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B. 据人社部消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调整到位,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共一亿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有所改善,部分地区还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C.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D.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党的队伍中的确存在为混政绩求升官,滥用职权而造成生态被永久性破坏的干部,但毕竟是凤毛麟角。
②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③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④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⑤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⑥“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 。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如“_______”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猛势。
(2)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晴①
王守仁
林下春晴风渐和, 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②冉冉花枝静, 青壁③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 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 好与湖边长芰荷。
[注]①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诗人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②游丝:漂浮在空中的蛛丝。③青壁:此处指雪后光滑的石板路,旧时驿道多为石板铺成。
1.颔联在表现景物特点方面颇有特色,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动静结合。“静枝”“青壁”与“游丝”、过鸟相衬,使静态的画面富有动感。
B. “冉冉”的“游丝”,“迢迢”的“青壁”是白描,细细勾画了景象特征。
C. “花枝静”“白鸟过”运用了工笔手法,凸显了花鸟特征。
D. 运用叠词。“冉冉”“迢迢”形象刻画了“游丝”和“青壁”的情状,且富有音韵美。
E. 哀景衬哀情。景之悲凉映衬出诗人失意之悲哀。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至咸阳请事。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将军何不还兵与
诸侯为从,南面称孤,约共攻秦?此孰与身伏斧锧,妻子为戮,袍泽为屠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再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使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徭使屯戍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今秦军降,诸侯吏卒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议,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B.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C.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D. 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赵高使人追之/不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面:古代天子、诸侯都南面听政,所以用南面表示称王。称孤:古代帝王自称“寡人”或“孤”。
B.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后“袍泽”引申为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C. 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出自前633年,晋文公设置“中军”“上军”和“下军”三军。
D. 徭使:被派徭役去驻守边疆。屯戍:做为军人戍守边境的同时,按例应为百姓耕作,也称“屯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国大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却被杀害的前车之鉴和赵高可能谋害章邯的现实情况来劝降章邯,加重了章邯的犹豫和疑惧。
B. 赵高心怀鬼胎,担心秦国兵败,自己会被二世追责,恰章邯早有反意,所以准备用章邯来做替罪羊,解脱自己的困境。
C. 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且慑于楚军强大的军力,屡败之后,恰好项羽也主动派人劝降,因而最终率军归降楚军。
D. 跟随章邯投降项羽的秦兵多被诸侯联军慢待羞辱,心中不服,所以密谋举事,被项羽将领发觉,项羽担心兵变,坑杀了这些降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恬为秦将,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
(2)楚军夜击坑秦卒三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 葬
宗晴
都怪我,去蹲了一会儿茅坑。那马拴在树桩上,是缰绳勒死的,旁边有一个地瓜窖……秋生光着上身,露出黝黑光滑的皮肤,不时用分辨不出颜色的毛巾擦擦汗,诉说着当时的情景。他声音低低的,有些沙哑。
古老的穿斗房子里,房梁上垂下一组电线,悬挂一颗小灯泡,布满黑色烟尘,发出微弱的光亮,像刚露头就夭折的南瓜,由青变黄。
有人劝,死都死了,埋怨也没用。
“马偏耳”说,本钱早赚回来了,再买一匹就是了。
马偏耳是当地人对他的贬称,撮合猪牛羊的买卖,奔跑于买方卖方之间,适当收取中介费。
秋生的马是马偏耳帮忙买的,一匹枣红马,从外地运来,6000元钱。
可是,几小时前,这匹马死了。
秋生斟满酒,苦笑着对马偏耳说,你问问老板,能不能多给几个子儿?我亏惨了。
马偏耳瞪圆眼睛:算给足价钱了。像这类情况,其他的才给几百元呢。要不是看我的面子……我再试试吧。马偏耳仰起脖子,一杯酒倒下肚。
秋生也吞下一口,喝得太急,呛得咳嗽起来。他起身离桌,掏出手机给侄儿打电话。
当地人不喜欢吃马肉,秋生着慌。为了降低损失,他请来马偏耳。马偏耳的人缘广,联系好县城一家火锅馆,答应将死马送去,付1200元。秋生的侄儿驾车外出,要一小时后才能赶回。
马偏耳喜欢喝酒,秋生请了一同赶马的几个伙计作陪。但他自己没心思喝,叹一口气,把头靠在墙壁上,想闭目养神,却满脑袋马影子。
记得第一次赶马,秋生只给马装两包水泥,马回头望了一眼,四蹄晃动,不愿迈步。秋生索性一次装了五包水泥,马鞭一挥,枣红马滴答滴答细跑开来,十几趟后,秋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看马,稳稳地站着,正等着给它装货呢。
秋生哈哈大笑道,原来这厮挺傲气的,货装轻了不走。好!好!不偷奸耍滑,像老子的性格……
收工后,秋生从不骑马,不管路程多远,人多累,他牵着马走,一面与马轻声细语,像在共同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在他脑海里,早把马当成了战友或者兄弟。
走回马棚,秋生第一件事便是给马添水加食。到了炎炎夏季,一块纸板不离手,为马驱赶那些可恶的血吸虫。
夜,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将大地裹进黑色。客人们的话被酒撵出来,不紧不慢地碰着杯子。不知为何,今晚秋生见了他们就烦,骂了句——贱!
