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写下了众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元任在学术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他的天资聪颖、工作勤奋固然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极为深厚的知识背景。

赵元任从幼年起就诵习四书五经,对许多中国古代典籍都烂熟于心,对中国的文化很深的了解,这一点看他在著作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足以证明了。赵元任的六世祖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朴学大师,这位大师对赵元任有很大影响。清代朴学家们提倡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学风,轻主观而重客观,轻演绎而重归纳。赵先生的名言“没有准备好‘例如’,别先发议论”,可以说就来源于注重事实,重视归纳的经学传统。另外,他的一些学术成就也直接得益于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研究成果。如赵元任制定的《方音调查表格》,就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音韵学知识。

赵元任是融会中西文化的典范。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用来弥补自己民族文化的不足。赵先生与罗常培、李方桂两位先生历时四五年把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翻译过来,这对濒临危机的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再例如汉语语法学方面,中国传统语文学一直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语法学体系,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虽然奠定和创立 了中国汉语语法学,但这两部著作都有明显的模仿痕迹。赵元任第一个使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汉语语法,虽然借鉴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但并没有拘泥于这一派的做法,他以汉语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重视汉语的语言事实,发现了不少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的现象。所以赵元任在讨论汉语语法问题时,不仅从形式入手,还结合语义进行分析,这就弥补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多重视形式而轻意义的不足。

    在赵元任身上,还体现出横跨文理、精通音乐的特色,这使他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赵元任在上大学时专修数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攻读的是哲学,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物理,对声学方面特别感兴趣。良好的数理修养着实为赵先生从事语音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利器,他在语言学的研究上,利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语音的物理基础,用生物学的知识解释语音的生理机制,用渐变音高管、浪纹计等仪器来分析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的性质。这些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语音研究趋于科学化、精确化,避免了清代朴学家们在语音分析上带有很大主观性的弊端。

更为重要的是,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使赵先生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自然科学的理论营养,形成新型的思维方式,从而对一些语言问题或现象有深入的剖析。如他在《说清浊》中阐述清浊这对概念时,就吸收了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对补原则。

    赵元任是个多才多能的学者,他在音乐方面的精湛造诣为他精确的听音、辨音和声调、语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帮助。关于赵元任的听音记音的本领,胡适和罗常培都曾有过赞叹。这种高超的辨音能力和他熟通音理是分不开的。另外,赵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成就也直接得益于他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如他创制的“五度标音法”,为记录和描写各种声调提供了实用简便的方法,已经被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广泛使用。而这套五度标音法的得来,就是动用了赵先生在音乐方面的才能。赵先生曾经用七弦琴作实验,得出九种汉语方言的声调曲线。作出声调曲线后,再用画格子临贴的方法,照样改画在一般的五线谱上,这就是五度标音法的雏形。

    赵元任以卓越的学术成就,被誉为“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而他这样的成就正是来源于他渊厚广博的知识背景,他尽量地多去吸取周围各科各派的学术精华,从而使他的许多成就都居于学术界的前沿。这应当是我们后学者所最要学习的地方。

                                  (摘编自张璐《浅谈赵元任的学术思想背景》)

相关连接:

①赵元任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反响热烈,深受中国儿童的喜爱。赵元任在翻译中无不渗透着他对音乐的态度和看法,他甚至还运用如“依声调作曲”等音乐技巧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不可译”问题。              

                                   (节选自胡泽红《音乐与翻译的愉快联姻》)

②他的《国语入门》和在此基础上扩充并出版的《中国话的文法》“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都奠定了国内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的基础”,其后丁声树、吕叔湘等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曾被赞为国内“最好的一本语法书”,在整个体系上都受到了《国语入门》的影响。                                                 

                                             (节选自胡明扬《赵元任小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赵元任在《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创立了结构主义的汉语语法体系。

B.赵元任在学术研究上既博又专,广博的知识为他学术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贡献成就了他“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的美誉。

C赵元任能及时汲取自然科学的理论营养,对语言学进行研究。为了弄清语音的清浊,就利用原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对补原则进行试验。

D.《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曾被赞为国内“最好的一本语法书”,这部语法书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都受到了《国语入门》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对赵元任的语言学研究有怎样的影响?

(3)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对他语言学研究方面有怎样的帮助?

