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余若水先生传 [清]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为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_____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①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_____,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②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③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④ 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_____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_____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
[注]①僦:租。②桯:床前的小桌。③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④班荆:布草而坐。⑤咻咻然:灰尘蒙积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恃交谊,殷勤造请 造:拜访 B. 诸君即共前遮之 遮:阻拦
C. 以明节也 明:知晓 D. 诸长吏皆重违其意 重:不轻易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若水悼邦国____灭亡 ②其故同年友____
③日欲晡,辞客____退 ④友人醵钱____殓
A. 之 也 而 以 B. 乎 也 则 而
C. 之 者 则 而 D. 乎 者 而 以
3.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客皆班荆④/ 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B. 客皆班荆④ 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C. 客皆班荆④ 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D. 客皆班荆④/ 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4.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余若水“明节避世”的一组是
①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 ②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③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 ④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⑤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 ⑥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
A. ①③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若水刚踏入仕途,就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性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
B. 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
C. 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他想逃走;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
D. 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
(2)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
(3)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数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字,比如某些物种的数量及分布,使我们对于生态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数学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问题。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和解释,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1.下列关于生态美学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 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 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 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2.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的人与万物同具有道性或神性的万物生成的思想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B. 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C. 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 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生态美学还要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生态学和美学不曾涉及的领域。
B. 万物荣,人悦;万物衰,人哀。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C. 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
D. 生态美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科学实验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的。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时间,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②及其日中如探汤③奄奄黄昏后④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⑤寂寂人定初
A. ①④②③⑤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②④③⑤ D. ②④③⑤①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 新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4米高、20米宽、10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黄河边。
C. 海洋生物专家介绍,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其前途不可估量。
D. 目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中。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镇旁那条奔流的小溪来自大山的更深处,无数的山泉汇聚成高山湖泊,那一_____清波明镜一样,映着蓝天白云苍山翠树,那儿叫龙池,传说有一条龙曾居住在那里。那条小溪就是从那儿起步,九曲回环穿越大山深处。小溪的水清澈湍急,_____大山的心事唱着歌儿来到小镇的身旁,_____唱着歌儿穿越小镇_____地奔向远方。
A. 条 带着 又 不知疲倦 B. 泓 带着 还 不辞辛劳
C. 条 载着 还 不辞辛劳 D. 泓 载着 又 不知疲倦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夹(jiá)袄 木讷(nè) 蜇(zhé)伏 不着(zháo)边际
B. 桎梏(gù) 洁癖(pì) 佣(yòng)金 解(xiè)甲归田
C. 拱券(xuàn) 笨拙(zhuō) 孱弱(chán) 谆谆教诲(huì)
D. 谂(shěn)知 消弭(mǐ) 泥泞(níng) 犄(jǐ)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