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注:此词乃辛弃疾送别叶衡之后独自重游蒋山奉呈叶衡之作,当时恰逢春分时节。

1.词的上片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辛弃疾写词擅于用典往往对其稍加改造便别出新意。请结合本词,从用典与抒情的角度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1.作者描绘了一幅日暮独立图。天寒日暮时分,友人离去,作者独立于苍茫山林中,久久不愿离去。“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表明作者的孤寂,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归去来兮”,说明叶衡离开建康奔赴京城,道出了送别友人的中心。 2. 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今我来思”和“杨柳依依”是《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被作者直接引用,想象友人走后,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化用即成的诗句,却毫无做作之感;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表达了对叶衡的赞扬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前三句的画面及作用。分析描写景色的特点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意象具体解说,“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结合注释内容,抓住“独立”“醉”“不归”“日暮天寒”等词语内容分析,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诗词开头的作用,要结合后面具体内容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对意象的分析,同一作者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景物描写特点各不相同,要抓住两句诗的主要意象分析比较其特点。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色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前三句所表现的的具体景色及特点。如本题“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表明作者的孤寂,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由题干可知“用典”,具体为怎么用典故抒情的,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借《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写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物是人非”的凄凉心境;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话,表达了对叶衡的赞扬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本题主要是考查典故,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如最后两句,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遇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岖,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C乞骸骨,乞求回到故乡供养父母,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推源溯流、意象把握,以及像选本、摘句、诗话、文话、词话、曲话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丰富世界。由于这些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是在中国本土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与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与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水乳交融。虽然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以及文学艺术和人们的审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文学批评理念和方法伴随着文化传统依然具有相当的活力,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②重视并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它关系到中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建设。五四新文学之后,随着文言文的废止和现代思想体系的建立,中国的文学格局逐渐与世界接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也随之被西方所同化,批评的理论、方法与范畴也都与西方对接。这一方面当然有利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与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特别是增强其科学性与系统性,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引进对本土文学批评的冲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成了西方批评的一统天下,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几乎不可逆转的时代,民族传统文学批评的出路确实异常艰难。

③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用汉语写作,但我们却只能用在非汉语文化中生成的理论与批评来言说汉语文学作品,所以常常有圆凿方枘、隔靴搔痒之感,无法将汉语文学的真正面目呈现在他人面前。也许,当年我们热烈地引入西方理论时忽视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交流与对话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应该是和而不同,如果是同质的,也就没有了对话的必要与价值。

④还是那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如何发掘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在与西方的交流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建立自己现代化的民族文学批评体系,依然是中国文学批评所面临的任务。于是,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继承与运用就显得迫切而重要了。这样的工作并不只是文学批评家的任务,每个接触汉语文学作品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理应对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学会从中国民族审美与文学鉴赏的路径去体认和把握汉语作品。它不但有助于营造建设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氛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汉语文学作品,而且有利于我们在精神人格成长的同时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摘编自汪政、何平《解放阅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扎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环境,至今仍对中国的文学活动有着显著的影响。

B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的人文学科联系密切,可以说与中国文学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C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仅是因为它关系到中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建设。

D五四新文学之后,文言文的废止和现代思想体系的建立以及中国文学格局的变化,促使了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西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五四之后,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对中国的文学批评形成了巨大冲击,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B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我们对汉语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常常只是隔靴搔痒,无法展现其本来面目。

C对西方文论的引进要建立在中西方文论的差异的基础上,如果它们性质相同,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

D中国文学批评要获得发展,并不是要一味地扬弃本民族的文学批评传统,而是要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继承与运用。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之后,西方理论的引入,有利于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但也造成了民族传统文学批评发展的困局。

B当今,民族传统文学批评要寻求出路是十分困难的,要建立起现代化的民族文学批评体系,我们既要与世界接轨,又要抓住本民族的传统文学批评不放。

C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谋求建立中国现代化的民族文学批评体系,意义重大,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此出力。

D我们要对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批评有所掌握,因为它有利于我们精神人格的成长和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获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虹看见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比我的生命长。”

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在人们心目中是永恒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句诗

