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物理学家赵小曼在文章中提到,宇宙中的脉冲星是很迷人的。它们的体积非常小,小的脉冲星直径一般只有几十千米,跟宇宙中动机直径上万千米的天体相比,身材简直弱不禁风。但是,①_____________,能量却非常大。目前全世界观测到的脉冲星,②____________。将来,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希望观测到银河系以外的脉冲星。说起来,银河系外脉冲星的信号频率和手机的频率差不多。③____________,就仿佛接了一个10万光年外的电话。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豆”在古代不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 , , , , , 。 那豆类植物在古代用什么字表示呢?答案是菽,由于“豆”“菽”两个字在古代读音相近,后来逐渐通用。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干脆把“菽”称为“豆”。
①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
②有时也作礼器用
③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的
④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
⑤它是一件陶制的器皿
⑥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
A. ⑤④③⑥②① B. ④⑤③①⑥② C. ⑤③④①⑥② D. ④⑥②⑤③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和政治动荡,把这次演讲看得很重,认为这是美国新总统集中阐述施政纲领、缓解国会种种顾虑的一次难得机会。
B.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 本届财经峰会汇聚全球一流思想家和实践者,围绕中国制度变革与技术革新两大议题为核心进行深入讨论,寻找大变革时代通往繁荣的未来之路。
D. 《Lion》这部影片关注印度走失儿童现象,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将落脚点放在普世化的亲情描述上,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故事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前挡的一项是 ( )
A. 晋代石崇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家中亭台遍地,楼榭高耸,可惜,这种鼎铛玉石的生活很快就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化作尘土了。
B.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获得了助学金,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教育局的文件,信息闭塞的她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C. 只要全省人民戮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定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保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D. 盛夏的夜晚,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时不时还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
记者: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您有什么感想?
于:其实我是深感惭愧和不安啊!和在岗的老师比,我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紧张程度跟他们不可同日而语;和其他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比,我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一直认为上课就要打开学生的心门。但是我看到蒋院士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就讲得那么清楚,我就觉得自愧不如,对不起学生。又比如湖南农业大学那位六十几岁种葡萄的教授,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他说:“葡萄不是种在黑板上的,是种在地里的。科研论文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要装到农民的腰包里的。”我一直在对照这两句话,我觉得我是真的对不起学生。所以去北京领奖的三天里我一直处于激动、感动和不安当中。我想,能够受到这样的殊荣绝不仅是个人的光荣。
记者:那您想过通过从政,用政策手段去影响更多的人吗?
于:我还是喜欢教书,做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教师,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当时带的所有的年轻教师都培养成特级教师,现在基本实现了。培养青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教师可以使很多学生受益。
记者: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开始学英语,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大,这个您怎么看?
于:台湾的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语文,内忧外患”。语言本身和国力是有重要关系的,语言中是有霸权的,哪一个国家不重视母语的教育啊!法国课文《最后一课》里面说:“语言是打开牢门的钥匙”。语言没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消失了。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数理化改成英语了,真的是内忧外患啊。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次教育规划纲要里头,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明确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从一个自然的、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社会的人,负责任的人。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重术轻人”,技能技巧是可以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从小就要懂得。
记者:您和其他教师之间发生过什么矛盾吗?
于:以前有过。1964年全市开始教学改革,我被推上了上公开课的行列。但那时候,我自己教的班级都已学过了,只能借同年级的其他班,学校作了安排。连上了两次公开课,看似热闹,实际上埋下了教师之间不和睦的根。后来在“文革”中的一次批斗会上,有位老教师说“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你教得好,到别的班级上课,别人怎么进课堂?”所以做任何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非常重要。教师教学各有各的特点,你去教别人的班级,学生有新奇感,气氛容易调动,当然就会给别人的教学制造难题。我反思,虽然借班上课很紧张,但也夹杂着自我表现的念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日后还上公开课,绝不借别人的班级。其实借班上课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违背了教学原则,针对性差,更多的是在展示甚至推销授课教师的“才艺”,有沽名钓誉之嫌。
记者:您做了校长之后,有什么感悟?
于: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了校长,从事行政性工作之后,就不教课了,这样自己会轻松一些。我自己是一辈子都在选择:在一个岗位上你应该做什么。我经常有很多的学术会议要开。我看到现在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如果能再多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就好了。其中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要跟培养学生一样,要精心,这样他们就能少走弯路。
(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于漪没能做到像蒋院士那样“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都讲得那么清楚”,所以她对不起学生。
B. 于漪反对以前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也不认同现在学生一味学习英语的现状,表示要重视母语教育。
C. 于漪曾经把自己所带的青年教师都培养成为特级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现在她基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给中国的教育做的一件大好事。
D. 于漪认为自己借其他班上课时,也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这导致了她与其他老师之间的矛盾,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于漪是一位善于反思的老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于漪认为上课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而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认为把葡萄“种在地里”才是上课,于漪觉得自己不如教授,因此感到“自愧不如”。
B. 于漪反对“重术轻人”的教育观念,她认为技能技巧是要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一旦缺失将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C. “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这里引用别的教师的话,展现了于漪对与其他教师存在矛盾的认识,丰富了于漪的人物形象。
D. 由于教育体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成就较高的教师年纪普遍偏大,于漪认为只要精心培育青年教师,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E. 本则材料采用新闻采访问答的方式行文,以文字的方式再现采访场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增加材料的真实性。
3.于漪老师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