秋生脑袋昏沉沉的,不知不觉来到马棚。马的气味尚在,秋生习惯了这种味道,就像喜欢自己的汗臭味一样……只是,马的踪影没有了,粗重的呼吸声也消失了。秋生心里空落落的,猛然一拳击在掌心,凄怆地号了一声:我的马啊!
出得马棚,月牙儿悄悄升起,像灌了浑水似的,昏黄、朦胧。死马被从地瓜窖里抬到了公路上,软软的,冰凉。蚊虫苍蝇嗡嗡狂舞,围着尸首贪婪地叮咬。秋生心里一阵绞痛。
你少说也要再活上十年八载的!没累死,没病死,偏偏去勒死!你急啥呀,死得这么冤?
秋生牙齿咬得嘎嘣响,骂着粗话,啪啪地追着蚊虫苍蝇拍打,双掌在地上不停地擦着血污……成千上万的蚊蝇蜂拥而来!秋生招架不住,忽然蹲下身,呜呜痛哭。
侄儿打电话说,马上就到,叫秋生安排人等候,准备装车。
秋生愣了一下,继而疾跑回家,抓出一把湿漉漉的纸币扔在桌上,口沫飞溅,马——不卖了。工钱照付!众人大惊。马偏耳险些跳起来,眯起醉眼,硬着舌头问,你,真喝醉了?
秋生淡淡地说,死马没经过检疫,卖人家吃了,更害人。去他妈的,老子要亏就亏完。说完,他提起铁锹,气嘟嘟地冲出门,嘴里嘀咕,妈的,猫死了还能得条全尸呢……
秋生回到公路上,拧亮头灯,抓住马腿往地瓜窖拖,马尸发出哧哧的摩擦声。他又一愣,急忙改站马步,想用肩去扛,却怎么也扛不上肩。秋生停下来,犹豫片刻,向家跑去,破着嗓子喊,死婆娘呢,你躲在屋里干啥?
女人一脸惶恐地飞跑出来。秋生说,不是我拖不动,只是怕磨破了它的皮……
女人又飞快地跑回家,拿出木杠和绳子,麻利地将马腿绑在一起。两口子把死马轻轻掀入窖中。
秋生泪流满面,往手心里狠啐一口唾沫,挥动铁锹,扑,扑,泥土一锹一锹地飞起来……
(选自《当代小说》2015年第0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昏暗、压抑的氛围,烘托出屋内人们内心的沮丧、失落,而将小灯泡比作“刚露头就夭折的南瓜”,也与马死于壮年的情况相称。
B. 秋生陪“马偏耳”喝酒,是出于托人办事的礼节性的客气,而非发自内心的亲近,因为他对于“马偏耳”这样撮合买卖、赚取中介费的行为从心底是看不起的。
C. 秋生与马结缘后,对其照顾有加,把它当成自己的战友或者兄弟,体谅它的辛苦,为它添水加食、驱赶血吸虫。秋生与马之间,有着性格的默契、情感的和睦。
D. “没累死,没病死,偏偏去勒死!”这句慨叹既饱含对马意外死亡的痛惜,对生命无常的凄怆,也充满着对自己遭受经济损失的无奈,以及失去好伙伴后的孤独。
E. “怕磨破了它的皮”这句看似无理的话,照应了前文秋生疼惜爱马、为它驱赶蚊蝇的情节,体现了秋生内心的悲凉,使粗犷、淳朴的他展现出了温柔细腻的一面。
2.如何理解划线句子的含意?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以“马葬”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