(4)“赵元任的求学、工作经历,体现出横跨文理的特点,这使他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1)B (2)①他在著作里能信手拈来引经据典;②朴学大师赵翼对他形成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很大影响;③制定《方音调查表格》时,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音韵学知识。 (3)①为他精确地听音、辨音和声调、语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帮助。②他创制的“五度标音法”直接得益于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理论。③运用“依声调作曲”音乐技巧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不可译”问题。 (4)①专修数学,为以后研究提供了严密的思维品质。②学习哲学,为以后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③教授物理,为以后研究提供了实证方法,避免主观臆断的弊端。④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使他形成了新型的思维方式。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在《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的基础上”依据不足;C项,不是试验,而是“阐述清浊这对概念”,D项,并非在理论、方法和体系三个方面都受到影响,原文只是“在整个体系上”。 (2)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关键词“传统文化”,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三节。提取关键语句,“这一点看他在 著作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就足以证明了。”“赵元任的六世祖赵翼是清代著名的朴学大师,这位大师对赵元任有很大影响。”“赵元任制定的《方音调查表格》,就 是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的音韵学知识。”总结答案。 点睛: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比如本题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三节。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对他语言学研究方面有怎样的帮助?”这是考察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音乐方面的造诣”“ 帮助”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此题的答题区亦相对集中,在文章第七节中,答题关键语句为“赵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一些成就也直接得益于他音乐方面的知识和理论”“赵先生曾经用七弦琴作实验,得出九种汉语方言的声调曲线”“他创制的“五度标音法”,为记录和描写各种声调提供了实用简便的方法,已经被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广泛使用”总结,形成答案。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赵元任的求学、工作经历,体现出横跨文理的特点,这使他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应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横跨文理”“ 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以及文中的答题区域,此题的答题区间在4-6节中,文章从专修数学、哲学、教授物理等方面阐述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使他形成了新型的思维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肴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C.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E.“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是知也。

(2)《论语》中孔子认为违背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毫无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君子以仁存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有礼者敬人。《孟子》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王安国,字平甫,安石之弟也。幼敏悟,未尝从学,而文词天成。年十二,出所为诗、铭、论、赋数十篇示人,语皆警拔,遂以文章闻于世,士大夫交口誉之。于书无所不通,数举进士,又举茂材异等,有司考其所献序言为第一,以母丧不试,庐于墓三年。

熙宁初,韩绛荐其材行,召试,赐及第,除西京国子教授,官满,至京师,上以安石故,赐对。帝曰:“卿学问通古今,以汉文帝为何如主?”对曰:“三代以后未有也。”帝曰:“但恨其才不能立法更制尔。”对曰:“文帝自代来,入未央宫,定变故俄顷呼吸间,恐无才者不能。至用贾谊言.待群臣有节.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帝曰:“王猛佐苻坚,以蕞尔国而令必行,今朕以天下之大,不能使人,何也? ”曰:“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又问:“卿兄秉政,外论谓何?”曰:“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帝默然不悦,由是别无恩命,止授崇文院校书,后改秘阁校理。屡以新法力谏安石,又质责曾布误其兄,深恶吕惠卿之奸。

先是,安国教授西京,颇溺于声色,安石在相位,以书戒之曰:“宜放郑声。”安国复书曰 "亦愿兄远佞人。”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诏以谕安石,安石对使者泣下。既而复其官,命下而安国卒,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

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B.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C.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柞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 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D. 猛教坚以峻刑法杀人/致秦祚不传世/今刻薄小人必有/以是误陛下者/愿颛以尧舜三代为法则/下岂有不从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子,这里指的是国子学,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髙学府。

B. 教授,本意是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和现代大学的教授完全一样。

C. 祚,福分,国祚是王朝理论上维持的时间,与王朝实际维持的时间有区别。这里的“秦祚”即前秦的国运。

D. 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因与孔子等提倡的雅乐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与雅乐相背的音乐,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安国天资很高,少年时就因所写的诗、铭文、文论、词赋受到士大夫们的交口称赞。

B. 因为王安石的缘故,王安国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只可惜他的应对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最终没有得到提拔重用。

C. 王安国认为王安石不能知人善任,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哿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并劝谏王安石远离小人。

D. 王安国在西京任职时,沉溺于声色之中,因此被罢免了官职,放还家乡。不久虽被官复原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专务以德化民,海内兴于礼义,几致刑措,则文帝加有才一等矣。

(2)惠卿衔之。及安石罢相,惠卿遂因郑侠事陷安国,坐夺官,放归田里。

 

查看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有很少谈及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析】
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得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

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影响深远。

B. “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 “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 “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其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 关于“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 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了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 《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来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更加具体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是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 同为说明“道法自然”的道理,但“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

C. 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 西方哲人认为艺术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