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愤画家”廖冰兄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悲愤画家”廖冰兄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幅,其漫画尖锐活泼,针砭时弊,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悲愤漫画”成为廖冰兄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

廖冰兄1915年10月出生于广州,读中学时即开始作漫画。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此时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的作品,虽然以趣味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然后带到广州、武汉展出。1938年秋,廖冰兄又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画》。这套连环画200多张作品立意新颖,题材广泛,刻画入木三分。这些作品“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犹如激励军民的号角,响彻云天;更如射向敌人的炮弹,威力强大。它们和千千万万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融为一体,并肩作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惨遭八年战乱中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光明与黑暗的抉择。此时,廖冰兄用了半年时间,画了一百多幅漫画,以总题为《猫国春秋》,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以人形的猫鼠来隐喻反动派中的各种分子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夺的丑态,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其中《染血求知》为代表作,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经费,使当时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学习。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作品展出时人海如潮,不少学生、农民、工人竞相携带铺盖,披星戴月徒步赶到展区,露宿街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入场券。作品对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如此广泛的画展是前所未见的。

1947年,内战已经打响。廖冰兄移居香港。到香港后,廖冰兄加入了中共香港文委领导下的“人间画会”。在廖冰兄的倡议下,“人间画会”举办了“风雨中华”大型漫画联展,反映了中国“遍地哀鸿,弥天战火;金风钞雨,动荡中华”的现状。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

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创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1957年,廖冰兄也因此画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长达22年。

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的组画《噩梦录》(1979年)和《残梦纪奇篇》(1994年)的影响最大,令人警省。其中《蝇的株连》记录了“极左”路线制造的历次政治运动——“用重磅的炮弹对付一只小小的苍蝇”,而炸弹之下是无数无辜的良民。画面触目惊心。《自嘲》描绘了自己长期封闭在瓮中,身心扭曲,痛苦不堪;在瓮破之后,仍然不敢动弹的状态。表面上,这幅画描绘“文革”留下的精神创伤,反映的是个体的悲剧,实质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于鞭挞之中蕴含警醒,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

“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这正是廖冰兄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

相关链接

①中外古今的漫画大师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廖冰兄

②廖冰兄有火一样的性格。他生性刚烈,从来不怕得罪人,历经多个时代而尖刻批判的“硬汉”精神不改。画如其人。他的画中有蔑视王法僧规、锄强扶弱的鲁智深;有憨直、纯真、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  ——著名漫画家方唐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 廖冰兄的漫画对社会弊端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抗战必胜连环画》《染血求知》《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等作品莫不如此。

B. 《猫国春秋》组画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时,观众如潮。这组漫画对争取民主、反对内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C. 建国初期,廖冰兄创作了一幅辛辣讽刺教条主义的漫画,这幅漫画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但他因这幅漫画被打成右派,辍笔二十多年。

D. 漫画作品大多令人感到轻松,但廖冰兄的漫画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令人感到压抑、震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漫画风格。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20世纪30年代初期,廖冰兄17岁时便崭露头角,在《时代漫画》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作品,奠定了此后幽默含蓄的创作风格。

B. 廖冰兄的漫画作品深受欢迎,个人漫画展影响广泛,如“风雨中华”漫画展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

C. 廖冰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漫画是一种责任”,于是选择画“悲情漫画”,使之成了他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

D. 廖冰兄的漫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如:少年时主要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内战爆发后主要揭露独裁政权的丑态。

E.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廖冰兄不同人生阶段的主要漫画创作,并对廖冰兄的艺术成就和人格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对十年浩劫进行反思是“文革”结束后的一大创作主题,巴金先生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廖冰兄创作了《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等漫画。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反思创作”的理解。

 

1.A 2.CE 3.①这种反思创作并非要反映创作者个人在十年浩劫中所受到的迫害,而是要借助作品揭示众多无辜的个体生命受到的摧残,进而揭示整个民族一代人悲剧。②作者试图通过深刻的反思,探究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源,进而警醒人们,不要使悲剧重演。 【解析】 1.试题分析:从文中看,《抗战必胜连环画》是宣传抗日,而非针砭时弊。 2.试题分析:A.“奠定了此后幽默含蓄的创作风格”程度过重,而且“幽默含蓄”也不是廖冰兄的创作风格;B.“风雨中华”漫画展不是廖冰兄的个人画展;D.“内战爆发后”错,应该“日本投降后”。 3.试题分析:注意答出这种反思的实质:借助作品揭示众多无辜的个体生命受到的摧残,进而揭示整个民族一代人悲剧。目的:探究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源,进而警醒人们,不要使悲剧重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逸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 《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 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 《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 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 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 《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规定,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后才能获得毕业证。

对此,有人认为,早在九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就有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的规定,这一次不过是恢复以前的传统而已;而且会游泳是好事,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紧急时还能拯救生命。

当然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应该容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与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强求一律?学不会游泳没有毕业证的处置是否不太合理?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⑧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何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4)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②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

③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公孙龙《指物论》)

1.一、三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分析一、二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简卢陟①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②,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③余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清明日对酒

高翥④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注】①卢陟:人名,韦应物外甥。②白雪曲:《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③“哢”(lóng),指鸟的鸣叫。④高翥(1170 --1241),南宋诗人,余姚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

1.赏析第二首诗歌中画线的诗句。

2.分析两首诗歌中“酒”这一意象所蕴含的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