

B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冯道作为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都曾被后人视为汉奸,但因当时本来就是乱世,责之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

C冯道虽无特殊才能,却心胸开阔;诗人杜荀鹤虽才能出众,却心胸狭隘。在作者看来,杜荀鹤远不及庸人冯道。

D《宋史》批评五代臣子事君不忠,司马光骂冯道是奸臣之尤,从此“忠”己成功取代“仁”和“义”,成为儒家的主流价值观。

E文章以“凡忠必愚”为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凡是无限忠诚于封建君主的臣子都是愚人;其二是凡以“忠”作为唯一价值尺度来评判古人者也都是愚人。

2.作者刀尔登曾指出“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请结合冯道的有关事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

3.作为一篇人物评传,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

4.作者认为“凡忠必愚”的根本原因是什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________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2.对于事或人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是非善恶来进行论断,因为评价的标准本来就不是单一的,而且事或人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环境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后人的观念来苛责古人。比如:①冯道虽历仕四朝十一主,看上去是不忠,但实际上,他所处的五代本就是乱世,王朝更迭频繁,从一而终本不可能。 ②冯道出使契丹卑躬屈膝,有汉奸之嫌。他作为汉人却为沙陀人服务,看似不义。但其实,当时华夷之防本就不严,而且又当山河残破之时,弱国无外交,他也只能忍辱负重。 ③冯道求生害仁,看似大节有亏,但其实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或劝君主体恤百姓,或赎买被俘掠的士女,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3.①对传主的生平经历有所取舍。主要抓住后人争议较大的几件事进行叙述,既突显了冯道的性格特点,又为后面的评价打下基础。 ②注重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对冯道的评论都严格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以此反驳后人那些囿于世俗成见的评论,表现出既客观又不落俗套的一面。③适当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做到了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相结合。尤其是对于后人永远跳不出“愚忠”怪圈一事,感到深深的愤慨与惋惜,表现出作者努力为中国文化寻找出路的历史担当。(每点2分) 4.第一问:根本原因即在于“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的所谓忠奸观。这种观点完全以是否无限忠于君主作为评判人与事的唯一标准,不关心事实,不关心真相,对权力无限崇拜,对个人生命与权利则完全漠视,培养的是整个民族深深地奴性。第二问示例:观点一:同意。 ①以“忠君”作为唯一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思维的退化,导致人们对诸如“仁”“义”“廉”等其他儒家多元价值观视而不见,忠奸对立成为了人们最惯常的思维方式,也成了占领道德高地以打击异己的最佳武器。②古人以“忠孝”文化来维系封建专制体制的运转,任何违背动摇现存体制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忠不孝的行为,使得国人永远跳不出传统的文化思维定式,也使得中国出现任何变革都难如登天,所以才看不到出路。观点二:不同意。 ①对人与事的评价标准虽可多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论是非。古人以“忠”作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体现的是对民族气节的重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冯道趋炎附势,卖主求荣,毫无政治操守,视为奸臣并无不妥。 ②古人讲的“忠君”其实并不单单是对君主忠诚而已,更包含“匡救”之意,即杜甫所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就是说,臣对君有进行讽谏的义务,应该主动纠正君主的失误,而不是如冯道般一旦君主有难就立即改换门庭,以保自身利禄。 【解析】 1.1】 试题分析:A项,“因此冯道的行为无可厚非”错。文中作者只是认为“岂独冯道为然?”,而不是说他的行为无可厚非。B项,原文说“但他自己就是沙陀人,“汉奸”两字,用在他身上,原本不伦不类。冯道虽是汉人,立身沙陀人之朝,又当极废州裂之季,责他以“民族大义”,是以后世人之所见,责前人之所不见”,由此可见,选项对冯道的评价是正确的,而对石敬瑭的评价不对。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D项,“从此‘忠’己成功取代‘仁’和‘义’,成为儒家的主流价值观”错。原文无据,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对句子“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的理解,关键在“事不宜以是非论者,人不可以善恶论者”,意即“对于事或人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是非善恶来进行论断”,“十居七八,十居八九”是说评价的标准不是单一的。本题要求结合冯道的事迹评价这一观点。首先找到相关信息,之后在说明作者的看法。第2段“ 冯道的挨骂,在于他历仕四朝十一主,拿丧君亡国不当一回事儿”。作者认为,他所处的五代本就是乱世,王朝更迭频繁,从一而终本不可能。第3段“冯道另一挨骂处,是奉使契丹,有汉奸之嫌”,作者认为,当时华夷之防本就不严,而且又当山河残破之时,弱国无外交,他也只能忍辱负重。第6段“司马光骂冯道为奸臣之尤,理由是冯道求生害仁”,作者认为,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或劝君主体恤百姓,或赎买被俘掠的士女,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传主的生平经历,对传主生平事迹的评价方面分析。如对传主的生平经历,作者主要抓住后人争议较大的几件事进行叙述,取舍得当。对冯道的评论都严格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以此反驳后人那些囿于世俗成见的评论,即评价客观。并且在评价时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第一问:根本原因在最后一段“见王朝而不见国,见国而不见民,见民而不见人”,即无限忠于君主作为评判人与事的唯一标准。第二问:是探究题。答案不唯一。答题思路为,①亮出明确的观点;②分点列出事实依据;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注意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④注意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此外,答题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够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林家铺子节选  

