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莎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块面包
[美]欧·亨利
玛莎小姐的面包小店开在街角处,店门前三步台阶,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玛莎小姐今年四十岁,嘴里镶着两颗假牙,她心地善良,银行里有二千美元的存款。许多结婚机会远不如玛莎小姐的人都已结了婚。
有一位顾客每周都要光顾她的小店两三次。玛莎开始对他产生了兴趣。这是一位中年男子,戴着眼镜,褐色的胡须修剪得十分整齐。他穿着一身旧衣服,有几处还打着补丁,虽然不修边幅,看上去却干净利索,彬彬有礼。他每次来总是买两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只,陈面包是五分钱两只——除此之外什么也不要。
有一次,玛莎注意到他的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据此,她断定这位先生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他准是住在一座小阁楼上,画着画儿,嘴里啃着陈面包,心里大概在惦记着玛莎店里的种种美味。想到这儿,玛莎那颗善良的心不禁跳得更快了。
为了证实自己对他职业的猜想,玛莎从自己的房中取来一幅威尼斯风景油画,把画挂在柜台后面货架上一个显眼的地方。两天以后,那位顾客又来了。果然,他看到了这幅画。“小姐,您的这幅画挺不错嘛!”“真的吗?”玛莎一边包着面包一边说,“我非常喜欢艺术和绘画。您觉得这是幅好画吗?”她为自己的成功暗暗窃喜。
“可它的构图不够均衡,”这位顾客回答说,“透视也不太准。再见吧,小姐!”从此以后,这位彬彬有礼的艺术家——她现在是这样认为的——每次来都要和玛莎聊一会儿。但他仍旧只买陈面包——从未要过蛋糕,从未要过馅饼。他渐渐地消瘦了,而且神情沮丧。玛莎想给他加点儿好吃的可又没有勇气,她怕冒犯了他,因为她知道艺术家们往往是自尊心极强的。
玛莎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站柜台时她穿上了那件蓝点丝绸背心。
一天,这位顾客又来了。他把一枚五分镍币放在柜台上,仍要他的陈面包。正当玛莎取面包时,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尖叫声,一辆消防车喧嚣而过。这位可爱的顾客赶快跑到门口去观望。玛莎灵机一动,她迅速地在每个陈面包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分别塞进一大块黄油,然后又将面包紧紧夹好。当这位先生返回柜台时,玛莎已像往常那样在用纸包着陈面包了。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欢快异常,然后这位顾客便离开了。玛莎暗自微笑,但又不禁焦虑不安:他吃面包时会想到那只把黄油放进去的手吗?
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打断了这令人愉快的遐想。玛莎叹了口气,快步来到店堂,她的可亲的贫困不堪的艺术家却一反常态,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了后脑勺,头发乱蓬蓬的。他紧握着拳头,凶狠地向玛莎挥舞着,声嘶力竭地吼着:“你毁了我!”
玛莎要站不住了,她虚弱地靠着柜台,一只手揪着那件背心的前襟。这时,一个男人把那愤怒的家伙拽到了门口,转过身来对玛莎说:“我想您应该知道,小姐,他叫巴姆勃格,是个建筑绘图员。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他为一个市政厅的新设计图已经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了,为的是用它参加一次有奖竞赛。昨天他用墨水笔描出了底线。您知道,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稿,再用墨水笔去描,然后用陈面包屑擦去铅笔线。巴姆勃格一直在您这儿买陈面包,可是今天,您知道,小姐,那黄油把巴姆勃格的图,全毁了。”
玛莎脱下了蓝点丝绸背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从巴姆勃格怒斥玛莎这个情节中可以看出,作者塑造这个不近人情的形象是为了与玛莎形成鲜明的对比。
B. 文章开头一段中就交代“门上装着开门即叮咚作响的门铃”,后来又写道“门铃刺耳地、恶狠狠地响了起来”,这正是伏笔和照应的写法。
C. 当玛莎小姐认为巴姆勃格是个在贫困中奋斗的艺术家时,当玛莎小姐为他的困窘生活及日渐消瘦的身体担忧时,当玛莎小姐偷塞黄油而预祝她的梦想成功时,读者却清楚地知道事情的真相。
D. 微型小说因为篇幅短小,极易一览无余,因此,一个异峰突起,出乎意外的结局就显得特别重要,欧·亨利深谙个中奥妙。《两块面包》这篇微型小说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欧·亨利风格”。
E. 玛莎发现巴姆勃格“手指上有块红褐色的色块”是小说情节的关键,没有这个细节,就不会有后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玛莎的形象。
3.“巴姆勃格其实并不贫穷,而且是个建筑绘图员”这是我们在小说结尾了解到的真相。你觉得这样的情节设计突兀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
探寻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原因,应该追溯到时代美学潮流。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以登临山水、留恋诗酒之余为书,耳闻丝竹管弦、郎侬唱和的靡靡艳歌,目睹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绮丽风光,再将所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的优美形象融入书法,自然要“以流美为能”;唐人自北朝以来历经战火兵燹之乱,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金戈铁马为美的尚武精神熏陶融铸了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的美学思想。他们与关陇健儿朝夕相处(或许书家本人就是其中一员),对后者那种质朴豪放的性格和威武强健的形象久已耳濡目染,加之习见深峻的山泽,广阔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胡马嘶风,悲笳动月,旌旗耀日,佛象凌空;其阔大的气势、粗犷的线条、强劲的节奏、豪迈的风度、威严的姿态,经过形象思维的感受、提炼而融入书法艺术,自然会使传统的书法形象脱胎换骨,面目一新,而形成唐代书法家特有之雄峻坚实的风格。