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别在污秽中沉沦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纯洁而美好的。而一旦受到污染,有的人就像那个轿夫一样,麻木地接受这一切,放弃原来的洁净,走进更污秽的深渊。若想使自己洁净,那我们绝不可在污秽中任自己沉沦。 有人说,一步错,步步错。走错了那至关重要的一步,再怎样也无法挽回了。而我却要说,真正重要的那一步,并不是你走错的那一步,而是在走错之后,仍勇敢地从错误的渊薮中拔足离去的那一步。这一步的勇敢,使你有机会重返光明;这一步的果断,使你有力量继续前行。 本性高洁的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中挣扎,他想还黑暗以光明,但事实却是将自己置于一个泛着死亡气息的空气里无法喘息。但是这一步的走错没有让自己的内心麻痹,他毅然地从官场抽离,没有让自己再处于那黑暗,不让自己继续沉沦。于是才有了后来那“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宁静生活。可见,这一步的重要性:踩下去,你就沉沦;抽出来,你就获得自由。 如果像那轿夫一样,在鞋沾上一点污泥后索性放弃它的洁净,那洁净的美好将永远被污秽所掩盖。 诚然,我所说的不深陷污秽并不指在黑暗面前拔腿逃跑。面对着黑暗,不能让自己沉沦的信念便是一把利剑,握紧这把利剑,你就有了面对黑暗的勇气,有了能刺穿黑暗的胸膛的力量。当置身污秽的你刺出这拒绝沉沦的一剑,你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高士。你没有在黑暗中堕落,没有让自己在黑暗中沉沦。假若你战到精疲力竭,那也不算被黑暗所吞噬,因为你始终坚持着光明的信念。 我们青年人,处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该坚持什么,该摒弃什么,这些都要形成一个正确观念并始终坚持。即便遇到困扰,感到彷徨时,也不能放弃对光明的追求。须知不能任错误在我们的周围缠绕,不能让黑暗的荆棘拽着我们沉沦。 坚持心的洁净、灵魂的高尚,做一个不沉沦于黑暗的人吧!你会感受到自由的可贵,高尚的芬芳。 【解析】 试题分析: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①“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防止“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确实十分重要。但是,事情一旦发生,就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补救,如果从此就“不再顾及新鞋”,结果只能是污染越来越重,情况越来越糟糕。为官任职,如果不小心而失足,受到污染,就要想法补救,改过自新,而不能破罐子破摔。②“不要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要不得”,“过而能改诚可贵”,“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偶一失足不掩大德”。 “泥水”是与“干净地面”相对而言的,“泥水”应该指的是污泥浊水:从“为官要洁身自好,谨防受到污泥浊水的污染”这个角度来解读轿夫的故事,是符合文意的。 轿夫的职责是抬轿,就不要怕脚下的污泥浊水;御史的职责是监察弹劾,就要勇敢面对污秽,不要缩手缩脚畏葸不前。“尽职尽责,勇往直前”,“大胆行路,不怕湿鞋”,“大行不顾细谨”。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很重要,审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就不会偏离题意。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本题是单一型(一则)材料,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把握中心。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节日期间“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过节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长辈给晚辈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行为?请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不低于5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才罢。   ,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   ,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的,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  ,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考查的。

 

查看答案

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人被讹”已是常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A.现实生活中,确有扶人被讹的案例,但相对而言仅是个例

B.由此看来,扶人被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仅是个例

C.我们也常看到扶人被讹的个别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D.现实生活中,扶人被讹的案例虽然不是个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B.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C.在赣南客家大桥开工奠基仪式上,李书记一再强调,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大家要深思而慎为。

D.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后,大家看了不仅觉得真实,而且票房一路走高,上映12天已突破7亿元,受到了观众的热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郭靖宇曾执导《铁梨花》《红娘子》《我的娜塔莎》等多部重磅女性题材作品,收获广泛好评。儿女情长和英雄侠义在他的江湖梦里应接不暇

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怒目而视;对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一些地区重振旗鼓

他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老师,不苟言笑,一旦有人走神,他就严厉批评,我们都怕他。不过他懂得知识真多,我们又都很佩服他。

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出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穿云裂石,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

为避免县令家死死纠缠,清仪一怒上了锦石岩尼姑庵,拜住持慧觉为师作了尼姑,从此青灯伴佛,心如止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⑤⑥  D.②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