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 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之乱,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王病不行           不行:快死了

B若独而哭之          祠:祭祀

C汉而楚破            与:亲附

D彭王,项氏不亡      微:没有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B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C及臧荼反/汉击燕/ 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D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 年后又被人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

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敛。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

C由于栾布违反皇上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 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 ,还任命他为都尉。

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 2.C 3.B 4. (1)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越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 (2)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要结合句子意思,本题A项“彭王病不行”的大意理解是“彭王因病不能前来”,可见“不行”应解释为“没有出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先确定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汉”“梁王彭越”作主语,其前断开。“燕”“上”作宾语,其后断开。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B项“取下彭越的首级”有误,应是“在彭越的首级下汇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得分点,要依据上下文补充省略成分,要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所以”……的原因;“西”名词作动词,向西走;“徒”只是;“苦”使动用法,使楚地为难。(2)“趣”通“趋”,前往;“诚”的确;“所处”如何安排自己;“重”顾惜;“烈士”重义的人;“加”超出。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翻译: 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与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招聘,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挟制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朝召见彭越,以策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候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本身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底下汇报,边祭祀边哭泣。仕宦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与彭越一同策反吗?我禁令不论什么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从速把他烹杀!”天子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转头说:“但愿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遂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此刻全国已经稳固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此刻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生疑,认为他要策反,但是策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亲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危险了。此刻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宥了栾布的罪过,录用他做都尉。 汉文帝的时候,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本身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辱身降志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于曾有恩于本身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于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撤除他。吴、 楚七国作乱时,栾布因兵戈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个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做栾公社。 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归天。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拔除。 太史公说:栾布痛哭彭越,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本身的生命。即使古代重义轻生的人,又怎么能超过他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汉学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者应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脉,是立国的源泉;只要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大踏步地复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读了以上内容,你有那些思考与感悟?请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 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4 个字。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    ,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   ,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一些思念,开始在夜里失眠,在白天睡去。我的指尖开始氤氲无尽的情思,在闲暇的午后,黑夜来临的时候,安静成一泓秋水的宁静,最后,消失在一首词的张望里。             在文字中蜿蜒,在心底扎根,最后把相思饮尽。

A.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

B.夜很黑,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

C.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去把我的眼睛糊住,紧紧地把时光包裹

D.夜很黑,紧紧地把时光包裹,凭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把我的眼睛糊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