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似乎说他是“中国文化的守夜...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似乎说他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能符合我心目中鲁迅的样子。我这一生,与其说是在中国的现实生活里过来的,不如说是从中国文化中走过来的。中国当代文化的风云变幻使我像在茫茫暗夜中走路,不知自己的脚将踩在什么上。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在我的感觉里,鲁迅就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守夜人有守夜人的价值。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当然,在夜里,醒着的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有其他一些人。别人都睡了,正是偷东西的好时机,小偷就多了起来。小偷是没有在白天当强盗的勇气的,他得等到夜里,趁别人昏睡的时候,悄悄跑到人家家里取钱或财物。乱世出英雄,暗夜出盗贼。对于现代社会,中国大多数的人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少数的知识分子明白了一点世界大势。只要他们不管别人的死活,不管整个中国的前途,耍点小聪明,施点小诡计,就能捞摸到不少的好东西。

鲁迅原本也是有条件趁机捞一把的,但他非但没有捞,反而把中国知识分子的那些小聪明、小把戏,戳破了不少,记录了不少。有了鲁迅的存在,他们想任意地涂抹历史就有些困难了。等到中国人都从睡梦中醒过来,人们至少还可以从这个守夜人的作品里,知道那时候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选自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有删改)

1.作者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鲁迅这位“守夜人”的价值表现在哪些地方?

3.请以《呐喊》中的《风波》为例,谈谈你对划线语句的理解。

 

1.鲁迅对中国文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像“守夜人”一样令我感到踏实安心;鲁迅的作品真实不欺,令胆小的我不觉可怕。 2.鲁迅的清醒深刻表明中国文化还未彻底消失;鲁迅毫不留情地记录和批判一些中国知识分 子对历史的涂抹篡改,让人们知道中国过去的真实情况。 3.《风波》描写了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刻画出七斤、赵七爷、七斤嫂、九斤老太等不同的人物形象。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到当时辛亥革命在农村的不彻底性和封建帝制对落后乡村的统治力、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比如愚昧、麻木、落后,缺乏觉悟,胆小怕事的船工七斤和同样浑浑噩噩不觉悟的七斤嫂;不学无术,懂得韬晦,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赵七爷;陈旧、腐朽、保守,以“一代不如一代”为口头禅的九斤老太。我们只有知道中国当时的真实情况,才能以史为鉴,保持 警惕,从睡梦中彻底醒过来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答题关键词“认为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的原因”,该题的答题区域在全文中,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在我的感觉里,鲁迅就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 等到中国人都从睡梦中醒过来,人们至少还可以从这个守夜人的作品里,知道那时候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

(1)《红楼梦》第八十回中,“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担得起。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奶奶”是谁?她为什么要给香菱改名字?这段文字表现了香菱怎样的心理?

(2)《哈姆莱特》中,国王、王后和波洛涅斯为了弄清哈姆莱特“疯癫”的虚实,做了哪些

试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三国演义》中,刘备兵发东吴,张昭认为蜀兵势大,诸葛瑾出使必不归,而孙权坚信诸葛瑾必回吴,结果诸葛瑾果真返回,张昭十分羞愧。

B. 《子夜》中,得知双桥镇失陷的消息后,吴荪甫气急败坏,转而又对林佩瑶的沉默很不满,林佩瑶则安慰他说:“一个人的理想迟早是要胜利的。”

C. 《边城》中,祖父去世后,五十多岁的杨马兵承担了照顾翠翠的责任,他做事既勤快又干净,常和翠翠一同谈论祖父,还陪她等待二老的归来。

D. 《老人与海》中,第一条鲨鱼被老人用鱼叉刺死,虽然这条鲨鱼啃掉了大马林鱼近四十磅肉,老人并不心疼,反而因大鱼重量减轻而放松。

E. 《茶馆》中的常四爷是个旗人,他性格耿直,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王利发见有特务,便提醒他说话小心,但常四爷还是被特务找茬抓走了。

 

查看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如《岳阳楼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岂可以出处求哉!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盖后人无不知杜诗所以妙绝古今者何在,但以一字亦有出处为工,如《西昆酬唱集》中诗,何曾有一字无出处,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五处)