天又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渐渐地冻雨又变成雪花的模样。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从蝴蝶门后送来的林大娘的呃呃的声音又渐渐儿加勤。先生嘴里应酬着,一边看看女儿,又听听老婆的打呃,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又接着说下去:

“贵镇上的市面今年又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

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虽然是七八年的老伙计,一向没有出过岔子,但谁能保到底呢!而况又是过期不见回来。上海客人看着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几分异样。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先生急促地叫道:

“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

显然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先生跳起来,又惊又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

“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

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我跑得快,抄小路逃了回来。他妈的,性命交关!”

寿生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先生,又说道:

“都在这里了。栗市的那家黄茂记很可恶,这种户头,我们明年要留心!——我去洗一个脸,换件衣服再来。”

先生接了那手巾包,捏一把,脸上有些笑容了。他到账台里打开那手巾包来。先看一看那张“清单”,打了一会儿算盘,然后点检银钱数目:是大洋十一元,小洋二百角,钞票四百二十元,这全部付给上海客人,照账算也还差一百多元。先生凝神想了半晌,斜眼偷看了坐在那里吸烟的上海客人几次,方才叹一口气,割肉似的捧到上海客人跟前,又说了许多好话,方才得到上海客人点一下头,叹口气:“再加一点吧,我也熬不过这个年关呀。”

先生几乎想哭出来,没有话回答,只是叹气。除了央求那上海客人再通融,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先生忍痛又把这几天内卖得的现款凑成了五十元,这才把那位叫人头痛的上海收账客人送走了。

此时已有十一点了,天还是飘飘扬扬落着雪。买客没有半个。先生纳闷了一会儿,和寿生商量本街的账头怎样去收讨。两个人的眉头都皱紧了,都觉得本镇的六百多元账头收起来真没有把握。寿生挨着先生的耳朵悄悄地说道:

“听说南栅的聚隆,西栅的和源,都不稳呢!这两处欠我们的,就有三百光景,这两笔倒账要预先防着,吃下了,可不是玩的!”

先生脸色变了,嘴唇有点抖。

“不过,师傅,随他们去造谣罢,你不要发急。荒年传乱话,听说是镇上的店铺十家有九家没法过年关。时势不好,市面清得不成话。素来硬朗的铺子今年都打饥荒,也不是我们一家困难!天塌压大家,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总不能大家一齐拖倒,弄得市面更加不像市面。”

看见先生急苦了,寿生姑且安慰着,忍不住也叹了一口气。

雪是愈下愈密了,街上已经见白。偶尔有一条狗垂着尾巴走过,抖一抖身体,摇落了厚积在毛上的那些雪,就又悄悄地夹着尾巴走了。自从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此时,远在上海,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廛。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讲述了年关发生的“收账”的故事,描写的人物不多,却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了众多的时代场景,能够让读者窥见广阔的社会生活。

B上海客人先是“很恳切地”赞扬林先生是好人,有本事,后来面对林先生的哀求却又要求“再加一点吧”,这些细节表现了他世故、伪善的性格特点。

C林小姐百无聊赖地“站在街边”看“冻雨”,这引发了林先生酸楚的情绪;“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使情节突起波澜,制造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D寿生骂黄茂记“很可恶”,提醒林先生预防南栅聚隆和西栅和源的欠款,相信“商会里总得议个办法出来”,可见寿生虽然自私,但遇事自信,有主见,有办法。

E本文结尾写到日本军重炮轰毁上海市廛这一情节,暗示日军侵华是林家铺子面临倒闭的直接原因,与第二段“然而又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形成呼应。

2.文中有多处关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选文情节安排巧妙,多条线索交织在短短的篇幅中。请理出三条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 《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陈情表》中描绘孤苦无依状的句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太夫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指官吏的俸禄,也用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秩满,是官吏任期届满。

B庚寅,是指我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十位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形成了六十个干支。

C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本文中的“先太夫人”是指作者已经故去的母亲。

D孝悌孝,指对兄长要孝顺,服从;悌,指对父母要敬重,顺从。秦汉《孝经》则进一步指出“孝为百行之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3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里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份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份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鹏《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D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D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B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