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各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各题

菩萨蛮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古典诗歌在景物描写时常“以画入诗”,简析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2.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要求学生结合词句内容写出上阕中写了哪些景物来入词,把词中的意象找出来进行分析。虹、江水、山、斜阳、马、亭、枫、酒旗等,这些景物由远及近、动静结合、且富有绚丽的色彩,使人们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描写。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分析下阕的情感要理解句中的关键词语。“常”字写出了词人常年作客他乡,奔波在外,体现了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又”写了事情和情感的反复,又一个傍晚时分到来了,词人又要一个人独宿异乡,感情上又要备受煎熬。“孤”和“寒”都是双关手法,既是写鸿雁孤独,灯光寒冷,又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奎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溃,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龉。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域,于是遂发。出关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恙。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 >,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族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擢”,分别为“授予官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时期,习惯以年号称皇帝,如同治帝、光绪帝等。

C正白旗,由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得名。顺治皇帝将其纳入皇帝亲统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曾有学者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便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

D文中“谥忠介”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顺家境贫穷。他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征伐多次升职,期间又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B金顺作战有勇有谋。在王家疃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

C.金顺治军十分严格。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

D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他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入殓的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挂奎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水墨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水墨就是水与墨的融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文人画的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传统水墨画即传统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支,传统文人画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而寻求艺术寄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水墨画是举着反传统、反美学的旗帜出现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现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的笔墨、色彩、造型等形式,在立足传统又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应运而生,现代水墨画家吸收借鉴西方艺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无论画家是不是士大夫身份,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由自在的发展。“悦人”和“足以为乐”是苏轼在《苏东坡集》中所说的绘画价值所在,绘画是画家用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作为个人的爱好存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以禅论画时也说:绘画的目的是自娱以及表达情感,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的原则不是为他人服务,也不是为宫廷士大夫服务,它的主要阵营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虽身居高位但心存隐逸、又不是贵族的画家为主。艺术是纯粹的,以纯粹的艺术创作为目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不再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观点与现代水墨画“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一致的。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传统水墨画家们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题材上大多为高山、梅兰竹菊之类。这些景物不单单是景色那么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象征了君子的清高文雅,其中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苏轼“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很多以往没有涉及的题材融入到现代绘画中,从整体看水墨画已经突破传统的符号象征体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

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人们的传统审美经验因此改变,新的艺术空间和语言被开拓,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寻找新的表现技法。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现代水墨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选自汪海燕《中国水墨的传承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产生背景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

B.苏轼认为,绘画是画家用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艺术,它表现了画家的爱好,而其价值就在于“悦人”和“足以为乐”。

C.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从盛唐开始,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身自由的发展。

D.水墨面是用毛笔蘸着水墨混合物在宣纸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画的艺术体系中,地位重要,历史悠久,成就斐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其昌认为绘画是纯粹的艺术表达,绘画的目的是自娱自乐或表达某种情感,它遵循“不是为他人(包括宫廷士大夫)服务”的原则。

B.董其昌认为,绘画的阵营由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等组成;那些身居高位、心存隐逸,但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在其中。

C.传统水墨画家们大多通过高山、梅兰竹菊之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D.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新的艺术空间得到拓展。

B.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中的物象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不再是景色那么简单。

C.现代水墨画的题材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水墨艺术创作中。

D.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这就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深圳市某酒店旁,一名过路的女孩单膝跪地,将饭一口一口喂进一位满头白发的乞讨老人嘴里。一家媒体记者抢拍下这一感人画面,这名被誉为“深圳最美女孩”的主人公在网上迅速蹿红。然而事隔三天,就有网友爆料:整个爱心行为可能是某商业展览的炒作。目击者言之凿凿,网友质疑声不断升温,当事媒体最初矢口否认,但最终遮掩不住真相。不久,涉事记者通过中国新闻网的官方微博向社会公开道歉。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图二)人物手中为手机。

(1)给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

(2)简要描述两幅漫画。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这是不同于案头年龄的另

一种年龄在捣乱了。

A.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随之而来,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

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

B.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

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

C.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

自己的渴念,随之而来。

D.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

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