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背 叛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余显斌

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

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

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

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

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小子,很得意。

后边,跟着日军的小队长。

走到这儿,他站住了,一笑,告诉日军小队长,这儿是我们的一个窝点,不过,昨天将军和自己商定了,让自己运粮,不必来到这儿,直接送到虎头岭,天一亮他们就去取。说到这儿,他一笑道,自己不想干了,因此,跑到门头沟,遇见太君,就投奔过来了。

因此,他断定,将军现在在虎头岭。

日军小队长听了,一扬指挥刀,前进!

一队日军跟着王老蔫,吭哧吭哧踏着深雪,继续向前走去,一步步上了虎头岭。

不久,虎头岭上,传来王老蔫的喊声,小鬼子,去死吧。随着是一声手榴弹轰隆隆的爆炸声,然后一切都没有了,四野静悄悄的。我们爬起来,望着虎头岭,一个个眼中涌出了泪水。

将军用手擦一把泪说,走,去门头沟。

在门头沟,我们在一处山洞里最终找到了一袋粮,渡过了难关。

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打问起王老蔫当年被捕的经过。当地人告诉我,说有人亲眼见到,王老蔫当时不是被捕的,确实是自己走出来自愿给日军带路的。当时,他扛着粮刚走到门头沟,发现一队日军悄悄向我们驻地方向摸去。他一惊,忙藏好粮,拍打着衣服走出来告诉日军,自己是抗联,刚刚从将军那儿逃出来的。

他说,他知道将军在哪儿,愿意带路立功。

于是,他带着日军径直走向虎头岭,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他和我同年,如果活到现在,也已经九十多了。

(节选《金山》,2015年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小说中的“我”是次要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衬托作用。

B.“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这里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主要刻了王老蔫为引诱敌人上钩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智的一面。

C“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其主要原因是认为“我”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并且对于当地的情况,只有王老蔫熟悉。

D.“多年后,我已两鬓斑白,再次回到这儿”,小说中的“我”对当年王老蔫英勇就义这件事念念不忘,为自己当年对王老蔫的误解而深感内疚。

E“我”认为王老蔫既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坚决阻止将军让他前往。

2.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

3.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部分这样安排纯属多余,还有人则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1.答A得3分,答B得2分,答D.E.C不得分。 2.①小说开头两段主要叙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粮食的短缺;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③引出了王老蔫下山找粮的故事情节,为突出其英雄的形象特点作铺垫。 3.①为人低调,不轻易表现自己。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②勇于 承担责任。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③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 4.(示例一)小说结尾这样安排纯属多余。①从情节来看,小说叙述完王老蔫英勇就义,部队找到粮食并渡过了难关,结构已是完整,没必要再画蛇添 足。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整篇小说先写人们对他性格特点的认识,再写他英勇就义,形象丰满,再补叙后面的内容当属多余。③从小说的主题来看,本文通过塑造王老蔫的形象,反映出抗战的主题,后文再写补叙的内容,似乎与此没有太大的关联。 (示例二)作者这样安排匠心独运。①从情节上看,小说最后的结尾是对前文王老蔫带鬼子上山情况的有力补充,只有这样,结构才显得完整。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补叙部分突出了王老蔫的机智勇敢,是对前文有关他性格“胆小”的否定,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③从主题上来看,除了反映出抗战主题外,作者这样写,还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主题更加丰富。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C项,“认为‘我’ 对王老蔫的看法有失偏颇”有误,从后文看,一是人手少,二是只有王老蔫熟悉地形。E项,“担心他下山找粮会惹出麻烦”有误,从下文看,“我”所担心的是他投靠敌人,给自己带来麻烦。D项,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了写王老蔫是如何将鬼子带入山中,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①读全文;②抓标题;③辨文体;④找线索;⑤理层次。层次理清楚了,题目就明了。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开头两段写’将军派人下山找粮’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本文是小说,情节作用要从人物、情节、主旨等角度考虑。开头段落,一般有引起下文,作铺垫的作用。答题时,结合小说内容,小说开头两段主要叙述了部队生活的艰苦,粮食的短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引出了王老蔫下山找粮的故事情节,为突出其英雄的形象特点作铺垫。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中的王老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可从“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从“在队伍里被“我”看作‘又胆小又怕吃苦’、从来没有‘勇敢过’的人。”“面对队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去找粮。”“不但出色完成找粮任务,而且巧妙将敌人引入山中并与他们同归于尽。”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4. 试题分析:本题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题干问的是“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部分这样安排纯属多余,还有人则认为作者这样结尾匠心独运。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针对小说的结尾的探究题,探究的题目有两类,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应该是向内挖掘,考生首先明确观点,然后向内挖掘课文,联系文章,陈述理由。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在各地高考真题中,“结尾作用”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命题点之一。结尾类型:1.出乎意料型结尾作用2.戛然而止型结尾作用3.悲剧型结尾作用4.喜剧型结尾。作用 :1.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2.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3.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4.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答题是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本题结尾主要是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用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写杨玉环的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表现自己忠孝难能两全,左右矛盾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引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1.诗的颔联、颈联是如何来写景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识。为诸生,山东盗起,上剿寇十四策于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与王府有连,出为广德知州。

