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蚕儿 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蚕儿 陈忠实

从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摊开,把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里,我慌忙跑进教室,坐在课桌旁,把书打开。

老师驼着背走进来,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室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二年级上课,其他年级写字。老师把一张《乘法口诀表》挂在黑板上,领我们读起来:一六得六……”

我念着,偷偷摸一下胸口,那软软的棉团儿,已被身体暖热了。我想把那棉团掏出来,但瞧瞧老师,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我立即挺直了身子。

一节课后,我跑出教室,躲在房檐下,展开棉团儿,啊呀!出壳了!在那块黑麻纸上,趴着两条蚂蚁一样的小蚕儿,一动也不动。我用一根鸡毛把小蚕儿沾起来,轻轻放到早已备好的小铁盒里。再一细看,有两条蚕儿刚刚咬开外壳,伸出黑黑的头来,那多半截身子还卡在壳儿里,吃力地蠕动着。

上课的哨声响了。

二年级写字。老师给四年级讲课了。我揭开墨盒。那两条小蚕儿出壳了吧?出壳了,千万可别压死了。

我终于忍不住,掏出棉团儿来。那两条蚕儿果然出壳了。我取出鸡毛,揭开小铁盒。

哐,头顶挨了重重的一击,眼里直冒金星,我几乎从木凳上翻跌下去。老师背着双手,握着教鞭,站在我的身后。慌乱中,铁盒和棉团儿都掉在地上了。老师的一只大脚伸过来,一下,踩扁了那个小铁盒;又一脚,踩烂了包着蚕子儿的棉团儿。我立时闭上眼睛,那刚刚出壳的蚕儿啊……教室里静得像空寂的山谷。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把一、二年级分给他教了。

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了血。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多哩!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而好奇的光彩,说: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他在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哩!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子,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可没过多久,老师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这儿的情况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于是我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的纪念章,金光给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儿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我中学毕业后,回到乡间,也在那所小学里教书。当老师的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儿,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带着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蒋老师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儿,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6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第二段写到,老师侧过头把小小的教师扫视一周,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短短两句话表现出老师的威严,并为下文写他惩罚学生的粗暴行为埋下了伏笔。

B是个喜欢养蚕、爱贪玩的孩子,把蚕带到教室,还不时地偷看,课堂上不能专心学习,受到老师的严厉惩罚理所当然。

C.原先那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而被上级部门调走,因而这才有了名叫蒋玉生的年轻教师来校教一二年级,这位新老师与原先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

D.小说对蒋老师与学生们一起采桑养蚕的情节描写得细腻而生动,传达出师生共同劳动的喜悦,然而,蒋老师却遭非议,不久就被调走,这便构成了行文的波澜。

 

E.年轻的蒋老师顺应学生天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受学生喜爱,但村民们对他并不认可。

2)小说以蚕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作品中的蒋老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分别进行分析。

 

