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托尔斯泰的背影
韩静霆
到俄罗斯旅行,第一重要的是去拜访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庄园。也许,可以偷窥一下老托尔斯泰笔下那些惊心动魄、光怪陆离、浪漫沧桑的贵族生活,或者,能够追随一会儿老作家高大的背景,重新参悟《战争与和平》的妙谛。
我们走向列夫·托尔斯泰图拉庄园这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遍地阳光。走进庄园,却十分意外,看到的是一片荒郊野林。庄园空荡荡的,连个鸟儿也没有。地上模模糊糊的马车的辙印,绝不可能是载来贵族军官活伦斯基的,只能算作这里曾经有过车马的一点记忆罢了。我兀自在庄园走了一阵子,看见老远的地方,马在悠闲地啃着地上的青草。托尔斯泰称他这个庄园阳光明媚的是那片草地,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只剩下马来啃了。
眼前的列夫·托尔斯基庄园的景致,让我那渴望奇迹的心平和下来了,步履也缓了,我走过了林中的展览馆。这座看上去很普通的庄园农舍,是老作家如囚徒般生活的地方?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时住的房子只有十平方米。很小很小的屋子,很小的一张书桌,十平方米呀,就铺开了人世间惨烈的战争和生死相依的和平,简直不可思议。据说他进入《安娜·卡列尼娜》的写作的时候,从这间十平方米的房子搬到了另一间十平方米的房子,一共搬了三次。没人知道老托尔斯泰怎么像中了梦魔一样,写着写着,抱着稿纸、墨水和笔,挪了地方。挪了,又不安生,又换房间。空间作家患了什么症候,一次次调换写作的地方,是因为安娜和活伦斯基回肠荡气的爱情和最后安娜卧轨自杀的惊心动魄的遭遇,搅扰得老托尔斯泰坐卧不宁,欲写不忍,欲罢不能,只好从这间屋子搬到那间屋子,捧着心,寻找片刻的安宁。我知道,那时候老作家笔下美丽女主角安娜的行踪,已经不是作家随意安排的了,她顺应着外宇宙和内宇宙的法则,不可违拗地离开了家,走向铁路,躺在铁轨上,发出最后一声叹息……在参观列夫·托尔斯泰遗物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牛皮靴子,这双靴子竟是托尔斯泰晚年的牛皮啊!剪开牛皮需要怎样的手劲儿?拿起锥子,皮绳,连缀起一块块牛皮,需要怎样的工夫和耐性?他竟然放下未完成的长篇巨制,一锥锥,一线线把这个靴子缝制成功了。我不知道他这个靴子预兆着什么,是不是预兆着他虽然在这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不断地写作,但他的心灵却属于远方?1910年10月28日凌晨三点,托尔斯泰穿着自己的牛皮靴子,叫醒了他的医生马科维茨基一起走出了他的庄园。11月20日,他在旅途中受了凉,感染了肺炎,在一个叫作阿斯塔波沃的小车站与世长辞了,不知道他是在等车,还是等谁?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灵魂,随着那远去的呼啸的火车,走远了。
这次拜访图拉庄园,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憾。像列夫·托尔斯泰这样的人,这样伟大的作家,他的墓地在林中一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十平方米的墓地,不但没有雕塑石刻,连块简简单单的墓碑都没有。整个墓地长不过一米,高不过半米,用黑褐色的泥土堆起来,长满了青草。当然,从全世界,专门来看这块墓地的,来看托尔斯泰长眠的地方的人,络绎不绝。
在这块墓地前面站着,心里有点酸酸的,你根本不可能听到他的呼吸,感觉到他的声音,什么也感觉不到,就感觉到青草的味道和黑土的味道,青草每年都会重新长起来,秋天都会凋零,到春天又长起来。
一连几天,我都茫然若失。是呀,我宁愿相信,老托尔斯泰穿上他自己缝制的皮靴,走远了,从一个他喜欢描写的小火车站,到另一个小火车站……
(选自《天津文学》,有删改)
【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老托尔斯泰笔下描述了许多惊心动魄、光怪陆离、浪漫沧桑的贵族生活,但他自己的晚年生活状况却很不如意。
B. 文章第二段,描述托尔斯泰图拉庄园阳光明媚的秋天景致和园地荒寂空荡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C. 文章多次使用了问号,如“需要怎样的工夫和耐性?”等,表达了作者对存有疑问的地方的谨慎态度。
D. 文章语言生动,描述细腻,结构严谨,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2.文章第三段,作者叙述托尔斯泰晚年自己缝制牛皮的一段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说“一连几天,我都茫然若失”,作者为什么会“茫然若失”?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脱贫路上咱可不能掉队”
——李银行脱贫记
龚金星
腊八祭灶,新年来到。河南省项城市付集镇双庙村人声鼎沸。村民李银行承包的鱼塘边,20多个壮劳力甩掉棉衣,穿上胶皮裤,开始围网捕鱼。
上午9时,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炸响,一串串网纲在鱼塘里跳跃,村民们齐心协力,赶鱼拉网,一条条鲢鱼、鲫鱼、鲤鱼集入网底,翻滚着、跳跃着。
此时,李银行双手摁住一条大鱼,足有五六斤重,举过头顶,大声喊着:“俺靠养鱼也能脱贫了,脱贫路上咱可不能掉队!”
