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时至晚清,受西方传入的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等的影响,新派文艺批评家们崛起,“评点”的地位不再突出,用论文的形式来评论文艺作品逐渐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就是个中代表。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就好比在《红楼梦》的评论史上王国维和脂砚斋无法互相取代一样。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历史总是呈螺旋式上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文艺的互动性,使文艺作品在线观看和即时评论成为可能。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映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新事物总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因为它的出现打乱了现有的秩序,难免给人造成心理不适。面对新事物,人们也总是会习惯性地和旧事物做比较,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孰优孰劣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所谓“优”不过是“看顺了眼”,或说成自然了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捕捉新事物预示的变革方向。“弹幕”确实创造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条件,使传统的“评点体”文艺评论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满血”复活。或许,当下我们对眼前飞来飞去的“评论”还不太习惯甚至有点头晕目眩,但请不要急于闭上双眼,因为那会让你错过美丽的风景。时代变革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呈加速度向前推进,几年前还对“看豆”(kindle阅读器)阅读很不习惯的人,今天却已手不释“豆”了。所以,不妨让子弹继续飞一会儿吧。

既然问题不在文艺欣赏的习惯,那么,问题在哪里呢?这就要说到金圣叹了。面对“弹幕”的袭来,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寻找或培养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批评家。“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事实上,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织成的网络文艺世界中,已经活跃着不少网络文艺评论家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他们目光锐利、思路敏捷,对艺术有着良好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使用的语言短小精悍、活泼清新,适合互联网传播特性。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刻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随着互联网市场的自我“提纯”机制作用的发挥,弹幕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介入,精彩的评论将凸显出来,无意义的“吐槽”将失去市场,评论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会把焦点从这个新平台本身转移到平台上高水平的评论。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就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到那时,人们可以选择欣赏作品的“原版”或“弹幕版”,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么就可以借助特殊的视听设备,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咀嚼评论家的点评,并与其他的欣赏者互相交流,而文艺评论对作品、作者、欣赏者乃至社会的意义也将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选自《中国艺术报》,作者:胡一峰。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在西方文化传入之前,它对我国读者影响较大

B.“评点”既能关注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又能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这些都对读者理解作品有帮助。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能切中肯綮,睿智幽默,犀利又独到,能够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使得它所评论的作品成为经典,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有了它,文艺作品在线观看和即时评论成为可能。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弹幕”的不当使用会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或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这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也可以被称作现时代的“金圣叹”。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可以使专业化的文艺评论走近大众,促进艺术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他们的角色就像是“文化搬运工”。

C.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弹幕”或许会优先与相声、二人转这样一些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结缘,进而与艺术实现融合

D.“弹幕”的健康发展,既有赖于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互联网市场的自我“提纯”机制,也需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介入。

 

1.D 2.A 3.C 【解析】 1.1】 试题分析:夸大了评点的作用。原文是“为作品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2.2】 试题分析:“有了它,文艺作品在线观看和即时评论成为可能”错误,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使在线观看成为可能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要对原文信息进行综合梳理。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3.3】 试题分析:倒因为果。据原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会得到更深刻的发展,前二者是弹幕深刻发展的条件,所以“进而与艺术实现融合”有误。而且原文的“进一步融合”说明弹幕早就与艺术融合了,并非自与相声等结缘才开始融合。 【考点定位】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级。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两句句式一致的是

A.复驾言兮焉求       既自以心为形役

B.农人告余以春及     童子何知

C.宾主尽东南之美     纤歌凝而白云遏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是

A.遂用于小邑   见:表示被动。    不委心任去留       曷:为什么。

B.识盈虚之有   数:定数。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一言:一句话。

C.我起而飞     决:决定。       众人之,不亦悲乎   匹:和……相比。

D奉圣朝      逮:及,到。      且臣仕伪朝         少:时间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把“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

B.从长期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 ,以后就逐渐腐化,而且缺乏变化。

C.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自然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对语义的研究。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       ,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2)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        ,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3)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       

A.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C.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D.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是

A.仓廒  搠倒  封妻荫子  唉声叹气

B.垂涎  俗滥  锱珠必较  嘉树清圆

C.蛾眉  精捍  既景生情  凌风出尘

D.修葺  穹窿  旁稽博采  富丽堂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