嘉靖初,祖去。补滁州。屡迁南京吏部郎中,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坐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迁固原兵备副使。泾、邠巨盗李孟春,流劫河东、西,剿平之。以祖母忧去。服除,复提学陕西,转参政。母忧解职。起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寇乘冰入犯,设伏败之。改南京大理卿。未上,召为兵部右侍郎。改吏部,进左。

俺答犯都城,命邦瑞总督九门。邦瑞屯禁军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启郭门,纳四郊避寇者。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邦瑞摄其事,兼督团营。寇退,请治诸将功罪,且浚九门濠堑,皆报可。邦瑞见营制久弛,极陈其弊。遂罢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之。邦瑞亦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仇鸾构邦瑞于帝,帝眷渐移。会鸾奏革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珏任,而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鸣,密云副将徐仁代珏。旨从中下。邦瑞言:“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不相统摄,何缘京营,乃黜陟各镇。今曲徇鸾请,臣恐九边将帅悉奔走托附,非国之福也。”帝不悦,下旨谯让。鸾又欲节制边将,罢筑蓟镇边垣。邦瑞皆以为不可。鸾大憾,益肆谗构。会邦瑞复陈安攘大计,遂严旨落职,以冠带办事。居数日,大计自陈。竟除名,以赵锦代。

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既至,疏便宜数事,悉允行。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遣行人护丧归葬。

邦瑞严毅有识量。历官四十年,以廉节著。子正国,南京刑部侍郎。

(节选自《明史·王邦瑞传》,有改动)

【注】①蓟州:蓟州镇,即下文“蓟镇”,今名蓟县,在天津市最北部,为明九边重镇之一。②安攘: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③冠带:戴帽束带,泛指官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B.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C.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D.邦瑞去鸾/益横明年诛死/锦亦坐党比遣戍/于是/帝渐思之逾十年/京营缺人帝/曰非邦瑞不可/乃起/故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明清时期对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

B“忧”指居丧。一般来说,古代官员的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亲去世,官员必须辞官,办完丧事后再出来为官。

C“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明代,左侍郎的职位要比右侍郎的高。

D“郭”是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古时,内城叫城,外城叫郭,皆用作防御工事,后来城郭泛指城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邦瑞有气量和才识,做诸生时,山东一带盗匪蜂起,他就向知府上呈平定盗匪的十四条建议。

B.王邦瑞谙熟军务,他总督九门时,因丁汝夔下狱,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他提出的合理建议,皇帝都同意了。

C.王邦瑞善剿盗寇。他曾经剿平了泾、大盗李孟春,还设伏击败了乘河水结冰进犯宁夏的敌寇。

D.王邦瑞仕途坎坷。由于仇鸾的诬陷,皇帝对他的信任渐渐转移。导致其最终被免官;仇鸾被杀十年后,皇帝才让他官复原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条上兴革六事,中言宦官典兵,古今大患,请尽撤之,帝报从之。

(2)朝廷易置将帅,必采之公卿,断自宸衷,所以慎防杜渐,示臣下不敢专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