(1)(5分)选D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选BC不得分。 (2)(6分)①题目“蚕儿”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始终围绕“蚕儿”展开,养“蚕儿”构成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暗喻主旨,“蚕儿”比喻教师,歌颂教师坚守岗位、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小说中的“蚕丝”寄托着“情丝”,赞美师生因养蚕而结下的深厚情谊。(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亲切平易,和蔼可亲。他初见学生,笑着介绍自己,把姓名写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采桑养蚕,没有老师架子。②关心爱护学生。“我” 采桑叶不慎摔伤,他十分关心,亲自给我抹药水。③教育有方。他了解到有很多学生养蚕后,便提出“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这样既不挫伤学生养蚕积极性,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点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4)(8分)①人物刻画方面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反衬:作品前半部分写原先的老师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与下面写蒋老师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反衬出后者的高尚。(4分,意思对即可) ②主旨表达方面的主要手法:一是以蚕儿比喻(或象征)教师,歌颂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二是卒章显志,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蒋老师获奖和也做了教师的“我”给蒋老师拿出了珍藏的丝片,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4分,句号前后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这一定义告诉,首先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第二、在这三要素之中人物是中心。第三、小说的主题是最终目的。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在赏析小说时,一定要考虑这三个方面。B项对“我”分析不当,“受……理所当然”说法错;C项说法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E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说法不当。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B项对“我”的形象分析有偏差,C项E项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有误。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以‘蚕儿’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从情节、形象、情感、主旨以及艺术特色角度分析作答。“蚕儿”是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且所讲故事皆与蚕相关,故从情节上来看,它是文章的线索;文中因“蚕儿”让蒋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和睦,表现师生间的深厚情谊;从主旨上来看,用“蚕儿”来比喻教师,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 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本文的标题“蚕儿”属于物象,故可以从第二点入手分析。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品中的蒋老师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比如,初见蒋老师的时候,蒋老师的表现是“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这表现出蒋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我”采桑叶摔伤时,老师给“我”涂药水,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系爱护;对学生养蚕所采取的措施,可见其教育有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蒋老师”的身份是教师,故他的特点主要是从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上表现出来。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在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文分别进行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本题是考查艺术手法,题干给出方向,即“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解答本题应立足于全文,且要注意“主要二字”,故答“人物塑造”的技巧,不能仅限于对人物的正面描写,从文中来看,写到两位老师对待学生养蚕一事的不同态度,这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前者反衬后者,突出人物形象的高大。从主旨表达方面来看,“蚕儿”有象征义,用蚕儿象征教师,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文章的最后蒋老师的获奖和“我”做了教师等内容,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是卒章显志。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所考查的艺术手法方向性非常明确,即考查人物塑造的方法和主旨表达的方法。对于前者,人物塑造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环境的烘托、他人的烘托(反衬)等侧面描写。对于后者,主旨表达方面一般有:象征、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在听了苏子“看破变化,共识山水”的议论后,转悲为喜,两人再次开怀畅饮,最后在杯盘狼藉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_______________”来批评。

(3)“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式微:出自《诗经》,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引发诗人的联想。

B. 三、四句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所用手法一致。

C. 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 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E.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

2.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善长,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以事力相龃龉者龃龉:意见不合

B. 善长明习故事故事:旧的典章制度

C. 于辞命闲:通“娴”,擅长

D. 其罪奏黜之按:按照

2.对原文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字,以示谦虚与礼貌;称呼他人一般称名,以示尊重和祝愿。

B. 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一般人去世之后都可以有这种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

C.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

D. 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六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向朱元璋投诚的人,因为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让他们和好。

B. 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了他的兵权,由此可知朱元璋当时还是郭子兴的部将。

C. 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D. 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终至被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2)从下滁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

(3)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查看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工具生产到器皿制作,实用与鉴赏、物质与精神,其间的融通与升华往往妙不可言。《诗经》中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匠那种精雕细琢、醉心忘我的情态跃然于诗句之间。

器物制造崇尚“工匠精神”,艺术创作亦然。曾侯乙编钟高超绝伦的铸造技术和近乎完美的演奏性能,记载于世界音乐史;北宋徽宗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那种至高至上的追求将中国瓷艺推向一个历史巅峰。这些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艺术呈现。

要明白什么是艺术创作的“工匠精神”,得先弄明白什么是“工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匠,木工也;工,巧饰也。”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则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以上阐释可以有三层理【解析】
首先工匠来自生活实践,工匠做出来的物品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其次是这物品要“巧”,要可“饰”,要既满足实用需求,还具备赏鉴品性,这就需要工匠用心、用脑、用情;另外工匠的劳动有规矩,有法度,要追求精巧而非花巧,这体现了工匠职业的质量和专业要求。

言及中国现代艺术的“工匠精神”,齐白石先生是一个生动的典型。美国《纽约时报》一篇艺术评论曾这样描述:“他(齐白石)出身于农民家庭,曾是一个乡村木匠,因为痴迷而爱上艺术。在他的画笔之下,花、鸟、鱼、虾都有了生命。”艺术家徐冰指出,白石先生善于观察各种动物、植物,勤于实践,潜心钻研,他的画作融会了不少生物学知识。做工匠易,做有精神的工匠,需要不断求索的心性,长期践行不辍。齐白石先生堪称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巨匠。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工匠”群体。太行山区的王俊川14岁拜师学唱襄垣鼓书,一唱就是60多年。平遥推光漆艺有2000多年历史,以用手掌推出光泽及描金彩绘而出名,为了不让这项工艺失传、变味儿,传承人薛生金六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传统,用天然大漆制作工艺品,还手把手培养出200多名学生和十多名徒弟。王星记扇厂创建于清光绪元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檀香扇的核心技术是“拉花”技艺,传承人孙亚青当年进厂一学就是13年。他说,学这门手艺很辛苦,每天就像拉锯一样反复用钢丝锯着木片,但这是掌握技艺的必由之路。这些传承人经历各异,但对文化技艺的理解却惊人的类似:首先是热爱,再就是苦练,还有就是责任,因为他们肩负着让已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继续流传的使命。

