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仪式感”是最近网络上的热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仪式感”是最近网络上的热门词语,百度“仪式感”,输电网一千多万条。在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的庄重“仪式”:生日宴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婚礼、结婚纪念、祭祖礼等等。也有一睦修改化的仪式,比如大学有些女生上课、上自习前要仔细地化妆,穿上礼服去听一场音乐会,喝茶时焚香默坐……对于仪式,有人认为很重要,但也有人认为它只是一种不必要的形式,显得很做作,你的看法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食堂里的五星红旗 天气转冷,为避免学生在操场上受冻,我校决定将升旗仪式转移到食堂内举行。这决定好像引爆了一颗炸弹,同学们热议:没有了目送国旗缓缓上升的庄重,升旗仪式不就“名存实亡”了吗?对此我却颇不以为然:难道没有了“仪式”,面对国旗的我们内心的敬意就因此消失了吗? 仪式固然重要。冬天的雪作为大自然的仪式,可以让我们更有冬天的感觉;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的学生齐齐下跪,让我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但并非没有仪式,这些情感就因此减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炉而坐,即使窗外无雪,心情也必是闲适;手捧《论语》《孟子》,即使没有“正冠而坐”,我们也必会为古人深邃的思想所折服。难道九月十八日没有拉警报,我们就会忘了祖国屈辱的历史?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 相对地,有些地方过分追求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感。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在升旗时嬉皮笑脸,甚至拿出手机刷屏。试问没有对仪式感的培养,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岂非本末倒置? 再说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想要完整的仪式谈何容易?古时祭祀规矩多多,一套仪式下来人们汗如雨下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繁杂的仪式对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我们只需独自来到先人墓前献上一束白花,缅怀之情便已尽显,何必注重形式?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祭祀”也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适应。《韩非子》中说:“今不法先王之法,而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这种活动正是将人们不变的情感与变化的时代相结合,而赢得一片“点赞”。 仪式的逐渐消退在世界各国均有体现。美国总统的圣诞演讲从原来的长篇大论变成了如今的“拉家常式”的闲聊,非但没有降低仪式感,反而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逐渐被形式新颖的“机关”取代,使人们有种“走入历史”的感觉。渐渐地我们发现,所谓“仪式”不过是一种“督促”手段,它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无益,更是会让其他人觉得厌烦。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心中,才是永恒的存在。仪式无须被强调,真正的仪式在人们心中。 “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洪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食堂鸦雀无声。我随之立正,面色庄严。 国歌声响起,食堂里的那面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红了。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作文,注意仪式感的重要还是,不重要,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论述。 从重要的角度分析可以分析这样能够提取重视,从不重要的角度分析,重点是分析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重庆直辖十五周年”标志,请说明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四、写作(60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寝室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____①,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心理学家让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做出对时间的比喻。年轻人想出来的通常是“平静无波的大海”,______②。法国哲学家Paul Janet认为,一年的时间在人的记忆中占得比重是不一样的。比如,当你一岁的时候,一年就是你生命的全部。当你50岁的时候,一年只是你生命的2%,,这样,______③。心理学家提醒,对中老年人来说,为了延长感知的时间,可以多接触一些新的事物,这样,“加速飞奔的火车”才能恢复到缓慢平静的状态。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类的未来就如同我们过去那样是不可预知的。                     

①以此为据,我们可以期待一个长期、但是有限的未来。大多数的物种就是这样永远地灭绝了

②我们生存的机会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另一部分取决于外力

③通常来说,哺乳动物存在于地球上的时间是千百万年或几百万年

④同样严峻的挑战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在未来百年中的气候变化将会比过去万年的还要剧烈

⑤假如我们因人口膨胀而继续对地球疯狂索取,那么前途是悲观的

A. ⑤④①③②    B. ⑤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①④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有些学生在学习朱自清《背影》时,不仅不为这感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最后摔回几只桔子的举动提出疑问:“这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B.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多浩如烟海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C. 在那个遥远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朋友在茂林修竹边,伴着清澈的溪流,弹着丝竹管弦,品着芳香的美酒,陶醉于天地的大美之中。

D. 《万事尽头,终将如愿》一书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以媒体人的视角,深入探访,从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多方面介绍了巴西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两项是(  )

A. 音乐是具有超越的价值的,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中国古人甚至认为动物也可以欣赏,好的音乐应该追求腾蛟起风的效果。

B. 低俗广告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杀鸡取卵,即使能够在短时间内有“钱途”,也缺乏“前途”。

C. 复兴之路上的中国人,不可能不关注既往的大历史。历史剧创作者要沉下心来,结草衔环,努力打造精品,为观众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

D. 钓鱼城山势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山河表里,自古为“巴渝要冲”。

E. 中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地区,事物的名称往往南辕北辙,比如有些北方人把吃的面叫“吃饭”,而把米饭叫“吃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