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嫂的药
刘川北
青哥得了癌。
青嫂哭得死去活来。但她不敢对着青哥哭,青嫂想哭了,就跑到树林子里哭。本来青嫂相信,就算芦草湾100个人中间有99个得了癌,剩下这个健康的人也肯定是青哥无疑,她能找出999个青哥不得癌症的理由。
青哥是村里劳动的好手,割麦、扬场,给果树剪枝、喷药,样样能,样样精。青哥勤俭,为人热诚,亲戚朋友有个灾有个难,青哥都会主动伸出手帮忙周济。
青嫂命苦,七八岁没了娘,拉扯着两个年幼的弟弟,老大不小了才嫁人;可她也命好,后半辈子有青哥这样的男人依靠,再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青嫂拉着青哥去了城里的部队医院,重新做检查。青嫂不甘心先前破县城的小医院也能地地道道地检查出癌来,一厢情愿地认为是误诊。青嫂的手一直攥着青哥的手,一会递水,一会递纸巾。公交车上,医院的走廊里,人们都送来羡慕的眼光。
可结果仍然确诊:肝癌晚期。医生说,回去吧,想开些,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住院也是白扔钱。
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张奎回来了,陪着青哥青嫂待了三天半,阴着脸,皱着眉头,最后放下两千块钱,走了。
青嫂强装着一脸的平静,对青哥说,不是什么大毛病,医院不肯留咱们,咱们回去找杨春拿几副药,一吃准好。青哥一咧嘴,笑了,嘴角黏着的饭粒子掉了下来。
杨春的诊所内科外科小儿科都看,最专长的还是皮肤病。外省的也来看病,方圆百八十里,有名气有声望。杨春讲究“花小钱,看大病”,10块钱能看好的病,决不让你多花一分一毛,开出的药,有剩余他还原价回收。有人耍小聪明,故意把省下的药拿回诊所,杨春什么也不说,原价退钱。钱退了,过两天,这人又红着脸找杨春——老毛病又犯了。
杨春说,青哥要是疼了,可以给他打一针。
青嫂说,心疼……
杨春说,那这病只有阎王爷瞧得了……
青嫂看了看这间破诊所,挂了蜘蛛丝的墙面上,扯满了“祖传秘方、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一类的奖状锦旗。杨春忙着打理看病的人,青嫂在屋里站了一会,什么也没有问,转身走出诊所,一路哑然。
青嫂守着青哥,青哥有气无力,病奄奄地躺在床上。青嫂做了青哥最喜欢的热面汤,放了紫菜豆腐虾皮,端到他嘴边,青哥试着动了动嘴唇,汤还没有吸到嘴里,就把碗推到一边。青哥一点一点消瘦下去,青嫂一夜间头发花白了,也瘦了。青嫂怕青哥看见,偷闲去镇上的“大美人”发廊染了发。人们再看到青嫂时,有些诧异,好像得病的不是青哥,而是青嫂自己。人们怀疑,这病不传染吧?
青嫂第二次迈进杨春的诊所,什么也不说,一下子跪倒在杨春的面前。杨春愣怔在那儿,他老婆把青嫂扶了起来。她说,大妹子,你这是做什么呢?!青嫂说,我不能让青哥活活地等死,权当死马当活马医,杨兄弟,你救不了他一辈子,还不能救他三年五载?杨春想了想,说,有个古方子,可以试试,你回吧,过三天一早再来。
三天后,青嫂来的时候,杨春说,这是配好的十副药,偏方治大病,你信它,它就灵。一个月后拿另十副。
青嫂感激万分,拿了药急匆匆地回家用文火慢慢地熬。药里放了冰糖,苦中含着一缕缕化不掉的甜。青嫂再也没有时间去树林子去哭了,她对青哥说,杨春开的药,祖传秘方呢,费了老大的劲儿才寻来的古方子,80块钱一副……青哥不吃,问青嫂,哪里来那么多钱。青嫂不说,只是她手上的戒指、脖子上的项链全没了。
七个月后,青哥还是走了。青嫂从青哥的床头柜子里发现5包用马粪纸包好的草药。药是青哥偷偷藏的,想着一副药80块,省下一点还能换回些钱。当初青嫂数着药包的时候,看见药少了,还责怪自己的记性,她没有想到是青哥偷拿了药。此刻,青嫂擦完了泪,心里除了说不出的失落痛苦,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让青嫂挺直了腰。
办完了丧事。
儿子张奎找到杨春的诊所,要杨春赔偿损失费。
杨春说,你来得好。张奎用眼剜了杨春一眼。杨春拿出五千块钱,放到桌面上。
杨春说,药不值钱,连翘土茯苓半边莲……是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我的药治不了癌……
张奎拿了钱,转身走出了破败的小诊所。他的影子在暮色中拉得很长,一直铺到诊所门前那棵笨槐树下。
杨春自言自语地说,但这些,对你娘来说,也许是最好的一味药……
(选自《意林》2014年20期,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青哥一咧嘴,笑了,嘴角黏着的饭粒子掉了下来”这一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青哥相信癌症可以治好。
B. 以“青嫂的药”作为小说的标题,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同时,也表现了青嫂对青哥的挚爱之情。
