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去者,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③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州城西南章江                   薄:靠近

B. 斩之以                    徇:巡行示众

C. 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宿卫罢            典:主持,主管

D. 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              类:好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更给善米,生变   贰于楚也

B. 收陶、奭抵罪     不如而厚遇之

C. 苏舜钦等群饮逐    其无礼于晋

D. 请老去者        吾尝跂望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概编修起居注在先,欧阳修是后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任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虽然心有不快,但仍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让贤。

B. 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C. 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D. 赵概秉性平和。赵概曾经因为举荐张诰而被罢免官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张诰,反而对张诰念念不忘, 张诰死后,赵概对其家人照顾非常周到。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2)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

5.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1.D 2.B 3.B 4.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5.⑴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掌管)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离任宿卫一职。(“典、罢、竟”) ⑵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 【解析】《宋史·赵概传》 作者:丞相脱脱和阿鲁图 朝代:元末 1.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实词的用法,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前后对举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D项,类:大抵,大致。 2.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来判断。B.皆为趁机。A.将,将要;并且,表递进。C.介词,因为;连词,因为。D。表承接;表修饰。 3.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原文并未提到“心有不快”。 4.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能力。抓住重点字词,以直译为主。重点字词有,第一句:典:主持(掌管);罢:罢免;竟:最终。第二句:阴:暗中;第二个“以”:因为;刘宽、娄师德:名词作状语,比作刘宽、娄师德。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欧阳修、修”在句子中不是做主语就是宾语,“及”常放句首,“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中“明、言”都是动词,中间应该断开,最后在放入原文检查。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参考译文: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赵概没有搭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以来)整个洪州府都为之惊惧。升任直集贤院。(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赵概编修起居注。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韩绛因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 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先例)。(后来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神宗赐诏说:“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来方便),不时地用来审视阅览。”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赵概秉性和平,与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 分)

谁在深夜祈祷

江少宾

佛香盘旋。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我正想着如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着,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

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他从何而来?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他不再频繁地捡钱,也不再理会邻居。长日里,离群索居的秦老活像一个藏在薄纱后面的幽灵,从他门前路过时,我总能看到幽暗的客厅里浮着一张呆滞的脸。所谓的“客厅”,其实只有五六个平方,陈设也非常简单——左边,靠墙,放着一把藤条已四处断裂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左前方,横着一张矮矮的窄窄的玻璃小茶几;右边,靠墙,挤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餐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十四吋,看上去比秦老还老,布满各种伤痕。秦老喜欢瘫在太师椅上,只看电影频道,而且始终静音。

如今,转眼二十年过去,城南的那片平房已经消失了,连同平房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完全陌生的邻居们。每次经过城南,我总会想起弯弓一样的秦老,他的孤独,一眼望不到尽头。他的无助,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不知道秦老是否健在?然而,秦老在抑或不在,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如对门那个隐身的邻居,在我的世界里,他们,都只是过客。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世界的过客,不同的只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长或短而已。在坚硬的城市里浮游,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孤独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为此我时常悲不自禁——世界那么大,但始终只有一隅,和我们紧密相关。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我的“隐身的邻居”,有什么作用?

2.老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举着相同的硬币在走廊徘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秦老的形象。

4.文章以“谁在深夜祈祷”为题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经济的飞速增长是近三四百年才发生的事情。根据经济史学家的测算,1700年之前,世界GDP年均增长不到0.3%。然而,自18世纪开始,欧洲——尤其是西欧地区发生了“财富大爆炸”,经济迅速发展,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为什么是欧洲突然变富,而不是其他地方?学者们提出过很多种解释。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因为欧洲的土地上存在着很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尽管各国割据的格局造成了连年的战乱和贸易的壁垒,但总体来看,竞争带来的好处更多。尤其是,各国在竞争的压力之下,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这就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过,美国西北大学教授Joel Mokyr在他的新著《经济增长的文化》中挑战了这一解释。他说:无论是南亚次大陆、中东地区,还是非洲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国家割据的格局,但是这种国家间的竞争并没有催生“财富大爆炸”。显然,欧洲崛起的奥秘还要去其他地方寻找。

