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蒲公英的歌唱 教育局来信了。 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蒲公英的歌唱

教育局来信了。

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如拿着一颗不知道该怎么拆卸的炸弹。作为一个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隆重的事情。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个电话,内容大多是让他协助调查邻校的打架事件或卖花团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骗等事情。或者,就是严斥他那只有半个篮球场的校园体育设施不达标……

他硬着头皮打开信封,以最坏的打算读完那份短短的信。信上说:六一儿童节将至,请贵校组织节目,参加区上的文艺调演。

犹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为接到的执行判决居然是无罪释放,差点没跳起来。他把信反复读了几遍,确信不是自己眼花了,一颗兴奋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光高兴没用,当务之急,是得去找老师,弄出个好的节目,才不辜负上级。

他赶紧进城到艺术馆,想去请那里的老师们帮忙。老师们都很忙,一听说连三百元一小时的课时费都交不起,而且还要坐两路公交再转火三轮才能到达他的学校,于是果断地拒绝了。整整一天,他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不同的只是有人听他说完而有人只听他说了一半或更少。

晚上,错过末班车的老周走在雨后的大街上,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样绝望。就在他不知道该向谁说说委曲的时候,从远处桥洞下传来一阵凄凉的吉它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令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看见琴声起处,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蹲在桥墩旁,脚边乱七八糟地躺着一堆酒瓶。

他小心地走过去,那人也只当他是一阵风,没有理会,继续弹着吉它并唱起歌,那歌是老周从没听过的,讲的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在大地上流浪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可爱的小天使。老周也是一个女儿的爸爸,特别能引起共鸣,听着听着,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因着这几滴泪,他们接上话来,并一直聊了起来,到天明时,老周已大体明白对方是个音乐家,因为女儿得了脑癌不治身亡而痛不欲生,四处漂泊地想挣脱痛苦,而且,老周还知道并坚信,这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

他扛着老天送来的老师回到学校,等了一整天,老师才醒,虽然说话依旧有些颠三倒四,但大至能明白老周的请求,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写出了一首歌曲,歌词大意是讲一个不知道父母是谁的蒲公英在星空下寻找人生的答案,并且发出为什么只有美丽的鲜花才有明天的感叹。但最终,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阳光,并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一株美丽的生命。

老周很喜欢这首歌,曲调很美,歌词的意境与学校孩子们的心境相契合,当然,最令他喜欢的还是蒲公英的结局。

没有伴奏,音乐家为他们设计了无伴奏童声合唱。经过几天的排练,杂乱失控的声音,便被天籁般流畅和谐的演唱所代替。仓库改造的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传出了悠扬的歌声。

为了配得起这歌声,老周花血本为孩子们订制了一套城里孩子们穿的校服.,浅蓝的裙子白色的衬衣,把小家伙们包装得鲜亮整齐。为此,他推迟了给老师们发工资,但老师们并没像以往那样不高兴,纷纷说,这事,值得支持。

演出那天,一个跑野的家长开着他的金杯车把孩子们送到演出的剧场门口,音乐家也破天荒理了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帅气地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二十几天的辛苦终于结出了果实,老周脸红红的,眼亮亮的,微笑着,一语不发。

当老周走进剧场去签到时,负责签到的张科长很困惑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收到通知来的。”老周既兴奋,又有些惴惴不安地递上通知。

科长把通知捻过来,像检验伪钞一般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拍脑门说:“发错了,这是谁干的?明明是通知你们限期关闭学校,怎么装成文艺调演通知了?这不是乱弹琴吗?”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揿她飘了回去。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这次不知是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他觉得这比让他结束办了多年但终于还是没修成正果的学校更让他难过。

远处飘来一阵蒲公英的吟唱,那是他的孩子们在做最后一次练习,周围路过的人们都感叹:这歌真好听啊!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教育局来信了”开篇,看似突兀,实则颇具匠心:不仅交待了事件的起因,还起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

B.借老周找老师碰壁的遭遇,作者批评了艺术馆老师的冷漠,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给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

C.“一拍脑门”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科长在认真检查通知单发现自己工作的疏忽与失误后的尴尬与歉疚。

D.因为音乐家的歌声里有对孩子的“爱”,所以老周坚信音乐家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

E.小说有多处精彩的比喻,如“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软地飘了回去”“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等。

(2)小说标题有哪些意蕴?请简要概括。

(3有人说小说的结局设计得很成功,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理由。

 

(1)A3分,D2分,B1分。 (2)①指歌词里的蒲公英在诉说和歌唱;②像蒲公英一样不起眼的民工子女们的歌唱;③民工子女们在以自己的歌声发出诉求。 (3)同意。①从情节上看,小说结尾孩子们的歌唱照应了标题和开头,使小说结构圆合。②从人物(表现技巧)来看,不受重视的孩子唱出“真好听的”歌声,(不知情的孩子和已定的结局形成了巨大反差),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③从主题上看,孩子们越不知情地认真练习,越突出现实生活中民工子弟学校处境的艰难,唤起人们的思考。 (不同意。可从小说的结局太过残酷,缺少积极的正能量等角度进行阐释,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B.“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给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有夸大之嫌;C“表现出科长的尴尬与歉疚”错误;E:“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不是比喻。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小说的标题是“蒲公英的歌唱”,是文中流浪音乐家为老周学校写的歌曲的所表达的蒲公英的诉说歌唱。歌曲里蒲公英在星空下寻找人生的答案,并且发出为什么只有美丽的鲜花才有明天的感叹。但最终,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阳光,并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一株美丽的生命。而老周也觉得“歌词的意境与学校孩子们的心境相契合”可见不只是蒲公英的诉说歌唱,也是民工学校里孩子的诉说歌唱。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小说的结局中,老周得知自己的辛苦寻找,孩子们的努力排练,只是教育局的一个失误所致,老周不知如何向孩子们解释,而孩子们却仍旧在努力排练。这样的结局呼应了文章开头教育局来信时老周的惴惴不安,照应了题目“蒲公英的歌唱”,人们感叹真好听的歌曲,却无法上台演出,反映出民工学校的尴尬处境,同时不禁使人思考,这些孩子该怎么办。不同意的话可以从社会对学生的重视等方面提出异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论及“学”与“思”的问题,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刈麦》中点出贫妇人生活如此困窘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8词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中图景?请简要分析。

9在词的下片中词人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住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祸常发于所之中    忽:疏忽

B.汉秦之孤立       惩:惩罚

C.思之详而备之矣    审:周密

D.岂于活人          工:善于

2.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体现“不能深虑”的一项是(  )

①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 ②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③王莽卒移汉祚 ④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 ⑤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 ⑥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

B.作者认为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如超出智力所达到的范围,那就是上天的安排了。

C.作者认为智力谋划的只能是人事方面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D.作者认为仅凭个人的智谋来包揽天下的事务,可能会使国家陷入危亡。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小题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现存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有象征尊卑的含义。《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内涵。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内涵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连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预警。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来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但未见暴雪。当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为此向市民道歉,并发布提醒:“美女们最近几天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别样用词引起了一些关注,赞弹皆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