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安忆创作小说《天香》时,通过想象...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安忆创作小说《天香》时,通过想象完成对现实的超越,她渐入佳境,左右逢源,实现了对心灵的追踪。

②《见字如面》用读信的方式带观众穿梭于不同时空,无独有偶,《朗读者》亦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文字之美。

③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天空平地生出一团团铁青色的云,接着一雷二闪,电闪雷鸣,仿佛要把那座大山炸碎。

④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兰花高洁典雅,飘逸俊芳;菊花素雅坚贞,隽美多姿——可谓春兰秋菊,各得其味。

⑤近年湛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公路建设连三并四,水运、空运发展连镳并轸,为湛江实现五年崛起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①使用正确。“左右逢源”既可是贬义词,比喻为人处世圆滑;也可是褒义词,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②褒贬误用。“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可以跟他配成对的,是贬义词。 ③望文生义。“一雷二闪”形容躲避迅速。 ④使用正确。“春兰秋菊”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⑤使用正确。“连镳并轸”形容齐头并进。该词还可比喻彼此力量、才能不分高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指出秦从六国搜刮了堆积如山的珍宝,却“                   ”,丢弃满地,可见秦人一点也不珍惜。

(2)古人善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将愁写得很有重量,李煜《虞美人》中则用“          ”形象表现亡国之愁的悠长深远。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说,同学们衣着华丽,光彩耀人,而“                  ”,是因为他心中以求知为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自蓟北归

高适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①,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②。

【注】①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②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盂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歌“长剑归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哀”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仅有边地马鸣声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之哀。

B. 首联运用顶针的手法,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紧张迅急的行军气氛。

C. “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胡天”指塞北的天空,是边塞诗常用意象。

D. 颔联运用烘托渲染、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塞外空阔辽远、苍劲悲凉的独特风光。

E. 颈联借用汉代田广明等将军出击匈奴的典故,暗喻唐军死伤惨烈的情形,含蓄蕴藉。

2.本诗尾联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从信,辛思齐,亳州永城人。恭谨强力,心计精敏。太宗在晋邸,令典财用,王宮事无大小悉委焉。余官右知客押衙。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责之曰:“罔无九年之蓄月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三司使楚昭辅惧,诣太宗求宽

释。太宗既许,召从信问之,对曰:“从信尝游楚、泗,知粮运之患。良以舟人之食,日历郡县勘给,是以凝滞。若自发舟计日往复并支.可以责其程限。又楚、泗运米于舟,至京复辇入仓,宜宿备运卒,令即时出纳,如此,每运可减数十日。楚、泗至京千里,旧八十日一运,一岁三运。若去淹留之虚日,则岁可增一运焉。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不若暮舟之坚者漕粮,其损败者任载薪炭,则公私倶济。今市米腾贵,官价斗钱七十,贾者失利,无敢致于京师,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若听民自便,即四方奔凑,米多而价自贱矣。”太宗明日具奏,太祖可之,其事果集焉。太宗即位,迁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旨。会八作副使綦廷珪,因疾假满不落籍,愈日不朝参,即入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并坐夺奉一季,从信与阁门使商凤责授闲厩使、阁门祗候,余抵罪有差。太平兴国三年,改左卫将军,复为枢密都承旨。七年,坐秦王廷美事,以本官罢。明年,分使三部,以从信为度支使,赐第于浚仪宝积坊。九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尉。

(节选自《宋史•陈从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

B.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

C.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

D.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以谢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又称“表字”,按照礼制,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取字。

B. 太宗、太祖属庙号,庙号与谥号不同,专用于对先代帝王的褒扬。

C. 漕运,指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南各地水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公仓。

D. 罢,指免去、解除官职,同是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废、黜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从信善于理财,深得信任。宋太宗赵光义将朝廷中的财务费用交由陈从信主管,宫中大小事务全都委托给他办理。

B. 陈从信精明能干,为国解忧。他周密核算运粮船只往返时间,建议由每年三运增至四运,解决了京城仓储不足的问题。

C. 陈从信体察民情,忧民疾苦。京城米价日益上涨,百姓将要饿死之时,他建议放开米价让百姓自由买卖,问题得以解决。

D. 陈从信恭敬谨慎,颇受重用。他虽历经仕途挫折,但仍得起复,历任东上阁门使、枢密都承旨等,死后还被追封为太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以舟人之食,日历郡县勘给,是以凝滞。

(2)不若募舟之坚者漕粮,其损败者任载薪炭,则公私俱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附表: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

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学科的学科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学科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 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 “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 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 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 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

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 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 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家落

马卫巍

老于闯当前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写本《百家落村志》,这个想法他在三十年前就已酝酿好了。老于闯对自己的文笔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是百家落村公办小学的首任校长,当然,也是最后一任。在他将要退休的前一年,这所学校被迁到山下与另两个村子的学校合并了。