李银行48岁,爹娘给他取名“银行”,希望他一辈子不受穷,但他却多灾多难。15岁时,父母因病一年内相继去世,留给李银行的只有两间破屋和两万多元的外债。18岁那年,李银行到陕西一个砖窑厂打工,不但没有挣上钱,还落下了肝病。因为穷,快30 岁了才娶上媳妇。两个儿子出生后,他更是穷得揭不开锅,年年靠吃低保过日子。村里老少爷们也没少帮他,但还是过不去这个“穷坎”。
双庙村因村里有两座古庙而得名,以前村民们没少去庙上烧香磕头,不但没富起来,反倒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为啥我们还要吃低保?为啥我们还很贫穷?为啥我们脱不了贫?”村支部书记李民中说,“三问”在双庙村“砸”出了一个坑,大家伙不断地反思、讨论。
村民们不看书,不读报,没有致富路子,整天瞎胡闹,经常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要让群众从根本上脱贫,就要先从思想上先脱贫,同时实施产业扶贫,这样才能挖掉穷根,摘掉穷帽。”项城市委书记刘昌宇说。
找到了“穷根”,就要摘掉“穷帽”。支部“一班人”经常组织大伙读书看报,参加培训,外出考察,让贫困户先从思想上脱贫。随后,李民中发动全村“能人”,捐款集资200多万元,修通了村里3.5公里水泥路,装上了路灯,接通了自来水,村子里顿时有了“精气神”。
2014年,李民中主动对接项城市松鑫服饰有限公司,在村里创办了两个厂房式“扶贫车间”,让一些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看着一个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李银行心里犯起了嘀咕,他找到李民中要求承包村里的坑塘养鱼。
“人要争气,得靠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个样子,别人才看得起你。”李银行喷着唾沫星子说,“俺家媳妇在村服装厂上班,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咱一个大老爷们咋能光闲着等救济?”
承包鱼塘的第一年,李银行顺风顺水,当年就见到了脱贫的希望。第二年,由于干旱和技术不过关,鱼苗全死了,赔了个精光。失败反而激发了李银行的干劲,去年春天,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贷了5万元小额贷款,对鱼塘进行了整修,好好学习养鱼技术,看着鱼儿一天天长大,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鱼塘里,草绿鱼肥。乡亲们喊着号子,一网捞起两千多斤,大伙为李银行两年的辛苦叫好。
一网撒开致富路。看着盛满大盆小盂的红鲤鱼跳跃着幸福的“音符”,李银行激动地说:“我这个‘银行’,穷了半辈子,今年俺中了,全家收入三四万元,好日子真来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选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关写双庙村杜志民李银行承包的鱼塘喜获丰收,采用了倒叙手法,使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B. 李银行虽然取名“银行”,但却多灾多难,15岁时父母双双离世,留给他的只有两间破屋,和两万多元债务。
C. 双庙村的杜志民们惯于烧香磕头,游手好闲,但神仙佛祖们并没有保佑他们村富起来,双手庙村反倒成了贫困村。
D. 李银行在致富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承包鱼塘的第一年就看到了希望,第二年却赔了个精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腊月初八上午9点,李银行承包的鱼塘在一阵鞭炮声中开始赶鱼拉网,村民们齐心协力,前来帮忙。
B. 乡亲们喊着号子帮李银行拉网收鱼,一网就能捞起两千多斤红鲤鱼,李银行两年的辛苦换来了丰硕成果。
C. 李银行承包的鱼塘中,较大的一条鱼有五六斤重,李银行双手按住大鱼举过头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D. 李银行18岁外出打工不但没有挣到钱还落下了肝病,快30岁才娶上媳妇,有了孩子后,家境更加困顿。
E. 双庙村人不看书不读报,没有致富路子,天天胡闹,甚至为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村支书对此很伤心。
3.这篇新闻报道,对于脱贫致富来说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语,人们多关注文句中的“道”“器”两概念,对于道器的分界线“形”则未免有所疏忽。那么这个“形”应该指什么呢?
