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古以来,哈尼族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古以来哈尼族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溉梯田水沟开挖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个人或村寨往往不能独立承担。哈尼人就户与户联合或者村与村联合一起挖沟引水通过出资的多少和投入的人力的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一户的分水量大小。为了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源避免发生水纠纷哈尼人发明了分水木刻来进行分配。分水木刻哈尼语称“欧斗斗”它是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材质坚硬的木料在木料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度不一凹槽的一根横木。

尽管在哈尼族分水制发明和形成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技术美的内涵首先由技术品表现出来。人们创造任何一个技术品都是具有实用性的。分水木刻作为分水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哈尼人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而创造的工具起到了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用水量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分水木刻放置于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水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窄的凹槽决定每个子水沟所灌溉梯田水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哈尼人还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分水木刻长方形的设计比其他形状更能防止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分水的准确性且用料最省是实现分水功能的最大化的典型形式。可见分水木刻作为一种技术品不仅具备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的形式。

分水制是指哈尼族经过村与村户与户集体协商根据挖沟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确定每块梯田的水流量大小的民间制度。分水制约定投入多者分水木刻凹槽宽水流大反之投入少者凹槽窄水流小。为了确保凹槽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准确一般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掌四指根部宽度为一基准单位按照之前的协商结果对水流量进行分配对用不了一个用水单位的则缩减为一指、二指、三指进行细分其中排除用小拇指宽度进行计量。照各家权益定制出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木刻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调节了各家各户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学的制度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

分水制虽然是一种抽象概念但它与分水木刻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内容与其外在形式的相互统一不可避免地以技术美的形态表现出来。分水制度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哈尼人代代相传凝聚的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而是人的情感对待分水制已经不仅是对实用功能的欣赏更是对对象存在的审美。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水制还一直在沿用它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使分水的模式更趋于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给哈尼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符合哈尼族群体共同利益诉求。因此分水制也渐渐和审美主体使用上的满意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愉悦感和轻松感构成了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王馨《哈尼族梯田分水制审美浅析》

1.下列关于“分水木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在哈尼族语中称为“欧斗斗”是哈尼族为了避免水纠纷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水源的方法。

B分水木刻是在横木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不一凹槽表示水量大小既有实用性的价值又有技术美的价值。

C分水木刻是分水制的物质载体能够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的用水量并合理分配是我国较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D分水木刻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制作这种设计与其他形状相比既能防止水流溢出提高分水的准确性又能节省用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代表分水制的发明和形成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技术美”这一个名词但是哈尼族人在发明制作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

B分水木刻放在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有几条水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每个不同宽度的凹槽决定了每块梯田的用水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量。

C分水制是哈尼族集体协商的分水约定它是根据挖掘沟渠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来决定每村、每户、每块梯田的水量大小的多投入就凹槽宽反之亦然。

D为了进一步确保凹槽计量的统一和准确哈尼族人还以某人的右手四指根部宽度为基准进行分配若不够一个用水单位则依次递减一指以此类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尼族修渠灌溉梯田由于开挖沟渠的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因此单个人、户、村难以完成于是他们就联合挖沟引水灌溉梯田。

B任何技术品的出现最初都应首先考虑的是其实用性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族的水分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

C作为抽象概念的分水制一旦与分水木刻这一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内容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技术美的形态。

D自古至今哈尼族人一直沿用这种分水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分水模式更趋合理化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

 

1.C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C“较早”混淆时间,应该是“最早”。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张冠李戴,“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错,“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应是作者的看法,而非“哈尼族人”。B偷换概念,“得到充足的灌溉量”错,原文是“得到约定的用水量”。D混淆是非,“依次递减一指,以此类推”错,“缩减”并不是“递减”。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无中生有,“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族的水分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原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①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怒,试言之,何害?若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注:①秩:任期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宗质而靖康之乱      罹:遭遇

B.愿                 霁:雨过天晴

C.知台州               除:授予官职

D.终身                饮:含着

2.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3.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思轶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2)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                ,临清流而赋诗。

(2)                 ,访风景于崇阿。

(3)鹤汀凫渚,                

(4)                 ,鸟倦飞而知还。

(5)山原旷其盈视,                

(6)《逍遥游》中用用两种事物来说明“短的寿命”的句子是                                

(7)《逍遥游》中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8)《陈情表》中,说到自己成年后仍孤单无依无靠地独自生活的句子是

                                

(9)《陈情表》中,明确说出自己处于忠孝不能两全的处境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B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令阃kǔn 对方妻子、令兄、令郎、令爱。

C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拜为郎中”。除,拜官授职,但被降职了,如“除臣洗马”中的“除”,就是降职的意思。

D古人对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而“弱冠”,是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逍遥游》中“无己”“无功”“无名”是庄子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任何人只有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荣辱得失,超越一己的生死界限,才会达到物我两忘,恬然自得的“逍遥”境界。

B《陈情表》这篇文章,作者出于理,归于情,先晓之以理,再动之以情,寓理于情,陈情于事。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先说理,再说情,使得文章有理可循,有理可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C《滕王阁序》中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一句,意思是怎么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痛哭而还呢。意思是说,虽然怀才不遇,但也不放任自流。而前文“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正是作者借孟尝自比。

D《谈中国诗》中,将中国诗和外国诗进行比较,在发展、形式、技巧、语言、内容这几项中,除了“内容”上无甚差异,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莫之夭阏者

A急于星火

B宇文新州之懿范

C南冥者,天池也

D复驾言兮焉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