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姚名达:“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1942年5月,日本军队发动浙赣会战,战火再次延烧到了江西境内。6月中旬,位于赣中泰和杏岭的国立中正大学校园内,大学教授姚名达与在校学生一起组成战地服务团,怀抱着“爱国岂敢后人”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群平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的书生,在7月7日与日军短兵相接于新干石口村时,充分展现出了中国文人的坚强与勇敢。团长姚名达身先士卒,率领团员奋勇杀敌。最终,姚名达与另一名团员吴昌达,不幸以身殉国。

1905年出生的姚名达,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无怪乎吴其昌、顾颉刚等昔日同窗师友无不感到突然与惋惜。姚名达去世时,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协助导师梁启超记录整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增补胡适的《章实斋年谱》,以及自著的《刘宗周年谱》《邵念鲁年谱》《朱筠年谱》《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等等。从学术的发展看,从来就是可以有天才的科学家,天才的文学家,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史学家的。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而根据王咨臣先生的整理,姚名达实际上也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学术研究作出了宏大的规划,他计划要完成《中国史学丛书》l2种,《史家传谱丛书》11种,《史法学丛书》21种等著作。其中,完成一部《中国史学史》是姚名达甫入清华便立下的宏伟志愿。即便是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之后,他也还是坚持,只有这部《中国史学史》才称得上不朽。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

如果不是1932年的那场炮火,姚名达的这部《中国史学史》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的。1929年3月,姚名达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除了办公时间以外,他仍旧于清晨深夜,继续史学史的研究,除了陆续发表一些论文和著作外,还积累了许多零零碎碎的小纸片,“上面有许多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得到的史料,委实有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还有我自己对于史学史上的各种思想,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也记在小纸片上。说来真很痛心,不料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把它和我的家庭完全炸毁了。"突然降临的炮火,不仅毁了他的家,而且也给了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的姚名达巨大的打击。

在伦理学上有过一个经典的问题:爱因斯坦正在写他的相对论,但是隔壁有一场火灾,邻居有个又老又丑、行将就木的老太太需要救护,爱因斯坦到底是救还是不救?每一个人对这个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但按照康德的哲学回答,爱因斯坦就是要去救,这才能显示出绝对命令,显示出人的高贵。姚名达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而且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选择。

1932年的2月8日,在无桌无椅的困境下,姚名达写信给胡适:“我军若败,不容我们再作纸上工夫,我打算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我军若胜,外交必有转机,百业当可逐渐发达,我打算仍旧作史学的研究。”1933年,姚名达与第一任妻子黄心勉在上海办起了《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1937年8月,姚名达与妻子巴怡南一起,将他们订婚的戒指捐赠出来,并呼吁全国妇女将饰物捐赠给国家,以增加抗战实力,“用整个民族的力量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致命的打击”。1942年7月,在樟树抗战前线,面对旁人的劝阻,姚名达毅然决然地答道:“唯有能致力抗战,方能胜任建国,若徒有才力而无热血者,比比皆然,又乌睹其为用耶?”如此一步一步地,姚名达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才是真正最高的哲学问题!那才是一个性情人应该做的事情!

1946年,历经劫难的清华大学重返北平,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抗战期间牺牲的清华校友姚名达等人,誉其“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2002年,雷洁琼亲笔题词,称赞姚名达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现在重新回眸这位走向抗日战场的教授,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姚名达的自我选择,也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传承,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姚名达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期间,在办公时间以外,还继续史学史的研究,并且将自己对史学史上的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记在了小纸片上。

B1946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主持学校的重建工作时,特别回顾褒扬了姚名达等清华校友,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

C.姚名达从史书和文集里找到了前人所未发现的宝贝,可惜在1932年“一·二八”的后两日被倭寇全炸毁了,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

D.姚名达从小就喜欢研究历史,并立志要做一个不问世事的历史学家,但是在无情的现实面前,他改变了初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不影响他的伟大。