Joel Mokyr教授提出的新观点是:虽然欧洲在政治上是分封割据的状态,但它却拥有一个统一、完整而活跃的思想市场。在整个欧洲,人们享有共同的来自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学者们使用着同样的语言——拉丁语。尽管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但知识分子还是可以方便地穿梭于各个国家之间,不受政治分裂的影响。一个最著名的案例是: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出生在荷兰鹿特丹,一生主要往来于比利时鲁汶、英格兰和瑞士巴塞尔,并且曾经在意大利都灵和威尼斯生活。伊拉斯谟之后的欧洲学者,享有着更加便捷的流动性,很少有人只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国境线内。

比学者的物理移动更关键的是,他们所生产的知识见解,可以通过更快速的渠道流传。印刷术的发明和邮政系统的改造,让书籍的迅速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这时,统一而非分裂的文化市场就显示出了它的优势:一本书面向整个欧洲发行,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这样一来,学者得到了更广泛的读者,印刷商则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在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视自己为一个广义上的“文化共和国”公民,而不是某一个具体欧洲国家的学者。同时,割据的政治局面又给学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万一在一个国家言论受阻,换一个国家就是了。

也就是说,欧洲的知识阶层幸运地占到了两头的便宜,既享受了一个统一的文化欧洲的好处,又从割据的政治欧洲中获益。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欧洲的思想市场迅速发展,其发达程度一举超过了明清年代的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这种活跃的人文和科学氛围,既孕育了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也间接催生了将知识应用于经济增长的发明家、工程师。在欧洲,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经济发展需要基于可靠的知识,而可靠的知识则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取,要获得经验数据的支持。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基础的理念,在当时的世界上却是一种革命性的突破。弗朗西斯·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从那时起被很多人理解为“知识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这也为工业革命在欧洲拉开帷幕做好了准备。

Joel Mokyr教授感叹,“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欧洲自18世纪起的崛起其实是一系列特殊机缘共同作用的结果”。万一哪一条要素发生了变化,欧洲都可能不会是发生“财富大爆炸”的地方。

(本文首发于2017年2月23日《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自18世纪开始,西欧地区发生了“财富大爆炸”(The Great Enrichment),经济迅速发展,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伊拉斯谟之后的欧洲学者,享有着更加便捷的流动性,他们不只生活在一个国家的国境线内。

C. 在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被视为一个广义上的“文化共和国”公民,而不是某一个具体欧洲国家的学者。

D. 当时欧洲活跃的人文和科学氛围,不仅孕育了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而且催生了将知识应用于经济增长的发明家、工程师。

2.下列有关欧洲“财富大爆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欧洲各国割据的格局造成了连年的战乱和贸易的壁垒,各国在竞争的压力之下,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这就为“财富大爆炸”打下了基础。

B. 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代表人物伊拉斯谟的生活轨迹是当时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能自由来往于欧洲各国,是欧洲“财富大爆炸”的关键。

C. 弗朗西斯·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从那时起被很多人理解为“知识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拉开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序幕。

D. 欧洲的“财富大爆炸”归根到底是知识推动的,这是弗朗西斯·培根所言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最好诠释。

3.虽然欧洲在政治上是分封割据的状态,但它却拥有一个统一、完整而活跃的思想市场。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整个2016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个碎片化时代带给人们的困惑。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就已经满天飞。舆情的反转一次又一次,应接不暇

