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 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

   朱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在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天才回到故国。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的时期。②迢递,高远的样子。

1.试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前两联的景物描写。

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1.前两联写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 2.表达了诗人长拘异国他乡,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年华已逝的感慨。“愁如海”说明诗难以把愁怀写尽,可见拘禁在外,远离家乡悲苦之深;“酒薄难将梦到家”是说诗人想借助酒力梦回故乡,无奈酒薄无力不能实现,更加深对故国的思念;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作结,既表达年华已逝的感慨,又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更加深沉。(结合诗句解析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赏析的一般答题思路是,先指出其所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本题中已间接地告诉这首诗前两联所用的表现手法,那就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因此答题时,只需对此手法作出解说,即分析这两联诗句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而抒发的情感就是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诗从内容上来看,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因此,要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要紧紧抓住诗的后两联,并结合前两联来分析。诗的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颔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莫写”说的是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抒写出来,可诗人又何尝“诗穷”,“难将梦到家”则更是难堪,而酒又何尝“薄”?诗人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美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一场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真是“酒无通夜力”,“梦短不到家”啊!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何其深沉。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归旸彦温汴梁人。将生其母杨氏梦朝日出东山上有轻云来掩之故名旸。学无师传而精敏过人。登至顺元年进士第授同知颍州事锄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至元五年十一月杞县人范孟谋不轨诈为诏使至河南省中杀平章月鲁帖木儿、左丞劫烈、廉访使完者不花、总管撒里麻召官属及去位者署而用之以段辅为左丞使旸北守黄河口。旸力拒不从贼怒系于狱众叵测所为旸无惧色。已而贼败污贼者皆获罪旸独免。明年转国子博士拜监察御史及入谢台臣奏曰“此即河南抗贼者也。”帝曰“好事卿宜数为之。”赐以上尊。已而辞官归养亲汴上亲既殁家食久之。

至正五年除佥河南廉访司事行部西京以法绳赵王府官属之贪暴者王三遣使请不为动。宣宁县有杀人者蔓引数十人一谳得其情尽释之。沁州民郭仲玉为人所杀有司以蒲察山儿当之旸察其诬踪迹得其杀人者山儿遂不死。

八年升左司员外郎。九年正月转河西廉访使未上改礼部尚书。会开端本堂皇太子就学召旸为赞善。旸言“师傅当与皇太子东西相向授书其属亦以次列坐虚其中座以待至尊临幸不然则师道不立矣。”时众言人人殊卒从旸议。

十二年除刑部尚书十七年授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明年乞骸骨侨居弘州。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三。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B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C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D山东盐司遣奏差/至颍恃势为不法/旸执以下狱时/州县奉盐司甚谨/颐指气使/辄奔走之/旸独不为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至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旸的出生富有神奇色彩。他快出生时母亲做了个奇梦于是就给他取了个跟梦境有关的名——“旸”。

B归旸敢于抵制图谋不轨的杞县人范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称赞和赏赐调任国子博士、监察御史等官职。

C归旸担任河南廉访司佥事时将赵王府中贪暴官员绳之以法赵王多次派人说情无效反映出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性格。

D归旸担任赞善时提出了皇太子老师与皇太子相向而坐、其他属员再依次列坐的建议表现了他对师道的重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至顺元年进士第,授同知颍州事,锄奸击强,人不敢以年少易之。

(2)沁州民郭仲玉,为人所杀,有司以蒲察山儿当之,旸察其诬,踪迹得其杀人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诗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泽东《沁园春》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情感,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C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的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愿望越是强烈,对所描绘的景物思想感情越是真挚、朴实,意境也就越是鲜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越是传神。

C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了标本。

D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秀的诗人和画家都很明确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关键,因此,创作时着力夸张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太追求描摹景物的真实度。

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要创作出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作品,不能仅靠长期观察来反映现实,还应该站到高于现实的层面。

C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有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使,没有意匠,意境就会落空。因此,二者不可偏废。

D齐白石画画很讲究手段,杜甫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表现方法、手段对艺术家创造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至关重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旋律起伏的音乐,琅琅上口的诗篇,娓娓的谈话,由衷的赞叹,自然的交响,街巷的人声……这些声音都可能拨动你的心弦,深深地触动你。

请你以“我心中的好声音”为题目,自选题材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贵的灵魂

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

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在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

一心向善,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撒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着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得比贵族还要高贵。

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

D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

(2) 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那些方面?

(3)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

(4) “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开头承上启下,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运用对偶写真的猛士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勇敢面对                           

3)《鸿门宴》中樊哙劝说刘邦做大事不必拘泥于小节句是                        

4课文《氓》中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表现她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两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