徐复观先生在《心的文化》一文中有此观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天道,形在战国中期指的是人的身体,即指人而言。器是指为人所用的物。”依徐先生之言,“形”指的是人的身体、形体。此论大抵是准确的。笔者姑且再提供两则战国时期关于“形”为身体的论证:《孟子·尽心上》有“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之论,其中“形色”“形”,皆为“身体”义、“人”义;《庄子·大宗师》中“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之“形”,亦指身体,引申为“人”。此用法在先秦文献中颇多,不赘言。其实,若结合《易传》所述,问题似更明朗。《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此表明《周易》为贯通“三才”的天人之学。若以“三才”天、地、人与“道、器、形”相对照,那么,“形”则对应于“人”。如此看来,“形”或曰“人”乃是划分道与器的中界线,高于人者为道,人之下者为器。
古哲又云,“道器不二”。这是说道通过器显现出来:无器,道无从显;无道,则器无成。此为儒家共识,譬如,宋儒陆九渊言“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胡宏在《知言》中言“道不能无物而自道,物不能无道而自物”;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言“非器则道无所寓”,皆如是。质言之,道为体,器为用。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莫若程颐所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倘若如此,问题又来了:既然道器不二,那么,作为道器的中介“形”(或“人”)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
绝非如此,对于“道器不二”,我们当从两层意义上解读。其一,从宽泛意义上,“形”或曰“人”亦是一器(人可视为存储“灵魂”的容器,朱熹的弟子陈淳亦言“心只似个容器一般,里面贮底物便是性”),这是说作为器的人亦不离“道”;其二,更重要的在于,器中之“道”的最终揭示则靠“人”(形)。只有“人(形)”方可将器中之道“带”到光亮处,让“道”真正活动起来;不但儒家持此主张,道家亦有此见,《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谓“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即如此。其中,“玄”乃无形之大道;“化”乃成形之器,中介之人则为弘道之关键;否则,大道隐匿器中,难以显现。基于此,儒家方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论,这无疑彰显了“人”(形)的作用。作为肉体的人,终不过是一器耳,焉能弘道?人能弘道、践形的核心,在于人有“仁”之基质,而“仁”之基质最终源于“心”。既然心能“达”道、“通”器,能容万物,如何在“心”上下功夫就成了关键。以儒者立场,须在我心、立心和正心上用功。
(节选自郭继民《形而中者谓之“心”》,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复观先生认为,《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里的“形”,在战国中期指的是人的身体、形体。
B. 作者引用陆九渊、胡宏、顾炎武、程颐几位古代儒家学者的言论或著作中的观点,证明“道器不二”的观点是儒家共识。
C. 人可视为存储“灵魂”的容器,但是肉体的人终究是器,人有“仁”而后才有“心”的基质,“仁”的基质是人能弘道、践形的关键。
D. “道器不二”可以从两层意义上理【解析】
作为器的人离不开“道”;更重要的是“器”中之“道”的最终提示则靠“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们对《周易》中“道”和“器”这两个概念关注较多,但对“形”——道器的分界线却往往忽视。
B. 根据徐复观先生的分析,《周易·系辞》中所说的“道”指的是天道,而“器”则是指被人所用的物。
C. 在儒家看来,“道”和“器”是相互依存的,“道”通过“器”来显现;没有“器”,“道”不会形成。
D. 《黄帝内经》中所阐发的“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的观点,与儒家在这方面的主张相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重视在“心”上下功夫,认为只要在践心、立心和正心上用功,心就能“达”道、“通”、“器”,就能容万物。
B. 文章列举了多家学说,印证了把“形而上”中的“形”理解为“人”的观点,作者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C. 把“阴阳”“柔刚”“仁义”分别作为立天、立地、立——人之“道”,这表明《周易》是贯通“三才”的天人之学。
D. 儒家学说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观点,无疑彰显了“人(形)”的作用,而人可以看作存储“灵魂”的容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商业对民族品牌特有的称谓,它们从形成到发展大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因此被人们称为“活文物”。但随着网购的迅速普及和扩展,中华老字号受到巨大冲击,它们大多前景黯淡,有的甚至倒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清心亭记
元·吴旭
①清心亭者,广陵蒋公安道所筑也。公自至正六年春出宰来安(1),越明年人和岁丰,废坠悉举。县治之前,旧有官地一亩,为豪家侵据,人无敢理之者,公因询耆老以复之。于是薙榛莽,浚砂砾。深仞有奇,泉脉随应,环甃以石(2),波光云影,上下相映。植槐柳于四旁,种莲芡茭菱于其中。即池之隙地,筑亭三间,朴而不雕,高明严巩。
