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怜悯、怜惜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诚挚的心
C.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从
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C.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D.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第一段李密写到了曾“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以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也无不事二主之心,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获得他的同情。
B.文中先提出古代君王的政治纲领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就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
C.作者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果决地摆明了自己的意愿,可谓有理有据,情真语切,而水到渠成。
D.为了不让朝廷利用臣子的职分是应该“尽节于陛下”,再向自己施加高压手段,作者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使“报养刘氏”能够实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未来12天中,来自五大洲的近3700余名青年运动员将在竞技场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在文化教育活动中加深理解,收获友谊。
B.在2015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上,全球30个国家和近300部影片参与了19个奖项的角逐,华语片《剩男圣女嗨起来》摘取最佳外语片。
C.中央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加大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预案,加强预警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D.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 。 。 。 。 。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①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
②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
③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
④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⑤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 ”
⑥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A.⑤②③④⑥① B.⑤③⑥①②④ C.④⑤②③①⑥ D.④⑤②③⑥①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各个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手机会成为家庭危机的导火索,一点儿也不。当你被无限广博的信息海洋包围时,无数在现实世界被压抑被埋葬的欲望随时喷涌而出。
②互联网的发展,就要有登峰造极的气势,就是要有的魄力,就是要有舍我其谁的霸气。
③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时代,媒体需要赚取利润,这点。不管是把报道标题做得更抓人,还是让商业广告卖个好价钱,都是正常的方式。
A.危言耸听 移樽就教 无可非议
B.骇人听闻 移樽就教 无可厚非
C.危言耸听 移风易俗 无可厚非
D.骇人听闻 移风易俗 无可非议
下列四组词语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拱券(quàn) 寒砧(zhēn) 赉发 事过境迁
B.梵文(fán) 咀嚼(jué) 言筌 清天白日
C.饿殍(piǎo) 角色(jiǎo) 焦躁 挺而走险
D.撮合(cuō) 憎恶(zēng) 筹划 察言观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人是一个对食物具有狂热爱好的民族。八大菜系、各色美味;中国人的交际离开餐桌基本上没办法进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剧的热播,“吃货”渐渐变成了热爱生活的代名词;朋友圈晒美食成风,简直可以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然而西方人却对此颇有微词。曾经一度中国人的“好吃”和中国人的“贪婪”“冷漠”一起,成为了某些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固定印象。即便在今天,还是有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人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一日三餐之上,感到十分困惑和不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