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 明,承认她是世界上 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 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 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 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 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着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着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 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1.AC 2.(1)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形成对比。(2)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3)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3.(1)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著与无私。(2)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 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 ,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亲的深厚与恒久。 4.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A项说法错误,母亲说这话时还没有发现“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C项母亲认为“是个好兆头”一方面是为合欢树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生活,特别是对 “我”充满了新的信心;不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物象、情感等内容把握整体思路。第二步,找到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比对。AC两项是对文本内容以及“母亲”形象的把握,可以依据文中所写内容判断正误。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这是考查材料安排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表现了……,题干中已经把内容告诉考生“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这一内容表现了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作为本题,因为是“一开头”,故主要考虑与下文的关系,开头的母亲形象与后文的形象形成对比,且此时的生活氛围是轻松愉快的,这与后文的压抑形成对照。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开头: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 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本题中涉及的材料在文章的开头,故可以从开头的作用角度答题。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应先找到两个年龄阶段对母亲行为的描写,“二十岁以后”,“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灸”“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无论是为了我的“腿”还是为了我的“写作”,母亲都表现出一种“锲而不舍、执着”。“三十岁以后”,“我”获奖了,而母亲却去世了,从作者的一系列言辞中可以感受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认真审题,“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从题干中来看,考生应到文中找出这两个年龄阶段对母亲行为的描写和对“我”感受的描写,最后再分析对母爱的具体感受。 4. 试题分析:题干中问的是“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这是考查对主旨的分析概括。“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上文所写的是“我”的母亲对“我”爱,此处的“那个孩子”所感受到的爱是普天下母亲对孩子的爱,写出了母爱的普遍及独特。这样的抒情方式比较含蓄,韵味悠长。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要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比如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想要表现什么”,这是针对文章的主旨提问;“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这是针对写法提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两句是:               

(2)《陈情表》中用“                 。”两句写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要求晋武帝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请求。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5)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的两句是:                 。(《兰亭集序》)

 

查看答案

课内翻译: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1)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2),吾侪(3)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4)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注】(1)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2)涂潦(lǎo):泥水。(3)吾侪(chái):我们。(4)锸(chā):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程氏)慨然太息        太息:长叹

B.轼武卫营            诣:到……去

C.城不沉者三          版:筑墙用的夹板

D.首起戏马台,属于城   属:归属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

A.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

B.溢于南清河,于城下

C.轼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

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很喜欢接近人,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身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B.《爸爸去哪儿》爆红之后,各卫视纷纷上马亲子教育类节目,而当一种新的现象变成一股潮流时,就难免泥沙俱下

C.我市高开区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每平方米足足涨了1000元: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有些党员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抛于脑后,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这种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