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最近几天,有关他见义勇...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最近几天,有关他见义勇为救起落水儿童的报道可谓连篇累牍,读者更关心的却是这一英雄壮举背后隐藏的故事。

B.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微交易成为近期最炙手可热的微信投资产品,而投资者只需要正确判断投资标的涨跌方向即可盈利。

C. 韩国政府内部的离心离德、部署“萨德”导弹导致的地缘关系紧张、好友干政引起的民众愤怒,使朴槿惠在短短几个月内陷入左支右绌的窘境。

D.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选项中“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用于贬义。“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各大门户网站在报道角度上费尽心思,另起炉灶,用各种轻松好玩的传播方式将“两会”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②再回首,穿越岁月的重重幕帐,透过吉光片羽一样的古代名人家书,我们能看到其背后悲欣交集的人生历程和向上向善的谆谆教诲。

③图书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出版物未遭到彻底打击,而出版社又有经营利润的压力,一般只能选择多出书,因而造成少儿图书质量下滑。

④有舆论认为,特朗普就任后的首次日美首脑会谈对安倍来说正如阪上走丸,因为特朗普此前不断就贸易和汇率问题对日本发表批评言论。

⑤对屡屡发生的坑蒙殴打游客事件,如不依法严肃处理,势必会迟滞旅游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所以丽江旅游业须防养痈成患

A. ①④    B. ②⑤    C. ①⑤    D. ②③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经典的探索,为什么在其当世不容易得到认可?甚至寂寞当世,后世扬名。这是因为每一个时期的阅读都有其时尚性,受个人阅读的局限,②受时代的局限,所以精神产品必须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③要经过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文化阶段、意识形态阶段,人们对一部作品、对一个作家的认识,克服了个人阅读以及时代阅读的局限,达到了集体的理性和集体的共识,经典的价值才会突显出来,确定其经典的地位。如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所说,我们和一种精神产品拉开一段距离, “它的永存的意义才可客观地被认识”。所以传世是经典的一个属性。

   ①         ②      ③      ④      ⑤        ⑤

A. 要        要     至少     /     逐渐地     只有

B. 不但      而且     /      所以    就会      只要

C. 一方面   另一方面  因此   一旦    尽量       /

D. 因为       /       由于    所以     才      假使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作者在描摹出一幅湖光山色图后,进一步扩展了意境,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_________”的超脱和“__________”的挥洒自如。

(5)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总括了莲的品格,写出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凛然不可侵犯。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孔子认为待人接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峡》中,郦道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三峡秋天山谷空旷,境界清幽寂寥。

(9)在“隐秘聚会”中,组织以聚会为幌子,希望在推杯换盏中增进感情、拉近关系,以求日后彼此照应。这正像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万历十一年,以进土第二授编修。累迁祭酒。故事,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久之,迁南京吏部右侍郎,署部事。二十七年,典京察,无偏私。尝兼署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外城陵垣,多所缮治,费皆取公帑奇羡,不以烦民。召为礼部右侍郎,四辞不允,越二年始受任。时已进左侍郎,遂代郭正域视部事。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馈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廷机意右楚王,而微为正域解。三十三年夏,雷震郊坛。率同列条上修省事宜,复言今日阙失,莫如矿税,宜罢撤。不报。廷机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给事中王元翰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三十五年夏,廷推阁臣,廷机果与焉。给事中曹于忭、宋一韩、御史陈宗契不可。帝雅重廷机,命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廷机三辞始视事。元翰及给事中胡忻攻之不已,帝为夺俸,以慰廷机。已而姜士昌、宋焘复以论廷机被黜,群情益愤。廷机求去不已,帝屡诏勉留,且遣鸿胪趣出,坚卧不起。至四十年九月,疏已百二十余上,乃陛辞出都待命。同官叶向高言廷机已行,不可再挽,乃加太子太保。赐道里费,乘传,以行人护归。居四年卒,谥文节。 

廷机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后,以语言难晓,垂二百年无人,廷机始与叶向高并命。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五》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B. 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C. 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D. 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见之惕然,/故其立教/一以严为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编修是古代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等的史官,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属翰林院,以一甲的第二、第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B. 祭酒是官职名,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主管国子监,是主持浇奠祭祀礼仪的官员。

C. 郊坛是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地方,因为总是设在京城的郊外,故以此为名。文中所谓“雷震郊坛”是说天上打雷时把郊坛给震坏了。

D. 乘传即乘坐驿车。“传”音“chuán”,指驿站的马车。文中乘传指李廷机回家时,皇帝特许他乘坐驿站的马车,这是皇帝对其所看重的臣子的一种优厚待遇。

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物,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B. “召”有征召、召唤、招致之意,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C.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阼就是封建帝王在重大日子登上阼阶主持祭祀。

D. 诏书是古代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遗诏是皇帝驾崩之后,为后人留下的遗书、遗言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廷机性格复杂。他特别廉洁,做事有主见,做事公正无私。同时他非常刻薄,偏执,刚愎自用。他为国尽忠,却没有大局意识。

B. 李廷机人缘较差。在他入阁前,多有朝廷大臣阻挠他入阁;在他入阁后,依然有人对他予以猛烈攻击,希望把他从辅臣位子上拉下来。

C. 李廷机较有见识。四川巡抚主张讨伐安尧臣,贵州守臣则反对。这种情况下,李廷机力主撤兵,并且结果平安无事,他因此受到人们称赞。

D. 李廷机深受皇帝器重。在他受到攻击时,皇帝始终信任他,为了让他入阁辅政,并平息其怒气,皇帝还把攻击他的人夺俸或罢官。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楚王华奎因正域发其馈遗书,诬讦正域不法数事。  

(2)给事中王元翰等虑廷机且入辅,数阴诋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