②公退之暇,焚香静坐,徘徊徙倚,消遣世虑。或载酒肴,集僚友于其上。树荫蓊郁,禽声左右,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宴酣之乐,人见其有欧阳公遗风,号公为小醉翁焉。亭成而未名,邑民请以小醉翁扁之。
③公曰:“不然,此非吾志也。居仁不才,奉天子命出宰是邑,民之休戚系焉。夙夜祇惧(3),虑弗治为怀。矧来安素称难治,每听政之际,牒讼倥偬(4),工役劻勷(5),簿书期会之冗,赋役出纳之繁,剸之理之(6),百事丛脞(7),骚吾心,拂吾耳,幸不为物所忤而败事。则退席于斯亭之上,屏其视听以怡吾神,以静吾虑,逍遥徜徉,洞达古今。学校思欲兴之,田野思欲辟之,善良思欲安之,强暴思欲去之。户版何道以增之,词讼何道以简之。鼠窃狗偷,四境弗靖,欲防御以弭之。重科厚敛,贫富不齐,欲设法以均之。此皆所以致吾之思也。凡事物之来,意有未诚,则不能与民相感,故憩于斯亭之上,思有以清吾心焉。夫醉翁亭者,欧阳公寓一时游观之乐,非政治之所先。斯亭匾以清心,不亦可乎?
④众皆曰:然。求旭文以记之。旭因曰:“子尝闻清心之说乎?夫心者,神明之舍,五官之主也。彼流其情,而乱于气。与夫端若槁木,块若死灰,皆不知清心之要者也。吕氏曰:当官者,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公兼得之矣。盖公之心,湛于止水,岂待登斯亭而后清哉?特以自警耳。”尝读包孝肃公“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之句(8),未尝不叹慕其政事文章之美,今幸获身亲见之,因为之记,且颂是诗以质焉。
注:(1)来安:县名,在今安徽省。(2)甃:以砖瓦砌的井壁。(3)祇:很大。(4)倥偬:事情纷繁迫促。(5)劻勷:急迫不安的样子。(6)剸:割断,截断。(7)丛脞:琐碎、烦杂。(8)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孝肃。
(选自《来安县志卷十三》)
1.文章第①自然段主要记叙并描写了清心亭的 和 。
2.简析第②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从句式的角度对第③段划线句进行赏析。
4.对于文末作者提及包孝肃公的用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包公的话赞扬蒋公内心清净与说法奉公。
B. 表达了对包公政事文章之美的赞叹和倾慕。
C. 将蒋公与包括作类比,赞扬蒋公政绩卓著。
D. 通过包公诗句引出下文对写作缘由的交代。
5.综观全文,概述蒋公把亭子命名为清心亭的原因。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①王蕴,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长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蕴无所是非。时简文帝为会稽王,辅政,蕴辄连状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补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主簿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饥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百姓歌之。
②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朝廷敦劝,终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复固让。谢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贵权于事不事耳。可暂临此任,以纾国姻之重。”于是乃受命,镇于京口。
③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会稽,略少醒日,然犹以和简为百姓所悦。时王悦来拜墓,蕴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余日方还。蕴问其故,恭曰:“与阿太语,蝉连不得归。”蕴曰:“恐阿太非尔之友。”阿太,悦小字也。后竟乖初好,时以为知人。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蕴辄连状白之 (2)固辞不受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不抑寒素
A. 清苦简朴 B. 朴素简陋C.家世贫寒之人D.节俭朴素之人
(2)后竟乖初好
A.顺从 B.断绝
C. 违背 D. 分离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蕴子恭往省之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B. 以后父,迁光禄大夫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C. 于是乃受命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D. 故不得者无怨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朝廷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阙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
5.结合第①段,简析作者是如何刻画王蕴仁义爱民的品性的?
6.文章第②段,王蕴两次拒绝朝廷的拜官居赐爵是因为 ,在谢安的劝导下最终接受任命是考虑到 。(用自己的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