在当前的艺术环境下,“工匠精神”的倡议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响,也在于这一精神诉求承受着现实的压抑和冲击。“不在美术馆,就在去美术馆的路上”这句话此前在艺术圈刷屏,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些艺术创作者忙于艺术社交,疏于潜心创作的现象。对照“工匠精神”的本质要求,追逐功利、无法静心、潜心,就难言创作,更谈不上追求那种物我相融的艺术境界,其作品即便冠以艺术之名,也难副其实。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精益求精、认真严谨、专注坚持等等,艺术精品的打造不能舍弃这些要求。“工匠精神”的树立,还需要全社会对工匠的敬重,只有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艺术创作者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赞赏和敬佩,“艺术工匠”才会人才辈出。

“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需要传统,要有文化习俗,另外还需要机制和政策。在艺术领域,对创作者和作品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朝向真才与精品,艺术工作者就会潜心于艺术的精进。

自古而今,中国文化艺术创作从来不乏“工匠精神”。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中国艺术繁荣需要涌现大批踏踏实实的“艺术工匠”。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专于道、精于技,才会造就出一批批真正的艺术家,诞生真正的时代艺术精品。

(摘编自定舟《艺术创作的工匠之思》,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内容上不属于表现艺术创作的“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 唐朝诗人贾岛骑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其中“敲”字初拟用“推”字,不能确定,便在驴上用手做推敲之状,不觉冲撞了韩愈的马队,韩愈见状问其故,劝他用“敲”字。

B.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排演时郭先生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一位演员建议把句中的“是”改为“这”,郭先生认为这样改很恰当,一字之差,表达就够味了。

C.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技艺非凡,工作精益求精,中国第一代大飞机上有很多零部件是他亲手打磨出来的,他打磨的飞机零部件百分之百合格,好比精美的艺术品。

D.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我们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突出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不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对工匠们加工骨器、象牙、玉石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工作情景的形象描述,生动地表现出工匠们精雕细琢、醉心忘我的情态。

B. 曾侯乙编钟之所以能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在于它的铸造技术高超绝伦,其演奏性能十分完美。

C. 许慎《说文解字》从字面上解释了“工匠”的含义,徐锴讲的是对“工匠”工作的要求,本文作者则对许慎和徐锴的阐释作了细致、深入的解读。

D. 美国《纽约时报》曾对齐白石的画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艺术家徐冰则道出了齐白石能成为艺术大师的原因——具备艺术创作的“工匠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创作与器物制造一样,都需要“工匠精神”,不论是作为乐器的曾侯乙编钟,还是作为瓷器的汝瓷,抑或是齐白石的画作,都是“工匠精神”的艺术呈现。

B. 唱襄垣鼓书的王俊川,推光漆艺传承人薛生金和檀香扇“拉花”技术传承人孙亚青,三人职业不同,但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却是相同的。

C. 当前,在艺术创作领域倡导“工匠精神”有不小的困难,问题的根源在于艺术创作者心气浮躁、追名逐利,不能潜心创作,其结果是作品名不副实。

D. 艺术精品的打造需要“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树立和发扬光大需要有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全社会敬重工匠的良好风气、传统、文化习俗、评价机制和政策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爸爸,为什么刚才吃饭的地方旁边的那一桌的人声音那么大啊?”

“那是因为他们比较开心吧。”

“那为什么你和我说话要那样小声说呢?”

“一个人心里不能总是装着自己,要考虑到身边还有其他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做到什么,却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么。”

对父亲的回答,你有什么看法?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