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 “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

B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C《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   )

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C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D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1.A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A“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不符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B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C根据原文A.C.D中的人物都属于"祖先神",而土地神既不是祖先神也不是祖先鬼,所以不属于祭祀祖先的范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总题目: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请以此为题,也可根据这一主题自拟作文题目,不限文体。内容要求健康充实,新鲜感人,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叶圣陶语)。语言应力求清新自然,形象生动,字数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选做3小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2)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                      

(3)宁赴湘流,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4)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华清宫 (唐)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唐)崔橹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1.“无人知道外边寒”和“云树深深碧殿寒”中的“寒”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2.赏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经典短文,完成小题。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而无私,似德;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①,似义;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似勇;绵弱而微达②,似察;受恶不让③,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出,似善化④;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⑤,似度;其万折必,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说苑·杂言》

注释: ①句倨皆循其理:指水的曲直方圆等随物赋形的特性。②绵弱微达:曲细柔弱无微不达。③让:引申为申辩。④善化:善于教化改造。⑤概:古代量米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刮平、削平。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遍而无私            给予

B.其流卑下              低下,指水性向下

C.其赴百仞之谷不      迟疑

D.其万折必,似意      名词活用做状语,向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鲜洁                  臣具表闻

B流行,深者不测        南冥天池也

C绵弱微达                以秦王之威相如廷斥之

D及者生                  道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彼何人,尔不武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B.太原旦暮             若属皆为所虏

C.人虽少,皆死士         项脊轩,旧南阁子

D.欲生致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断句。

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