C. 面对杨春打理别的病人而“一路哑然”,做青哥最喜欢的热面汤,因担心青哥病情而一夜头发变白,小说中的青嫂是个忍辱负重的人。
D. 小说结尾杨春说的那句话可谓含义隽永,意蕴深刻,既表达了杨春对张奎向他索要损失费的不满,也表现了杨春对青嫂的同情和理解。
E. 这篇小说有多处伏笔与照应,如“青哥节俭”与后文他“偷藏五包草药”,青哥的儿子张奎“陪着青哥青嫂待了三天半,阴着脸,皱着眉头”与后文“要杨春赔偿损失费”,有力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2.小说以“青哥得了癌”一句独立成段开篇,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刻画了青哥、青嫂、张奎和杨春等人物形象,请任选两个人物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批评中的“偏见”
当下的文学批评比较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日大。与此同时,亦呈现出诸多不足,批评者及其论著反成为“批评的对象”。究其缘由,实为复杂,而其中,模糊并遮蔽了文学批评者应有的明晰、准确与全面的眼光,并消解了其应有的真知灼见的,当首先归因于批评者的“偏见”。
文学批评以文学创作为对象,而二者均根基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如文学作品丰盈的想象与情感,文学批评充溢的理解与见识,无不带有写作者的心理偏好与价值取向。特别是文学批评,稍有不慎,便会卷入各种主观“偏见”的漩涡。
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是对文学作品深入细致的解读——这本是常识,如今却常沦为“笑谈”。不在少数的批评者没有耐心细致地阅读文本,更遑论深入地研读,有些人甚至未能完整地通读,便对作品分析指点,高谈阔论。亦有些批评者只读过一位作家的少部分作品,便窥一斑而论全豹。凡此种种,想不以偏概全,难矣。其阅读的“偏狭”极易导致其批评流于空泛及至虚幻,甚至变成虚言相因的伪学术。
每个作家的文学作品都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艺术样貌,并给批评者带来了多种解读与阐释的可能性。解读一部富于丰厚内涵的文学作品,批评者需深入文本内部,更需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全面的鉴赏力、深刻的理解力与厚实的理论修养,从而结构成一个合格批评者完备的审美能力。而高强的审美能力的养成,需要批评者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不断有意识地加以修炼与提升,否则必然会造成解读的肤浅与批评的偏颇。
好的批评者的确对作品有自己的特异理解和特别判断,但这种理解和判断不应流于“一己之见”,更不应流于无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断和硬性阐释。常见一些批评者,会将个人的既有情绪,带入对对象的解读和阐释中:因不喜欢一个作家,进而不喜欢其作品;因袭对作家固有的印象,而评论其全新的作品;因个人的情感因素,而脱离作品进行极端自我的评价等等。再如一些批评者,会用预先设定于头脑中的阐释框架,生硬地套解所有文学作品,对作家作品进行主观解构。无论作家写的作品是A还是B,在他的框架当中可能永远是C。他的空泛理论永远凌驾于作家作品之上,而与时代的鲜活文学相去甚远。如此种种偏颇之论,不仅失去了解读具体作品的尺度与方寸,且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学批评的现实指导意义,不仅流于批评者的“孤芳自赏”,更使作家和读者无所适从。
批评者通过突破狭隘与打破局限而形成共识,在基于客观对象和主观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一致性体认与规律性认知,从而真正发现文学发展的特性与规律,是文学批评期待达成的目标之一。
但面对同一个作家,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批评者有自己的独特发现,亦是文学批评的必然。因而,不应排除“偏见”可能出现的另一种形态。当批评的对象过于复杂,难以概括,必然会在众多批评者之间,形成“差异化”理解与“多样化”解读,此时,当然不能因强调“共识”,而减弱对批评对象的全面而丰富的阐释。此外,诸多有自己独特见识与新颖见解的批评者,也会从各自的视角,进行“只眼独具”的解读与“蹊径独辟”的阐述,时常呈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真知灼见,给人以独到的启示。它们极有可能在众声喧哗当中,不同流俗,曲高和寡,甚至一时之间难于被理解和接受。但经过时间的淘洗,随着认知的拓展,这种“偏见”终会获得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可。而此种“偏见”当然越多越好。它能够打破人云亦云、众口同辞的固有格局,引发文学界真正的思考与辩证的认知,把真正的好的作家作品甄别出来,把文学批评引向全面而深入,从而引导甚至促进整个文学的繁荣发展。从此意义而言,“偏见”也有其可深思细究之价值。
