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人没有尊严如同水失去源头。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说...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人没有尊严如同水失去源头。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说:“人的尊严靠品德。”一个历经世态炎凉的企业家说:“人的尊严靠财富。”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说:“人的尊严靠学识。”一个不断探索的睿智哲人说:“人的尊严靠思想。”一个愈挫愈奋的运动员说:“人的尊严靠拼搏。”

看来,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请以“尊严”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当我们漫溯于历史文化的长河,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穿透历史的烟云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梦笔生花的才情,那铁骨铮铮的节操,那风流儒雅的气度,让你不禁热血沸腾,壮思逸飞。 汨罗江畔,诗人屈原孤独的行吟,那泣血的哀鸣使天地为之变色,鬼神为之动情。如果让我绘制一幅屈子行吟图,我一定会把背景的天空涂满沉郁的暗色,间或留出几缕血红的高亮,那是屈原高贵的灵魂在沉沉黑暗里绽放的异彩!“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浑浑噩噩、纸醉金迷的世俗里,清醒是一种痛苦,高洁是一种痛苦,而伟大的灵魂却在痛苦中闪耀着高贵的光芒,照亮了茫茫暗夜,使我们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意人生成为中国文人仕途失意后慰疗心理创伤的一剂良药,可那种东施效颦的拙劣的模仿又如何能真正领会南山的真意,那执著的功名利禄之心让人永远无法真正和自然造化击节而舞,舞出一段无怨无悔的诗意人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脱樊笼而去,拥抱清贫的生活,拥抱自然的青山绿水,挥挥手告别那污浊不堪的名利场,不带走一片云彩。人是高贵的自然之子,自然是博爱的母亲,在母亲的怀抱里我们才成为了真正的人、有尊严的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傲,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放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自尊,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的高贵与尊严被李白的才情演绎得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李白成了后代人高山仰止的偶像,他的狂放与桀骜在盛唐的天幕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千古的绝唱!李白的气度像黄河壶口裂岸穿云的惊涛撼动天地,我们民族的血脉里有了一股强劲的充满着阳刚的男儿热血,使我们不甘沉沦,不甘龌龊,使我们活得有尊严,活得顶天立地、堂堂正正! 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在于执著的信念和独立的思想。在新党与旧党的钩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苏东坡命运的小舟在惊涛骇浪中漂泊,唯有信念坚如磐石,那就是为天下苍生说话!在位一天,造福一方,苏堤的垂柳依依,西湖的湖水清碧……执著的政治信念使他处处碰壁,然而,在颠沛流离的人生路途中,他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观天上云卷云舒,用如椽巨笔写下了传诵千古的诗词歌赋,成为人类思想文化宝库里永放异彩的绮丽瑰宝。 与先哲对话能使我们在光怪陆离的世俗人生中不会迷失行进的方向,使我们能拥有人的高贵与尊严,做一个无愧于天地、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话题作文。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 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 4.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5.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着;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这是尊严与“面子”的根本区别。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点睛:写材料作文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说明文阅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 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证明,年幼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对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支持。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1.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

A. 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B. 转基因作物只能间接给人类带来益处,并且有的还影响人体健康。

C. “BT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D. 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

A. 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的。

B. 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种担心与不信任。

C. “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心与不安。

D. 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太差。

3.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

A. 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B. 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 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D. 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查看答案

小说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魔 盒

(英)大卫•洛契佛特

(1)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2)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3)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4)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5)“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6)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7)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8)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9)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10)“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11)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12)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①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13)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14)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15)“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②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16)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17)“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18)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19)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20)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③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

1.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故事发生在伦敦的一个黄昏,那时初次离开家乡的作者遭遇了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

B. 贝格斯太太从来没有打开过她珍藏的盒子,却断定里面什么也没有,可见她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老人。

C. 小说首尾的景物描写在结构上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然而两处景物描写表现的情感却不尽相同。

D. 小说题目为“魔盒”,虽然文中没有一处提到“魔盒”两字,却是隐含“魔盒”的影子,成为小说的重要线索。

E. 这篇小说写的抒情动人,它不是靠曲折跌宕的情节引人入胜,而是以温暖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感染读者。

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

5.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____________ ,兵刃既接, ____________。   (孟轲《寡人之于国也》)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

春江晚景(唐·张九龄 )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对第一首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 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 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D. 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2.请结合第二首诗歌内容分析,昭君怨恨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B.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

C.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D. 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是(  )

A. 且夫天下非小弱    B. 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C. 焉,或否焉    D. 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B. 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C. 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 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