[甲]1月的江苏女教师监考时猝死,学生被批“冷漠的考试机器” ,真相却是学生们及时通报了校方,并采取了应急措施。语焉不详的“上海女被第一顿饭吓得逃离江西农村”, [乙]触及社会城乡差异、贫富差距、家庭伦理……等敏感地带,瞬间燃爆网络,最后发现,不过是一场网络闹剧而已。游客经历“哈尔滨天价鱼”,经历了多次反转,最终尘埃落定,店家伪造消费者签名,短斤少两皆为事实,并发现涉事饭店工商注册已过期,且工商注册与实际经营并不完全一致,被处以吊销执照的处罚。

在岁末的“罗尔事件”中,围绕罗尔的每一次行动,社会都撕裂成互不妥协的两方。从无脑刷屏到全民开喷,中间只隔了一个真相。参与其中的受众,几乎都成为别人观点的消费者。

科技让我们很便利地获得了资讯,但却让我们开始丧失思考的能力。2016年,一次次的舆情热点,无不凸显出独立思维的重要意义。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人,才不会在这样碎片化的风暴中迷失方向,才不会被舆情驱使,才不会毫无抵抗能力的在朋友圈转发一个又一个谣言,喝完一碗又一碗鸡汤,[丁]要知道,贩卖鸡汤最积极的,不是鸡而是黄鼠狼。

(节选自《碎片化大潮里,做自己坚定的岩石》)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接不暇    B. 语焉不详    C. 尘埃落定    D. 便利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失能失智老人是老年人群中最弱势的群体,养老服务不仅要“锦上添花”,当务之急是把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中去非常必要。

B. 解读一部富于丰厚内涵的文学作品,批评者需具备深入文本内部的耐心与决心,更需具备全面的感受力、敏锐的鉴赏力、深刻的理解力与厚实的理论修养。

C. 近年来,实体书店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不少书店开始转向复合型的经营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将图书与画展、咖啡、休闲等经营组合起来。

D. 最近几年,腰椎病的发病人群已经逐渐年轻化了,不少年轻学生、白领、司机等群体都深受腰椎疼痛困扰,疼得“直不起腰来”。

4.请根据下列形象化的表述,给“公地悲剧”下一个定义。

公地悲剧说的是,一片无人监管的草原,水丰草茂,所有人都来放羊、放牛,但草和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行为完全没有遏制,他们养的羊和牛越来越多,直到超过草原的承载能力,但无人会最先退出,最后导致草原的草和水越来越少,草原开始退化,最终变为沙漠,而所有人都无法再养牛养羊。

5.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则100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语言生动,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足球是一项让人爱恨交加的运动,中国足球尤其让人五味杂陈。而最近,中国足球掀起了一场“烧钱风暴”,即使不关心足球的人,恐怕也得为钱的数额感到震惊。而这多达数十亿的投入,与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疯狂烧钱,又能否烧出中国足球的未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文艺界现在存在的浮躁和粗制滥(làn)造等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拥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板凳需坐十年冷”的坚守,志存高远、严格标准。

B. 将帅们要站在更高的视野,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不断创新和探索,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最终铸就卓(zhūo)越的领导素质。

C. 有一天,“老赖”王某突然火急火燎(liǎo)地赶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眉山市,跑到法院主动要求归还欠款。当他向法官申请还款时,焦急的语气中甚至带着几分哀求:“我现在就还钱,一分不少。能不能把我从黑名单中删除?”

D. 大学生魏则西因罹(lí)患滑膜肉瘤,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最后通过百度搜索到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去逝。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少年时期便表现出音乐天赋,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并组织演出。1961年,鲍勃·迪伦从大学辍学,开始致力于歌唱工作。半个世纪以来,他让音乐真正变成表达人生观和态度的一个工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文化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

因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师王津被网友赞为“故宫男神”。进故宫修复钟表四十年,他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成为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但他坦言,年轻的时候也没什么规划,进入故宫工作之后,他越做越喜欢,后来发现修复钟表就是他的梦想。

“生涯规划”是最近十分流行的概念,它是指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这两个人的“生涯规划”不同,你认为谁对你有更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