(选自《人民日报》2016-07-29,作者韩传喜)
1.下列关于文学批评中的“偏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批评根基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其充溢的理解与见识带有作者的心理偏好与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各种主观“偏见”。
B. 批评者文本阅读的“偏狭”和审美能力的不足,必然会导致批评中的“偏见”。
C. 批评者对作品无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断和硬性阐释是典型的“偏见”,它表现为一些批评者将个人的既有情绪带入对对象的解读和阐释中。
D. 对作品的“差异化”理解与“多样化”解读,或者“只眼独具”的解读与“蹊径独辟”的阐述,是“偏见”的另一种形态,此种“偏见”应越多越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批评者的审美能力,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全面的鉴赏力、深刻的理解力与厚实的理论修养,还需要批评者对文本内部深入的理解。
B. 有些批评者没有耐心细致地阅读文本,便对作品分析指点,这极易导致其批评流于空泛及至虚幻,甚至变成虚言相因的伪学术。
C. 文学批评就是需要批评者突破狭隘与打破局限,在基于客观对象和主观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一致性体认与规律性认知,从而发现文学发展的特性与规律。
D. 对于同一个作家,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批评者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是文学批评的必然,所以不应该排除理解与解读的“差异化”与“多样化”,以及批评者的独特见识与新颖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者及其论著沦为“批评的对象”,首要原因是批评者的“偏见”模糊并遮蔽了其应有的明晰、准确与全面的眼光,消解了其应有的真知灼见。
B. 文学批评不应该过分强调“共识”,因为虽然有一些批评当时难于被理解和接受,但经过时间的淘洗,随着认知的拓展,却能引发文学界的思考与认知。
C. 文学批评者的“偏见”,既有诸多弊端,但是也有其难以磨灭的作用,所以,必须客观公正地看待文学批评的“偏见”。
D. 文学作品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艺术样貌,是批评者产生多种解读与阐释的基础,只要是内涵丰厚的作品,就能有多样化的解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要求:(1)写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下面是福州市教育系统“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很重要,①。将化石完好地采集下来,对古生物的研究才能正常开展。因为②,所以化石修理也是古生物学研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化石修理就是要把化石骨骼尽可能地暴露,同时不使化石受损。有的标本中还保存了鸟类的羽毛,翼龙的翼膜等软组织结构,因此③,必须在修理前用X光扫描,用显微镜观察,来确认骨骼的展布情况来指导修理。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蒋震认为,①从学理上看,税费的专项扣除要充分考虑个人生活的必要成本,②扣除应考虑两点,一是必要性原则,即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活成本,③教育、医疗等;二是公平性原则,即每个纳税人都面临的成本费用类型。④目前不宜参照某些国家以家庭为单位的征收方法,中国人的家庭结构⑤为复杂,等到信息条件成熟之后⑥探讨优化。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如果 | 所以 | 像 | 虽然 | 极 | / |
B | / | 因此 | 比如 | 而且 | 更 | 再 |
C | 若 | 但 | 即 | / | 尤 | 才 |
D | 即使 | 故 | 就像 | 然而 | 较 | 又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