程习武

先生有姓,先生也有名字,但人们似乎都忘了,就都叫先生。叫先生于他们或许是一种骄傲,也说不大准。

先生瘦,还高,人一见就想起在大街上被人牵着的骆驼。尽先生只是有一点点驼背。牵骆驼在这地方也是一种职业,叫看麻衣相。看麻衣相者看着对方一大片脸的某个地方,说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将有一场血光之灾或者命犯桃花,也许是财运降临。钱装进口袋后,犯没犯桃花,来没来财,怕神也不知道。先生从来瞧他们不上眼的。牵着一头骆驼看麻衣相,让人感觉有些不相称。但它们为什么被绑在一块了,不知道。先生的瘦和高,都有利于他的职业。瘦人不管是本来就瘦,还是后来饿瘦,有一点相同,饭量都不大。正好,饭量大了先生养不活。先生的个子高好处更加在那里明摆着,让他做起自己的工作来就像那个解牛的庖丁,刀子就像鱼在水里游。先生的工作是戳垛子。文人的活儿。一根毛笔,秃着;半瓶墨,黑着;一把破铲,钝着。这是先生全部的家伙了,先生的日子都在里面。到了谁家门口,先生把破铲拿出来,在门口旁边的墙上方方正正铲平一块,铲去雨水的陈年旧痕。先生铲的时候一点也不急躁,铲子在墙上沙沙地响,土屑纷纷落下来。如果有风,土屑就飘去很远,一路带着土香。然后,先生就在那块铲平的地方写一首诗,当然是古人的;或一段益于人益于世的文字,也古人的。写好,先生收拾家伙的时间,主人拿出一个或两个硬币,塞到先生挂在肩上的布搭里。有时候主人羞红着脸拿出两个馍或半瓢米,先生也笑笑,受了。先生个子高,写了诗文的那块墙就距离地面很高,小孩子够不到,一般的大人也够不到,那些诗文就不会轻易被破坏掉,一年两年的风雨过了,那些诗文还像刚刚写上一样。直到字迹漫漶,先生才在那旧处轻轻铲一铲,再写上新的。这时候,先生会叹口气。在这面墙上,三五年就过去了。先生很讲职业道德,那些诗文只要能看得清,先生就不会铲掉再写新的。先生的这个职业不能说白,说白了怕是先生脸上挂不住。不过,先生原来真是先生,坐在大屋子里,教好多小孩子、半大孩子、大孩子咿咿呀呀念书。孩子头和身子晃来晃去,风里的树一样。后来那些孩子就少了,没了,先生就不做先生了。先生什么时候不做先生的,没多少人说清楚。先生什么时候开始做戳垛子这个职业的,没多少人说清楚。实际上,清楚不清楚又打什么紧?在先生心里,他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他要把他的先生给他的那些诗,那些文再给出去。他总不能把那些东西带走吧。

太阳一竿子多高,天正好。是春天。麦子在地里青着,牛和羊在家里嚼草,人闲得蛋痒,就都站街上,喷唾沫星子。风从街上穿过,很舒服。

谁说,先生来了,先生好久没来了。谁又说,先生的腰弓得厉害了,更像骆驼。人纷纷乱乱看去,然后说,哦,可不是吗?然后散散乱乱朝先生要去的那家门口围过去,围成歪歪扭扭的圆。谁说,先生教着书的时候腰不弯,直溜着呢。都说,还真是。

先生过来了,朝一众人笑笑,走到那一家的门口。都看那门口边,先生铲的那片地方还在,只是经了好多年的风吹雨打,那字迹模糊得厉害。先生拿出铲子,把那片风吹雨打得凹凹凸凸的地方铲平。先生的手很轻,铲子下面细碎的沙沙声,像土在唱。众人看先生拿出了笔和墨,就都说,先生写一个好的。先生笑笑说,古人的诗文都是好的。都说,写一个新的。先生说,几百上千年了,都不新。都说,写没写过的。先生又笑,谁看见我写过两遍的诗文?众人吸溜吸溜嘴,咦,还真是。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一顿一挫,走得慢。先生写的楷书,笔笔如刀。先生写字,好像把别的什么也写进去了。差不多一支烟的工夫,两句诗就黑在墙上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众人一阵叫好。说这字写得敦实。说这诗句好,像画一样。再看先生,正细细端详那两句诗,额头微微有汗出来。谁说,先生写字那么用力?先生笑笑,未答。笔蘸好了墨,先生准备写后两句——忽然,有锣声嘡嘡响起来。众人呼啦啦围过去,先生的旁边很快干干净净了。先生转头看了看,看见一个人牵了一群猴。先生看看众人的背影,又看了看墙上的两句诗,先生叹一口气,说,读诗书何如学玩猴!

先生仰起头,太阳正一点一点斜下去。先生想起了读得烂熟的《易》,笑笑给自己说,要不,改行牵骆驼吧。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写先生对牵骆驼看麻衣相者的痛恨,是为了借此衬托先生清高自守、不同俗流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批判了世人信奉迷信的行为。

B.文中两次写到先生铲子下的沙土,“带着土香”“像土在唱”。作者这样描写意在表达先生在写字时愉悦的心理和对自己工作的热情。

C.本文塑造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通过对他心理、动作、外貌的刻画,写出了他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以及面对生活窘境时的旷达心态。

D.本文的语言质朴洗练,以口语为主,不事修饰,让人读来别有风味。同时,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契合人物的身份,又极富讽刺意味。

E.文章在写先生周围的人时,多次用到“谁说、众人”,不具体到人,从而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人物群像,使文章主题的表达更加深刻。

2.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蘸了墨,笔就在墙上走动。一顿一挫,走得慢。先生写的楷书,笔笔如刀。先生写字,好像把别的什么也写进去了。

3.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简析结尾一段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刘昱

李颀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①,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注】①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2.诗中有两句与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运用了相同的手法,请找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