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人之智足以识圣人。污,下也。言三人虽小污不平,亦不至于其所好,阿私所爱而空誉之。”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而老苏先生乃作一句读,故作《三子知圣人污论》,谓:“三子之智,不足以及圣人高深幽绝之境,徒得其下焉耳。”此说窃谓不然,夫谓“夫子贤于尧、舜,自生民以来未有”,可谓大矣,犹以为污下何哉?程伊川云:“有若等自能知夫子之道,假使污下,必不为阿好而言。”其说正与赵氏合。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1.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四处)

2.《容斋随笔》作者是___________(姓名)。 “程伊川”指___________(姓名),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

3.对孟子的话,赵岐和苏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作者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理解不同?

 

1.详其文意/足以识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盖以下字训污也/其义明甚 2.洪迈程颐 3.赵岐认为宰我等三人虽浅陋,但也不至于投圣人所好,阿谀奉承;苏洵认为这三个人的智慧只能了解孔子浅陋的地方。句读停顿不同,导致两人理解不同。 【解析】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年代:南宋 1.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试题分析:注意结合二者的注解进行分析,根据文意分析出导致二者不同的理解的原因是“句读停顿不同”。 3.试题分析:注意“盖”“也”的标志作用,和“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结构的对应。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盖”“也”的标志作用,和“圣人是一句”“污下也自是一节”结构的对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下去却很远。有些路看起来很远,走下去却很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谈书法

朱良志

卫恒《四体书势》讲:“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以自然鸟兽外在紧张的动态形式特征来描绘书法。其语义的是强调说明内在的“势”与内在的节奏。

书法中对于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都不能偏重一面,比如为了“燥”的效果而简单的使用渴笔或特殊的墨。书法的用笔及形态表现要燥中有润、润中有燥是非常清楚的,看起来干炼秋风的线条、用笔,却又有润泽如春的感觉,方能入妙。概括地从表象、形式的层面谈及燥与润、迟与速、疾与涩的对立统一关系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书法只从这些表象和形式入手,从我们古代书论来讲,必然不是一个最好的路径。因为我们中国艺术的本质,包括书法,不是一种形式上的追求,它的节奏感也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节奏感,而是内在心灵的蕴藉,是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中间,一种生命的反应。这种生命的反应跟人的情绪、情感、潜在的理性知识以及对某一问题独特的领会角度有关,其直觉和理性都在起作用,是一种整体的呈现。这样的东西不是在形式的节奏上把握就能达到的,而需要艺术家具有良好的修养、特别的情愫、内在的资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独特的感觉世界,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像迟与速、燥与润、疾与涩的问题,是人的内在情性的培植与外在的艺术形式如何契合的问题。

在书法与绘画中,我们讲“意在笔先”,有人讲书法是一种纯形式艺术,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力克讲音乐是一种纯形式的艺术,音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音乐节奏本身也不是感情。但节奏背后必然要受感情、知识、理性的左右。所以,“翰逸神飞”必要“神融笔畅”,神融是关键,孙过庭讲“取会风骚之意、本乎天地之心”,不是玄虚的东西,它要求必须有非常大的气度,像弘一法师早年与晚年的书法有很大的不同,绝非简单的形式感的变化问题,而是另外的哲学、思想、情感对他的影响,造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变化。虽然书法被有些学人称为“形式之艺术”,但书法不能导向“技”的方面。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中国艺术最典型的表征形式,正因为它是“写意的”中国艺术的最典型的表达,它代表中国艺术的特点,不在于它的线条,而在于它重视情性。

书法不是形式之艺术,而是“表现”之艺术。从这方面来讲,例如黄庭坚的书法就有极高的价值。黄庭坚若没在“苏氏集团”中的悠游,没有他对道禅哲学的领会,他书法风格的独特面貌也不会出现。

书法当观“韵”, 韵不是形式感的问题,还是内在情性的东西。所以“意在笔先”、“书在写意”还是中国艺术的本质,中国书法体现中国艺术的特征也是在这里。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2.第三段中作者写弘一法师有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章,阐述画线句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担个日头回家

帕蒂古丽

我和弟弟抬着一塑料桶柴油,追着日头往西边赶。日头矮矮的,从弟弟的棉帽上,滚到他窄溜溜的肩上。

赶累了,弟弟蹲下来,把担子的一头撂在雪地上。日头从弟弟斜下去的担子那头,滚到了雪丘背后,像一个茸茸的毛线球,被几棵野柳拦住,在野柳枝挂了一下,就一骨碌扎进了雪窝子里,拦也拦不住。

