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此次演出的作品力求在艺术人文内涵上贴近...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此次演出的作品力求在艺术人文内涵上贴近时代,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展现戏曲艺术的时代新风貌。

B. 在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C. 中药采因为自然属性多样化的特点,所以供需双方要依靠形状、颜色、气味等物理特征通过现场看货才能完成交易。

D.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基础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寻求”没有宾语;C项,句式杂糅,“依靠”“ 通过”重复;D项,搭配不当。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吴检察长表面上是个冷语冰人,其实他内心像一团火,尤其对贫苦农民充满温情。

②对于“老人跌倒扶不扶”及“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个问题,他们两人见仁见智,观点大相径庭。

③厦门“飓风肃毒”专项行动如火如荼,警方根据线索,全力追捕毒贩,取得了丰硕战果。

④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从支持《新青年》的人们风流云散以来,倒有几分寂寞荒凉的古战场情景。

⑤我深刻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价值,工作中的一切辛酸苦辣顿时甘之如饴

⑥现在大多数人即便读书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似的阅读快感。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只听到________________,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i,却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出洞箫声的吹奏效果和魅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郑谷

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两首诗都对鹭鸶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杜诗一雪,青玉为喻,突出了鹭鸶的惊艳形貌;郑诗以“闲”“静”来刻画鹭鸶的安静情态。

B. 两首诗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意境。杜诗以静衬动,以碧山衬托鹭鸶的动;郑诗以动衬静以鹭鸶的动衬托环境的静。

C. 两首诗都以鹭鸶为描写对象,但形象大不相同。杜诗中的鹭鸶嘴青毛白,矫健敏捷;郑诗中的鹭鸶娴静从容,自由自在。

D. 两首诗的写景顺序相反,杜诗由近及远,从近处的鹭鸶转向碧绿的远山;郑诗由远及近,从远处的池塘转向近处的鹭鸶。

E. 两首诗的意境不同,但热爱生活的情趣相近。杜诗描绘的是鹭鸶捕鱼图,充满生趣;郑诗描绘的是鹭鸶休憩图,娴静自在。

2.将杜诗中的“惊飞”与郑诗中的“飞下”互换,可以吗?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紘曰:“彼有自当还,彼无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 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与丹阳丞刘渢素,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渢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着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 百馀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士,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           料得:猜想

B. 彼有自当还              见:相当于“我”

C. 与丹阳丞刘渢素善          善:友好

D. 慰祖诣阙自首              诣阙:赴朝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奉朝请,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天子叫请,故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后“奉朝请”也用来指古代朝廷给予闲散大官优惠待遇的资格。

B. 朔望,意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如“百官朝参如朔望”(各级官员仍然在每月初一与十五上朝参见)(《明史·张宁传》)

C. 班马,指离群的马。例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D. 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敬死,系明宝尚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毁礼尽孝。父亲去世后,他连盐都不吃了,母亲认为守孝期间不吃荤菜可以,怎么能不吃盐呢,不得已他才听从母亲的劝告。

B. 崔慰祖家庭股实富裕,仗义疏财。他把父亲在梁州上千万的财产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把父亲生前收存的借据欠条全都烧掉,不要人家归还。

C. 崔慰祖为人朴实,不慕荣贵。他卖屋不多要钱,对待上级领导和升官的朋友不卑不亢,若即若离,很有分寸;齐明帝想让他管理一个小地方,他推辞不就职。

D. 崔慰祖才学过人,著述未竟。他熟悉历史、地理,本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却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2)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柳鸣九:推石上山的“矮个子”

江胜信

9月5日,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15卷《柳鸣九文集》在北京首发。“文集”约600万字。既然是“文集”而非“全集”,必定隐含着读者对柳先生以及他对自己下一步的期待,事实上,他正在为自己的新著和主编的一套新书笔耕不辍。但让我感慨的不只是他的老骥伏枥,也不只是他用颤抖的手写出越来越难认的字,还有——杨绛可以出全集,冯其庸可以出全集,不少名士都出了全集,而他柳鸣九恐怕无法出全集!他的学术全貌,用任何一种集子都难以囊括。以这次的“文集”为例:他主编的《萨特研究》借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东风,颠覆了当时肆虐的“日丹诺夫论断”,给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以历史地位。谁料,当年政治空气忽然“倒春寒”,该书被禁止出版,后又再版重印,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的公共事件。如此重要的一本书,唯有柳鸣九为其撰写的序言才被收入《柳鸣九文集》。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让“文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看上去像索引,也就是说,某一篇文章背后实际上代表着的一本书、一套书甚至是一个文化工程,就像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从而反观到他为此投诸的脑力、体力、精力。也只好这么“索引”了,除此之外,似难以找到更现实地呈现他学术概貌的方法。