E.战地服务团慷慨激昂地奔向抗日战场最前线,这与姚名达心怀爱国的豪情壮志,并且与学生在一起时“以气节相砥砺,以道义相切磋”是分不开的。

2.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提到伦理学上的一个经典问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4.姚名达被称为“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选D项3分,E项2分,A项1分。B.C选项不得分。 2.①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英年早逝让人感到突然与惋惜。②作为一位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38岁正是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③他长期以来的宏伟志愿《中国史学史》还未完成,只留下了一部l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 3.①丰富文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将爱因斯坦的选择与姚名达的选择进行类比,彰显了姚名达的高贵。③叙述上宕开一笔,避免了平铺直叙,使 文章显得张弛有度。④承上启下,由叙述姚名达的学术成就转入叙述他的爱国情怀。 4.因为姚名达身上集中地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质;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学者,他治学勤谨,抱负远大,著述丰富,见解独到;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不准确,这些思想姚名达“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C项,“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错误,这些宝贝只是一些学术资料,并不是真的宝贝;B项,“这是因为姚名达是清华大学校友中唯一为国捐躯的教授”于文无据。所以选DA。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A项,“各种有独到之处的思想”不准确,这些思想姚名达“自信亦有些独到之处”;C项,“否则姚名达依靠这些宝贝也一定发达了”错误,这些宝贝只是一些学术资料,并不是真的宝贝。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从文本中找到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所在的语段,然后从语段中筛选出能表明突然与惋惜的语句,提炼出来然后概括作答。例如,“对于需要长期积累沉浮的文科教授而言,38岁正是迎接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姚名达的逝世,使得他的《中国史学史》只留下了一部1934年的油印本讲义稿,一直未能出版,后世治史学史之学者遍寻不得,皆扼腕叹息不已。”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如此题的“姚名达的去世让昔日同窗师友感到突然与惋惜的原因”,应该是一些影响等。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如本题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英年早逝让人感到突然与惋惜。作为一位需要长期积累沉潜的文科教授,他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38岁正是学术上更大发展、更大辉煌的学术年纪。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从内容、结构、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从段落内容、姚明达的人物精神、读者的兴趣角度组织答案;在结构上,可从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角度分析作答。读后可知,这段主要通过爱因斯坦与姚明达的对比来突显传主的人物精神,引出下文对他爱国情怀的叙述。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定位】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在内容上,可从段落内容、姚明达的人物精神、读者的兴趣角度组织答案;在结构上,可从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角度分析作答。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有关姚明达人物形象及人物精神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传记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本中找到姚名达被称为“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所在的语段,然后联系具体语境,从他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怀、学术成绩等角度分析作答。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本题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的内涵,就是如此,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学者,他治学勤谨,抱负远大,著述丰富,见解独到;作为一个有热血的中国人,他崇尚道义与气节,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难当头勇于担当,选择从事政治和社会运动,亲赴抗日前线,与敌斗争坚强勇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短句,危言耸听,迷离恍惚,亦实亦虚,令人捉摸不定,让人不寒而栗,而总归为“凶险”二字。

B.《登高》首联第一句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疾风猎猎、秋高气爽、猿啼悲秋的特点。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艳丽热烈的峡江秋景图。

C.《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既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秋江月夜的背景,创造出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又有以静衬动的效果,如中间一句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

D.李商隐的咏史诗《马嵬(其二)》,从章法来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玄宗的“招魂之举”、再写马嵬之变后的凄凉;颈联两句也是事发在前的“笑牵牛”与事发在后的“同驻马”颠倒着写。同时,全诗也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314日,TFBOYS组合成员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在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出席“阳光跟帖”行动,并担任阳光行动大使。

B.近期,全国各地伤医事件此起彼伏。社会上弥漫着暴戾之气,既令社会各界深深感到忧虑,又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

C2015726号上午10点左右,荆州安良百货商场发生了一起电梯安全事故,一名30岁的女子被卷入手扶电梯,抢救无效身亡。

D.古装玄幻仙侠剧《花千骨》自在湖南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的“东方彧卿”的扮演者张丹峰俘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青年要往墙上钉一个钉子。要钉的时候,他发现墙面太高,需要找一条凳子站上去。找来了凳子,他发现凳子坏了,需要修一下。他找来了锯子,发现锯子钝了,需要找锉磨快锯子,他又去买锉……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人发现他在操场上打篮球。需要钉的那个钉子,连同锤子锯子一起,仍然放在需要修理的凳子上。

读了这则材料,你可能有自己的感悟,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你也可能对类似的人和事有过见闻。请你根据自己的感悟或经历或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电视台身负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   ,而应该传播社会正能量。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粗制滥造,不仅缺少原创性,而且       。比如,有的明星毫不掩饰对金钱的崇拜,有的明星频频利用桃色新闻吸引人的眼球,还有的明星不顾伦理道德在节目上乱认“干爹”“干妈”。因此,许多家长认为      ,还不如让孩子看动画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作赏析。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