三年前老伴去世之后,老于闯最喜欢做的就是看山、看云。孩子们在外面城市里安了家,这个催那个催的让自己去城里享福。老于闯心想:百家落就不能享福?百家落的天蓝着呢,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呢!所以,他还是留在了村子里。

陪老于闯看山看云的还有李老拐。李老拐一本正经地说:“你说百家落这些人说没怎么就没了呢?百家落没人,还能叫百家落吗?老张头被他儿子接到城里住了,说是等死了之后会烧成一把灰,然后往大海里一撒……他永远也回不来了。老冯跟着儿子搬出百家落好几年了,不知现在死了没有?”老于闯有些伤感,眼前的云彩变得模糊朦胧起来,山风吹过,这些云朵便飘远了。他叹口气说:“这些人也是云彩啊。”

两个人默不作声了。老于闯在想《百家落村志》开头第一句话怎么写呢?文要开篇,这头一句是最难的。

老段也来了,有些兴奋地说:“那件事情我想好了,就那么办!”李老拐也凑过来说:“咱们哪天把事办了?”老于闯说:“后天吧。”

说来也怪,在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的前一天,老于闯的脑子里突然冒出来开写村志的灵感,说是灵感,其实是一种念头,说念头吧,又像是盼头。盼什么呢?老于闯自己也不清楚。百家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本来没什么可写的,但真要把村志写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短短的几句话,薄薄的一本书,白天思夜晚想,终于小心翼翼地开了头:百家落,明洪武年三月迁徙而至,时有姓氏四十五家,人口九十有余,故称百家落村。

老于闯的思绪打开了,那些遥远的记忆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在开笔之前,他到祖坟上烧了纸。那些打着卷儿的灰屑从坟头上直腾腾升起来。老于闯突然看见了他早已作古的祖父和父亲,他们的脸颊有些温润,像是在大山深处复活而至。老于闯觉得要是祖宗有灵肯定也会为有一本百家落村志而欣慰。一个村子传承四百年,历经了多少风雨坎坷?一个只有九十来人的小山村能这么多年延续下来,足可证明这是祖先早就选好风水宝地。老于闯在发黄的笔记本上洋洋洒洒挥毫文字,半天时间至少写了五六千字。

办事儿的日子来了。赵秀花、老庞头、李老拐、老于闯,几个人结伴到老段家去。村里只有老段家羊圈里还有一只山羊羔。老于闯说:“今年除夕,咱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杀只羊过个年,也算让整个百家落热闹热闹。”

这几个人都进了羊圈。老庞头攥着绳子,慢慢地靠近那小羊羔。说是小羊羔,其实长得肥壮结实,满身的毛就像盖上了一层雪。它的眼睛明澈清凉,好奇地看着老庞头。当老庞头把绳子搭在羊羔身上的时候,它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它轻轻一跃,跳起一轮弯弯的月光,轻而易举的挣脱了老庞头,并且一头把老庞头顶出去了。

赵秀花赶紧攥着刀子,会同老段和李老拐慢慢呈合围之势把羊羔包抄起来。他们猛的往前一扑,但身形尚未落地,羊羔又是一跃,它越过李老拐和老段的头顶稳稳地跳上墙头,然后身形一晃冲到了山路上。

“快追!”老于闯大喝一声,率先追了上去。紧接着,老段,李老拐、老庞头都跑出了院子。赵秀花一手拿刀也紧赶了过去。

这只羊羔简直把老于闯这帮人的肺给气炸了。“追!咱跟着它一直向山上跑。”于是,老于闯带领大家向山顶爬去。他们来到山顶时,羊羔正对着远山怔怔出神。路在脚下,而世界却在远方。羊羔它回头看了看,眼睛里漾起溪水般的一抹清澈,然后冲着太阳沉落的地方奋力一跃。

老于闯扑通坐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家伙静静地站在那沉默不言。山头飘来夕阳的火红之色,映照着每个人的脸颊。

老于闯说:“过了年大伙都散了吧……”他心里想,《百家落村志》是写不成了。大家都不言语。“再住在这里就没什么意思了。”老于闯站起来拍了拍老庞头、老段和李老拐的肩膀,又冲着赵秀花说:“走吧,咱下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布局精巧,先写几个老人家商量定下“百家落举村要办事儿”,后文才表明原来是要宰羊过年,这里制造悬念,使情节波澜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人物描写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灵活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百家落村有谋略、有使命感的“领头羊”老于闯的形象。

C.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富有乡土气息,如“百家落的天蓝着呢,水清着呢,空气新鲜着呢”写出了百家落的幽美宁静,这正是几个老人不愿离开百家落的原因。

D. 小说语言富有意蕴,耐人寻味,如文中老于闯感慨“这些人也是云彩啊”,这里的“云彩”暗喻那些离开百家落,不得落叶归根的老人们。

2.小说重点叙述了百家落几个村民追杀“羊羔”的情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羊羔”这个物象的作用。

3.小说最后一段写到“他心里想,《百家落村志》是写不成了”。老于闯是否应该放弃写村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