初唐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更促使了唐代书法家自主意识的颖露和唐代书法美学模式的建立。当然,打破六朝权威的迷信,并不意味着对江南先进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全面排斥和简单否定。如张怀瓘对右军各体书法,还以推崇居多,仅就草书、章草二体提出异议,可见还是以继承为主。但这勇敢的不同意见,却如春雷惊蛰,向世人宣告着美学领域的复苏。“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于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面质,冀合规于玄匠,殊不顾于聋俗,夫聋俗无眼有耳,但闻是逸少,必暗然悬伏,何必须见?见与不见,一也。”这以其标新立异骇世惊俗的直言谠论令人顿开茅塞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振奋着昔日不遗余力地推崇六朝模式今朝却非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自身之发展的唐人的精神,鼓励和引导着唐人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以知的领域去开拓和探索。
1.根据原文,对书法美学意象差异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 书法家的出身背景不同,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唐朝书家多与关陇健儿有联系。
B. 书法家的美学主张不同,六朝书家“以流美为能”,唐朝书家崇尚雄峻坚实的美。
C. 后世书法家追求一种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
D. 书法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书法家的美学思想。
2.下列对“初唐朝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唐的审美思想出现对柔靡香软醉生梦死的南朝之风的扬弃,转而崇尚雄峻坚实的壮美风格。
B. 初唐审美思想打破六朝权威迷信,走出靡靡艳歌式的框架,崇尚质朴豪放和威武强健。
C. 初唐审美思想经历了一段对南朝之风的背离之后,又走上继承风韵和美的传统之路。
D. 初唐审美思想融入了时代内涵,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开拓和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生活是影响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影响其不同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B. 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审美思潮的一种体现。
C. 唐人为求得自身发展,不惜标新立异惊世骇俗,彻底否定六朝审美范式,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D. 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打破一尊,振醒沉闷,开启审美思想新的一页的意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蜀道经过巨大牺牲才开辟成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绘山中白天空寂阴森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由落叶、长江引发自己身世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
(4)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 《琵琶行》)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金山寺塔①
杜 睿
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
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
出世登初地②,思家傍战场。
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
【注】①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 ②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的处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
B. “沧波”句紧承上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的心思。
C. “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寺周围民居的阜盛景象与景色的苍茫美丽。
D. “出世”既扣金山寺,又与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
E. “茫茫”与前面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乌 夜 啼
李 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①,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注】①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选用乐府旧题,却能翻出新境,言浅意深,独具魅力。
B. 诗中化用窦滔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
C. “隔窗语”或“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
D. “泪如雨”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
E. 全诗开头两句触景生情;中间两句绘影绘声;最后以景结情,包含许多言外之音。
2.本诗起首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