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 , ”,发出了人生短暂...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的“                      ”,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2)《诗经·氓》中描述“女子没有过错,男子却行为前后不一致”的两句是“                      。”

(3)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臾”、“ 贰”、“豗”、“砯”、“ 壑” 等。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定楼遇急雨①(陆  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吴舟。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白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②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③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1.本诗颔联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赏析。

2.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四年,征授御史。劾户部尚书毕自严朋比,首辅周延儒纳孙元化参、貂,受杨鹤重赂。帝方眷延儒,责应桂。未几,贼陷登州,元化被执,应桂再疏延儒。帝怒,贬三秩视事,应桂引疾归。

七年还朝,出按湖广,居守承天。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帝以是知巡抚王梦尹诈,而益信应桂。十年,即擢应桂右佥都御史,代梦尹。

江北贼势日炽,总理熊文灿主抚。明年,降其渠刘国能、张献忠,贼众十余万萃麻城、黄安。应桂谕降马光玉、贺一龙,未至,而遣将击顺天王等于黄福店,贼遂走黄安。会文灿至麻城,应桂请协击,不从。文灿檄诸道兵合击贼于茶山,贼逸于应桂所分地,文灿遂劾其后期误军。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应桂曾劾其父鹤也,奏逮之。应桂乃陈抚剿始末,白己无罪,而诋文灿,帝不纳。逮至,下狱。

初,应桂贻书文灿,言献忠必反,可先未发图之。其书为献忠逻者所得,献忠腾牒郧阳巡抚戴东旻,东旻闻之文灿,文灿再纠应桂。应桂再疏辨,帝亦不纳。应桂竟遣戍。无何,献忠果反,廷臣交章荐应桂。

十六年,潼关陷,帝召问大臣。陈演言:“贼入关中,必恋子女玉帛,犹虎入陷阱。”应桂叱之曰:“壮士健马咸出关西,贼得之,必长驱横行。大臣安得面谩!”演股栗失色。督师孙传庭战殁,命应桂兼右佥都御史往代之。帝但遣京军千人护行,饷但为军前赏功之用而已。将至山西,则伪官充斥,逡巡不得前。帝责以逗遛,夺职。未几,京师陷。应桂家居不出。久之,死于难。

(节选自《明史•余应桂传》)

赎锾:shú huán赎罪的银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

B.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

C.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

D.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秩”,“秩”字从禾,从失;“禾”指五谷、俸禄,“失”意为“动态排序”。它的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在此处引申为“官吏的官阶或品级”。句中“贬三秩”是指“连降三级官阶”。

B.“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C.“巡抚”在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D.“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应桂清廉耿介,正直敢言。弹劾首辅周延儒收受贿赂,却受到崇祯帝斥责。后来再次上疏弹劾,被连降三级,只好以养病为名辞官回归故里。

B.文灿发文令各路部队在茶山围攻贼寇,贼寇逃到应桂分工负责的防地。后来文灿就弹劾应桂没有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

C.余应桂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他遣将击败顺天王于黄福店,又预料张献忠日后必反,认为可在张献忠没有发难时采取措施来对付。

D.余应桂临危受命,但无力回天。孙传庭战死后,受命督师,皇帝却只派一千人护行,给饷只够军前赏功所用。将至山西,贼寇任命的官员到处都是,他有所顾虑而不敢轻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应桂乃陈抚剿始末,白己无罪,而诋文灿,帝不纳。

“壮士健马咸出关西,贼得之,必长驱横行。大臣安得面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中西美学比较

彭吉象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什么?答案众说不一如果只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的话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和汤一介先生都曾经说过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文化从古到今都是“二元论”最早是上帝和人文艺复兴以后变成了人和自然二元对立。因此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非常快。“二元论”就是强调主客分立人要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我们现在用的自然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进入21世纪了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是科学家要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他们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借鉴的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就中西文化来说很难说哪个优哪个劣应该说是互相取长补短。归根到底中西方美学的不同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强调抒情其源头之一《诗经》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诗。西方文学重视叙事其文学源头《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

B中西方对美学的追求不同所以其绘画的注重点也不同中国绘画强调表现注重的是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再现注重的是焦点透视。

C中国美学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美学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两者都追求美但中国追求的是美和善的统一西方追求的是美和真的统一。

D中西方悲剧的结局大不相同西方悲剧一悲到底台上主要人物几乎全都死去如《哈姆莱特》而中国悲剧的结尾总有光明如《窦娥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一味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最终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是西方文化潜在的弊端的主要表现。而且长期以来,这种弊端愈加明显。

B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在于,西方文化注重改造、征服自然,而中国文化则恰恰不强调征服自然而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C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和《楚辞》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是抒情文学尽管它们产自不同区域分别代表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

D中西方美学与艺术之所以特色迥异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而后者是最根本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文化自古至今都是“二元论”只不过由于时代的不同“二元论”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最初的“二元”是指上帝和人文艺复兴后是指人与自然。

B西方文化强调主客分立此传统让西方人不断地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使西方的自然科学发展得很快。

C中西方文化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因为现在西方很多思想家甚至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们希望从中吸收精华。

D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汤一介都曾经以“天人合一”来概括中国文化这四个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最精练的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对,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一门的必修课。有的是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终生研习……哪些课程该是你的必修?又有过哪些必修课使你受益?你还想修习什么课程?……联系你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为下面的漫画拟写题目(不超过8个字),并写出漫画寓意(不超过3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