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回到最初的原点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写道:“有一些人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出发点。”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本是指赞扬他们为读书而勤奋学习的精神。而如今车胤为读书而花费众多时间去捕萤火虫,孙康等至下雪天才读书,是否本末倒置了呢?这种“表面工程”因何而来?我想,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中失去了初心 所以,回到最初的原点,拾起你丢下的初心吧。 然而,是什么使车胤,孙康失去了初心呢?我想原因还得分外因和内因。 其一,是外物的诱惑。人们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在金钱,权利面前,一张张狰狞嘴脸即刻显现出来。试想车胤、孙康何尝不是为了他人的赞扬,而自以为是地坚守自己的“品德”,于他们自己来说,还是个勤奋读书的榜样。而对我们而言,这种榜样却已变味。 其二,是内心的不坚定。从古至今,坚守自己初心的人何其之少,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才获得梦想的成功和心灵的慰藉。川端康成,面对教授们的质疑,将别人眼里“小孩子的玩意”一直留存在心底。终于有一天“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再说那陈俊贵,只因班长给其一粒馒头救了自己,而花费自己20多年的青春去守着班长的坟墓。若无内心的坚守,他们的成功从何而来?更别说孔子的治学理念,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理念,中国航天梦想的实现…… “万种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着这样坚定的信念,何尝怕像车胤、孙康一般,被那“万种”所带走。 而关于现代文学艺术,有多少还保留着最初的心。走进书店,玲琅满目的是各促销手段,“最畅销作家”、“最经典文学”、“最……”。文学上的利益已让众多作家蜂拥而上,将文学置于金钱之中,可还记得你们最初写作的心?莫言曾说:“真正的作家,不必像群吠的狗,去获得哪些准贵族的私心,而是像一只沉默的鲸鱼,稳重的呼吸。” 再看看电影界,多少商务电影充斥着这个时代。你们可还记得在第五届金扫帚奖上,获得奖的导演么?他说:“自己在多年的创作中失去了初心。”可还记得赵本山在担任导演说道“我只做我能做的事”。 诚然。不少人已恍然大悟,不少人在迷途知返。然而还有那些不知所措的人,请回到最初的原点,保持一颗仍快乐的心,去守住自己心中那块不可更改的天地。林徽因曾说:“正真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筑藩篱。” 让车胤只为读书,让孙康只求深思。丢弃囊萤和映雪,只回到最初勤奋的原点,不让自己离出发点越走越远。 【解析】 试题分析:“囊萤映雪”向来是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发奋苦读的代名词。而《笑林》中的这则笑话,属于“故事新编”。在传统典故中添加了新元素,从而焕发出新意。笑话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那种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从而忽视本质意义的可笑行为,情感倾向也由传统的肯定赞许转变为讽刺否定。 这是一则理想的作文材料,它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思辨性的特点。与往往揭示蕴含意义的寓言故事不同,“笑话”纯为叙述性文字,它追求言外之意、文外之趣。提供的“笑话”显然是一则反面材料,可作为靶子供读者审视批判和内省反思。“笑话”中二人的“可笑之处”便成为作文审题立意的依据: 1.一味追求形式,忽视本质意义; 2.拘泥于成法习惯,不知道灵活变通; 3.刻意作秀,失却本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5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4)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6)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7)不见复关,                  。(《诗经·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2分)

(2)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共11分)

易水不寒

     卢世龙

(1)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2)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

(3)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

(4)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5)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6)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惫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捍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们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跌撞绊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

(7)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明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8)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

(9)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

(10)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

11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 

12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厦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 

(1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                                                 (有删节) 
1.文章第(3)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在文章第(11)段里作者为什么说易水不寒,心寒?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本文内容或荆轲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蒋琬得诸葛亮器重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游观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敬亮,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往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 

【注】①“:通,丰厚,美好。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广都                      突然 

B琬见之后                    推崇,称赞 

C.先主敬亮,乃不加罪          雅:向来 

D.当与吾共王业者也            赞:帮助,辅佐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B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C又使远近不解其义                D后事宜以付琬
3.下列旬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州书佐随先主入蜀     资政殿学士行 

B.先主尝游观奄至广都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先主雅敬亮,不加罪     今君亡赵走燕 

D.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彼与彼年相也,道相似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出游暗访至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要给他定罪,后经诸葛亮求情,才免去罪名。

B蒋琬曾请赵直占梦,赵直胡乱欺骗他有大吉之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主要是因为他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5.请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4分)

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