且 今 人 作 诗 亦 未 尝 无 出 处 渠 自 不 知 若 为 之 笺 注 亦 字 字 有 出 处 但 不 妨 其 为 恶 诗 耳 。

2.本文选自《老学庵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

3.在这则材料中,作者对“今人”的哪些现象提出了批评?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我不知道”,这句话虽然短小,却具有坚实的翅膀,拓展了我们的生活。

也有人说,如果不想知道,无论看多少次都还是不知道。

 

查看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后面小题。

作家与说故事的人

(加拿大)玛格丽特·艾特伍德

长久以来作者惯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假扮成口述的讲故事者,例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便创造出一堆滔滔不绝的男女,扮演他自己所要讲的这个故事中的说故事之人。此外,你一定也读过书评说某某作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吧?作家找到的当然不是声音,而是一种书写文字的方式,能够制造出声音的幻象。但不管哄骗读者的本事再高明,作家跟说故事的人终究不同。首先,他或她写作时是单独一人,但传统的说故事之人则否。说故事的人就像演员,必须跟现场观众听众即时互动,其艺术是表演性质,表演工具是说话的声音,再加上表情和手势的辅助。如此近距离接触,意味着说故事的人必须谨守若干分寸。要是惹毛了听众 ——讲太多渎神或猥亵的话,或者骂到听众的家乡或景仰的领袖或族群,等等,你就可能被砸个满头烂水果,甚至遭到拳脚交加。就这一点而言,写书的人跟涂鸦艺术家一样,都比说故事的人自由:他不必待在那里等观众读者的反应。作家可以在书出版问世时跑去度假,避而不读书评。反正作家也不真的关心书评 ——因为已经太迟了。等到书印出来的时候,内容早已敲定,木已成舟,作家的工作已经结束。内行的书评或许对他的下一本书有帮助,但是已经出版的这一本呢,就只能在这邪恶的大世界里自求多福了,小可怜。

故事讲到一半,说故事的人可以有限度地临场发挥,例如加油添醋,岔出去讲别的,或者添加细节,但他不能回过头去修改故事的开头,除非等到下一场。一如在戏院里看电影,他的故事是单行道:你不能往回翻到第一页,将整个故事大加变动。然而作家就不同了,他可以把草稿一改再改,像福楼拜那样辛辛苦苦修整句子,苦思最适合的,任意删改人物的名字,甚至可以删掉整个人物。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文字的质地和整体的通顺一致对小说家比对说故事者重要。一流的说故事者可以口吐莲花临场发挥,但通常都要依赖现成的句子和比喻,就像存着一批文字工具,必要时就抽出来用。他们不太担心用词重复,只有作家才得在校稿时仔细检查,抓出无意间重复使用的词。这并不表示作家比说故事的人更有学问、

更谨慎,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比较有学问而谨慎。

两者的对象也不同。对说故事的人而言,听众就近在眼前,但作家可能永远也不会见到或认识读者。作家和读者看不见彼此,唯一能看见的是书,而读者拿到书的时候作家也可能早已辞世。口述的故事不会随着说故事者一起死去:很多这类故事都已流传千百年,从一地传到另一地,从一个世纪传到下一个世纪。但故事的某一特定面貌 ——也就是某一特定个人讲述的方式 ——确实会跟那人一起死去,因此故事会随着讲述者不同而改变。故事不是在人手之间传递,而是从口到耳再到口,如此继续移动下去。

书可以比作者活得久,也会移动,也可以说是能够改变。但改变的不是说故事的方式,而是阅读的方式。许多评论家都说过,一代代读者重新创造文学作品,在其中找到新的意义,使其历久弥新。书本的白纸黑字因此便如同乐谱,本身并非音乐,但当音乐家演奏  ——或者如大家所说的“诠释” ——它时,便成为音乐。阅读文本就像同时演奏并聆听音乐,读者自己变成了诠释者。

1.作家与说故事的人有哪些不同?请简要概述。

2.结合文本,阐释划线句子的内涵。

3.联系全文,简析读者应如何阅读作家的故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