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联,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应当说,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这种“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同时,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中国文化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在“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选自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还需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
B. 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
C. 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仅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
D. 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B. 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结构。
C.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D.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彻底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成为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起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种“外在冲击”对后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
B.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迎来了新发展。
C.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D.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主义、派别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思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犹太民族有这样一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曰:“鄙贱之人,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 ,谁得而族灭也?(苏洵《六国论》)
(4)我最怜君中宵舞, 。看试手 。(辛弃疾《贺新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4分)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 出自本段话的一个成语是 。
2.请评析本段话的观点。(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6分)
满江红·风前断笛平韵
[宋]彭芳远
愁满关山,又吹得、芦花雪深。西楼外、天低水涌,龙挟秋吟①。回首人间无此曲,数峰江上落余音。似断云、飞絮两悠悠,何处寻?
江南路,晴又阴;声韵改,泪盈襟。自中郎去后,羽泛商沈②。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③秋月续琴心。待醉骑、黄鹤度苍寒,霜满林。
[注]①龙吟:形容箫笛类管乐器声音响亮或低沉。②羽属水,乐音柔和温婉。商属金,乐音略带悲伤但却不凝重。③鸾胶:据传能续弓弩已断之弦。
1.上阕主要借 (意象)以诉诗人内心的之声。(2分)
2.下阕表现情感的手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3分)
与杨德祖①书
(魏)曹植
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②独步于汉南,孔璋③鹰扬于河朔,伟长④擅名于青土,公干⑤振藻于海隅,德琏⑥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鶱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而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选自《昭明文选》卷四十二)
【注】①杨修,字德祖。②王粲,字仲宣。③陈琳,字孔璋。④徐干,字伟长。⑤刘桢,字公干。⑥应玚,字德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 该:网罗
B.不闲于辞赋 闲:同“娴”,娴熟,擅长
C.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 逮:及,比得上
D.使终身杜口 杜:拒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仆常好人讥弹其文 B.乃可以论于淑媛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C.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D.想同之也
以资政殿学士行 为之声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植在文中以自身及丁敬礼正反设例指出,著述不能无病,作家当精益求精,不惮修改,文人之间应客观地开展相互批评,而不是一味专事互相吹捧。
B.对于当时才庸却随意抵苛他人的文坛时弊,曹植强调应以才能为基础——即唯有自身具备创作地才华和能力,方有资格对他人文章一论长短高下。
C.曹植认为,“人各有好尚”,批评者在评论文章时,不可以一己之偏好,强求他人认同迁就。同时肯定了民间俗文学所独有的价值,见地高远。
D.全文骈散兼行,自然流畅而又富于文采,流露出朋友间真挚的感情,曹植早年积极奋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在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2分)
(2)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