望着“文集”和书架,柳鸣九心情复杂。一方面,他是欣慰的,老驴拉磨、聚沙成塔的日日勤奋竟让他填满了那两个书架;另一方面,他有彻悟意识,学海无涯,人生有限,个人能力也有限,永远也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自称“矮个子”,既指个头矮,也借喻自己“智商水平中等偏下”,只是留下了一些“劳绩”,不敢奢谈含金量有多高,不过,“几根火柴棍绑在一起,多少有了一点硬度”。“我做的事情不外乎推石上山。”柳鸣九很推崇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不断推石的过程中,享受每一步前进带来的乐趣。但愿我所推动的石块,若干年过去,经过时光无情的磨损,最后还能留下一颗小石粒,甚至只留下一颗小沙粒。若能如此,也是最大的幸事。”

“矮个子”推石上山的姿势,执拗、专注而虔诚。不仅仅是其学术品质的定格,也是他的习惯、心瘾和人生哲学。好像不这么推,他就不能站起来、往前走、向前看。只不过,他不敢看太远。百岁杨绛出版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94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正在雄心勃勃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们是奇迹。我不行。”柳鸣九说,“我不敢给自己列十年计划,只能看到明年,一年一年往前看。”明年将推出他主编的《当代思想者自述文丛》,他自己也将有新作收入。

一方面自称“矮个子”、“智商水平中等偏下”,另一方面却激扬文字、著作颇丰。“这并不矛盾。”柳鸣九解释说,“只不过别人涉猎广泛,而我把精力相对集中地投入到我的专业工作中,施用在单位面积上的智商量反倒相对多了一点,如此而已。”“我劳作故我在”,这是柳鸣九给自己定义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本质。

尽管柳鸣九自觉屏蔽了书斋之外的种种快乐,但在书斋之内,他却能做到既学而专、又学而通,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法国文学史的“主课作业”,还将翻译、随笔写作、编书等“副业”搞得风生水起现代文阅读答案 柳鸣九:推石上山的“矮个子”江胜信现代文阅读答案 柳鸣九:推石上山的“矮个子”江胜信。再加他写过不少影评,故而给人以通才的印象。“归根结底,我的立足点还是法国文学。”柳鸣九自谦道,“法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很多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加之我做过一点西方文艺批评史的工作,超出法国国界略为兼及其他国家并非太难,因此,出版社把有关欧美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大型丛书的主编工作委托我来做。”“写散文则完全是兴之所至。人文学者本来就有人文关怀,触及世间万物莫不碰撞出火花”《名士风流》《且说这根芦苇》《父亲、儿子、孙女》等书正是他近些年完成的随笔集。

“且说这根芦苇”,说的正是他自己。柳鸣九以“芦苇”来形容个人的速朽,但速朽的生命若能为这个社会添加独创性的东西,那么,其奉献就是难以磨灭的。如同“推石上山”,推石的人可以老去,石头可以变成小沙粒,但小沙粒并未消散在风中,推石的故事还在流传。“人文领域是积累而非取代的领域。”柳鸣九说,“添砖加瓦就是积累,那么,添砖加瓦吧!就像伏尔泰在启蒙时代所提出的,‘要紧的是耕种我们的园地’,也像拉伯雷在文艺复兴时代所喊出的,‘去畅饮吧!畅饮吧!’”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柳鸣九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柳鸣九文集》而非《柳鸣九全集》。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学术成就太大,用任何一种集子都难以囊括全貌。

B. 柳鸣九颠覆了当时肆虐的“日丹诺夫论断”,给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以历史地位。这体现了柳鸣九在学术问题上的胆识。

C. 借用西西弗“推石上山”的典故,增强了题目的感染力,同时形象地抓住了柳鸣九执拗、专注而虔诚的探究精神。

D. 标题交代传主是柳鸣九,巧妙引用柳鸣九本人“矮个子”的自嘲语,形象地写出柳鸣九本人外在特点以及虚怀若谷的内在品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萨特研究》被禁止出版,后再重印,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学术界的公共事件。这表明柳鸣九所走过的学术道路极不平坦。

B. 柳鸣九一方面自称“矮个子”,另一方面却激扬文字、著作颇丰并不矛盾,只不过别人研究领域比自己涉猎广泛而已。

C. 柳鸣九把法国文学史成为“主课作业”,将翻译、随笔写作编书,等称为“副业”,表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法国文学史的研究上。

D. 柳鸣九之所以把法国文学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是因为法国文学是世界文学很多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

E. 柳鸣九把自己看成“芦苇”,认为速朽的生命曾经为这个社会添加独创性的东西,因此其奉献就是难以磨灭的。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柳鸣九身上读出了哪些美好的品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