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选择。
(1)《兰亭集序》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春景,下列不属于写春景的诗句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呈张水部十八员外》)
B.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C.燕子不来花又落,一庭风雨自黄昏。([元]赵孟頫《绝句》)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2)下面的横线上应填入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夏朝算起,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史有四千多年。但是对文化古籍的全面整理,只能从孔子算起。在孔子所构建的儒家文化里,重思想义理的阐发,轻名物技艺的研究。对 名物技艺的研究,对具体专业技术的研究,甚至采取一种鄙视的态度。我常作如是想,宋代 以后,中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而导致全面的社会迟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A.可能就是我们的祖先太重空疏义理的阐发而偏废实学。
B.也许就是我们的祖先太重实学而偏废精微义理的阐发。
C.难道不是我们的祖先太重义理的阐发而偏废技术实学?
D.难道不是我们的祖先太重实学而偏废精微义理的阐发?
按要求填空。
(1)子曰:君子固穷,_____。(《论语•卫灵公》)
(2)“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出自白居易《涧底松》;而早在汉代,左思
《咏史》就以“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他对金、张豪门是这样评价的: “___________。”
(3)钱锺书在《宋诗选注》里说:“他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鹤唳,喝几杯酒,写几行 草书,都会惹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 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钱锺书说的宋代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有人说,中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吵。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问题如:偏离论点、情绪激动、攻击对方人品、滥用比喻、使用嘲笑和反问句等等。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五)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象耕鸟耘辨
【唐】陆龟蒙
①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感召□如是。余曰:斯异术 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曰浚哲文明①,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 然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辨之。
②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坺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 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 耘。
③试禹之绩,大成而后荐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③恐害于政,其为 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 ,河滨之陶④,无一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 德耶!
④孟子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⑤以就其怪,怪非圣人之意也,吾病其书之异 端,殴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从,吾亦不能变其说。
【注】①浚哲文明:深沉有智,文理光明。语出《尚书·舜典》。②坺:耕地时第一锹翻起的 土块。③四凶:传说中不服舜控制的四个恶人。④这句指舜曾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⑤ 张:夸大。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焉B.也C.其D.之
2.概述第②段中作者对“象耕鸟耘”的看法。
3.对第③段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舜选拔人才和惩治四凶受到了“象”“鸟”的启发,称颂了舜的德行。
B. 如果动物受到感召帮舜耕耘,捕鱼制陶时为何不帮舜?进一步否定“感召说”。
C. 圣人德行的显现难道还有时段的区分吗,作者的反问使得“感召说”不攻自破。
D. 第②段已指出“象耕鸟耘”含义,本段全从反面立论,相形之下,说服力较弱。
4.本文从事实与道理两方面否定了“圣德感召”的说法,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5.根据本文内容,并结合下面的材料,评价本文的思想意义。
【象耕鸟耘】“象田”“鸟田”乃动物践踏、觅食之后为人所直接用于种植的农田,…… 犁耕的出现源自象田、鸟田等。
(郭书春李家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辞典卷),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7页)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高赋传
①高赋字正臣,中山人。以父任为右班殿直。复举进士,改奉礼郎。四迁太常博士。历 知真定县,通判剑、邢、石州、成德军。知衢州,俗尚巫鬼,民毛氏、柴氏二十余家世蓄蛊 毒,值闰岁,害人尤多,与人忿争辄毒之。赋悉擒治伏辜,蛊患遂绝。
②徙唐州,州田经百年旷不耕,前守赵尚宽菑①垦不遗力,而榛莽者尚多。赋继其后, 益募两河流民,计口给田使耕,作陂堰四十四。再满再留,比其去,田增辟三万一千三百余 顷,户增万一千三百八十,岁益税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玺书褒谕,宣布治状以劝天下,两 州为生立祠。擢提点河东刑狱,又加直龙图阁、知沧州。程昉欲于境内开西流河,绕州城而 北注三塘泊。赋曰:“沧城近河,岁增堤防,犹惧奔溢,矧②妄有开凿乎?”昉执不从,后 功竟不成。
③历蔡、潞二州,入同判太常寺,进集贤院学士。在朝多所建明③,尝言:“二府大臣 或僦④舍委巷,散处京城,公私非便。宜仿前代丞相府,于端门前列置大第,俾居之。”又 言:“仁宗朝为兖国公主治第。用钱数十万缗。今有五大长公主,若悉如前比,其费无艺⑤。愿讲求中制,裁为定式。”请诸道提点刑狱司置检法官,庶专平谳,使民不冤。乞于禁中建阁,绘功臣像,如汉云台、唐凌烟之制。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
(选自《宋史》卷四二六《循吏传》)
【注】①菑:开垦。②矧:何况。③建明:对国事有所建议。④僦:租赁。⑤艺:限度,准 则。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俗尚巫鬼 (2)宣布治状以劝天下
(3)俾居之 (4)若悉如前比
2.对第②段高赋被百姓“生立祠”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守赵尚宽开垦荒田不力,高赋继任后大力垦荒,百姓的田地增加,生活改善。
B. 高赋在前任不遗余力垦荒基础上,按口授田,兴修水利,“田”“户”“税”大增。
C. 高赋治理唐州的政绩得到皇上的褒奖,百姓因此为高赋建立了生祠,表示敬意。
D. 高赋阻止程昉在境内开通西流河的错误行径,避免了水灾,赢得当地民众爱戴。
3.第③段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
B. 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
C. 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
D. 言多施行以通议大夫/致仕退/居襄阳/卒年八十四。
4.将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昉执不从,后功竟不成。
(2)乞于禁中建阁,绘功臣像,如汉云台、唐凌烟之制。
5.“循吏”指“尽职尽责”“奉法循理”的官吏,请分析高赋被列入《宋史·循吏传》的 原因。
(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下列小 题。
酹辛稼轩墓,在分水岭下① [元]张野②
岭头一片青山,可能埋得凌云气?遐方异域,当年滴尽,英雄清泪。星斗撑肠,云烟盈 纸,纵横游戏。漫③人间留得,阳春白雪,千载下,无人继。
不见戟门华第,见萧萧竹枯松悴。问谁料理,带湖烟景,瓢泉风味?万里中原,不堪回 首,人生如寄。且临风高唱,逍遥旧曲,为先生酹。
[注] ①分水岭:在江西铅山县境内,辛弃疾墓地所在地。下阕“带湖”“瓢泉”都在铅 山,“戟门华第”指辛弃疾旧居。②张野:由宋代入元代的词人,官至翰林修撰。③漫: 空,徒然。
1.这首词的词牌是
A. 水龙吟 B. 水调歌头 C. 雨霖铃 D. 苏幕遮
2.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遐方异域”三句写辛弃疾领兵北伐、收复中原的大志受阻,含恨而死。
B. “星斗撑肠,云烟盈纸”赞扬辛弃疾文学才华及其作品浓厚的浪漫色彩。
C. 上阕“游戏”“漫”显示了作者的观点:辛弃疾的词作是游戏,是徒然。
D. 下阕首句描写辛弃疾身后萧条,暗示了作者对后人忘却民族英雄的不满。
3.这首凭吊辛弃疾的词作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