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初 见 嵩 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11分)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1.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禀。稍长,博贯群籍。年三十二,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引疾归。久之,除吏部。

十二年秋,诏选朝官为翰林,乃改顺之编修,校累朝实景。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有言顺之欲远璁者,璁发怒,拟旨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复叙。至十八年选官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朝太子,复削籍归。卜筑(居住)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中外论荐,并报寝。

倭躏江南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起南京兵部主事。父忧未终,不果出。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

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纠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围要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遂得疾,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淮、扬适大饥,上海防善后九事。

三十九年春,汛期至。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讣闻,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                                (节选自《明史》)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永不复叙                    复叙:再度任用

B.坚壁不出                      壁:营垒

C.督舟师邀之海外                督:督促

D.条上海防善后九事              条:分条陈述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兵部主事兵部职方司,全称“职方清吏司”,是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至清朝时,兼掌关禁、海禁。

B.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

C.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D.讣闻又叫讣告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原指报丧、告丧,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的意思,是让人知晓,讣告就是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B.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C.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D.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 4分

(2)遂欲纠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3分

(3)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结构过渡。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在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等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比例在下降,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不断升高,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越来越呈现出现代社会消费结构的特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即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在较低阶层的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仍是这些阶层消费的主要目的,主要的消费支出仍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而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消费支出更多属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对这些阶层来说,消费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休闲式消费、社交式消费、身份性消费、炫耀式消费是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消费更多的是与自我身份表达、社会认同联系起来。

大环境为人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很多机会,富裕之后的人们有了社会流动的欲望和可能,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囿于政策体制的局限,一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如今,人们的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向异质多元的现代型社会结构发展,逐渐从封闭、僵化、凝固的社会阶层结构向开放、流动、分化、重组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具体表现在: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阶层之间分化速度加剧,不同阶层之间在不断地分化重组,阶层位序在重新排列,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现代型社会结构在不断分化与融合的彼此推进中日趋形成。

传统的家庭结构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原有的纵向型、谱系型的大家族式的结构正在缩 小,家庭规模正在向小型化发展。新的家庭结构类型不断出现,在城市出现了诸如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等;在农村,隔代家庭比例迅速上升,漂泊家庭和分离的核心家庭比例增加。此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出现平等化趋势,父权制、宗法家长制的情况正在大大改变。与之相伴,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传统家庭观念、亲情感的日趋淡薄。在社会日趋多元、异质化日增的今天,我国的家庭结构如何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使家庭结构的调整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发展相契合,理应成为今后政策制定时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丰衣足食之后,社会结构的变化还会表现在民主意识的增强对政治结构的改善提出新要求,对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提出新要求,对社会管理格局中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大众参与提出新要求,对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新要求,对人际交往结构提出新要求,等等。

(选自谢志强《中国社会结构变动趋势应对》,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社会结构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升级,消费的功能更加多样化,科教文卫等消费支出比例不断攀升。

B. 在较低阶层的消费 结构中,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上面。

C. 阶层结构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社会流动欲望被激活,社会流动呈现出常态化,趋向异质多元。

D. 在现代型社会结构形成过程中,我国的家庭结构顺应社会结构发展的趋势,家庭结构的调整与现代社会结构发展相契合。

2.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层级化,总体上由温饱型向富裕型过渡,消费标识功能正在逐渐增强。

B. 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大家族式结构向小型化家庭结构转变,带来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问题。

C. 丰衣足食后,社会结构的变化会在民主意识的增强方面提出新要求,这正是社会结构变化的目标。

D. 社会阶层结构融合与分离之时,中间阶层的比例在迅速扩大,中下阶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

4.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阶层在消费上体现不同的需求,在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集中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

B. 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人们自由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新兴阶层、边缘阶层逐渐涌现。

C.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农村隔代家庭、丁克家庭比例增加,这给农村发展带来了重大难题。

D. 社会阶层从温饱型消费向丰衣足食后的发展型消费转变后,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必须作出切实的回应和变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右边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