家里的油灯,已经有几个月不亮了,就等着柴油点灯。

桶底最后一点柴油,被爹爹滴进了马灯里,只在夜里去羊圈看分娩的母羊时,才点一小会儿,然后又很快地被爹爹吹灭。他说,夜里没有了煤油灯,就等于没有了眼睛。

我们在太阳收回洒在雪窝子里的最后一点碎光前,抢着走完了一半的路程。弟弟回头朝我看了一眼,撂下担子的那头说:"姐,我的腿累累的,没有力气。"他乞求地把眼光投向不远处一丛灰白色的树窝子,那里是魏家庄。

爹爹带着我和弟弟住过魏家庄魏皮匠家。我给弟弟打气:"我们晚上就住到魏皮匠,再加把劲!"弟弟使劲点点头,然后蹲下身去,抬起了柴油桶。

迎接我们的是魏皮匠家的狗,它叫了几声,过来嗅嗅我和弟弟,围着柴油桶转了一圈,甩甩尾巴走开了。

魏皮匠最小的儿子一掀棉门帘走出来,从屋内带出一股热热的雾气,我闻得出那时揪面的葱蒜味道。魏皮匠家装了电灯,照得屋里明晃晃的,像是白天。

吃饱了肚子,弟弟央求魏老九:"夜里我们到院子里捉迷藏。"

魏老九笑笑,摸摸弟弟的头:"捉迷藏鞋子会湿掉,明天一早就赶不成路了。"

魏老九打开了一个电匣子,里面黑白的小人都是活动的,会唱会跳。我们对着那些个活动的小人傻坐了半个晚上。

夜里弟弟爬进了被窝还在嘟哝:"黑匣子那么好看,难怪九哥不跟我们捉迷藏。"

我拍拍弟弟的脑袋:"睡一觉,日头就出来了"。

早上睁开眼睛,日头明晃晃地趴在窗户上,探着头在催我们上路。

魏老九已经从锅里捡出热腾腾的玉米面馒头端到桌上。我和弟弟抹了把脸,一人捧了一个热馒头,就去找昨晚放在门背后抬柴油的木担子。魏老九冲我们笑笑,自个儿提起柴油桶子,一掀门帘,大步跨到了院子里。

我提了担子,拉着弟弟,一路追着魏老九在雪地里踩出的大脚窝跑。等我和弟弟把馒头丢进了肚子,魏老九的身影在很远的地方晃动着,只有一个小麻雀那么大。

我们在一片坟地里追上了魏老九。他立在坟地中间的雪路上等我们,见我们呼着热腾腾的白哈气跑上来,就弓下身子冲我们笑。

"过了那片坟地就是运河,从结冰的运河上走过去,大梁坡村就不远了"。顺着魏老九手指的地方看过去,能看村口的那棵老榆树。

魏老九停在原地不走了,他看着我们抬着油桶走出坟地老远,还立在坟地中间朝这边招手。直到我们下了运河堤坝,从冰面上一边走一边滑到了对岸,魏老九的影子才往回去的方向慢慢移动。

弟弟说:"九哥有小匣子,就不捉迷藏了,鞋子也不会湿掉了。姐姐,我喜欢鞋子湿掉,夜里爹爹帮着我们烤。"其实我心里头也这么想,弟弟走在前面,看不见我点头。

"姐姐,昨个天黑我们经过了那个坟地了吗?"

"黑地有黑地的好处,黑地里,坟头也只是些矮矮的雪丘,没啥了不起。"我哄弟弟。

弟弟说:"我们朝着村庄走,日头也跟着我们回大梁坡,姐姐,日头肯定欢喜呆在大梁坡,不欢喜呆在魏家庄。"

"嗯。昨天我们快走到魏家庄,日头就藏进雪地里了。魏家庄有电灯,我们村没有,我们村有日头就行。"我应着声,换了个肩膀,日头从担子的左边移到了右边。

"对,日头出来,我们就去放羊,等日头睡了,我们就捉迷藏。"弟弟在前面看着那棵老榆树一路小跑。我在后面护着柴油桶,它是我们担在担子上的日头,我生怕弟弟把它摇落了。

我跟弟弟说:"走稳了,咱们把日头担回家去。"

弟弟把小肩耸得高高的,冻得通红的手一甩一甩的。我在后面嘻嘻地笑,日头在担子上也乐得一颠一颠的。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作用。

2.文中的“弟弟”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捉迷藏”?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探究“日头”的丰富意蕴。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孟子》)

(6)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7)主忠信,毋友不知己者,______________。(《论语)

(8)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 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第一首诗“春风多可太忙生”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二首诗“无理而趣”之趣,请简要分析。

3.请从景情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