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晓 行①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

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折:萦绕。
1.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6分)

 

1.(5分)诗人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故乡渐行渐远,诗人转辗难眠。(3分)表现了沉重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相近即可) 2.(6分)诗歌第二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通过飞沙、露气、残月、鸡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雾气沉飞沙,鸡声带残月的画面(2分),表现了征途的苍凉凄美(1分),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思考时,可结合着诗歌注释,抓住诗歌关键词分析作答。由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根据诗歌标题及关键词“露气”“残月带鸡声”“客路”“归心”“回怜”等可知,诗人是冒着露气、带着残月晓行,距离故乡越来越远,“归心”“回怜”将诗人沉重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帝心爱之。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銮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杀,何所不可。帝卒从重拟。丁生母忧归。服阕,久不召。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帝怒,下吏部、都察院。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銮初辅政,有修洁声。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B. “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遭逢、遇到。丁生母忧遇到生母丧事。

C.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贡士,第一名叫解元。

D. 《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祯二百多年的历史。它虽有曲笔,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评。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翟銮深受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 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 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 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5分)

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古代印章是行使和授受国家机构权力、证明个人身份的凭信物,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公元十三世纪之后,篆刻家开始选用石材代替金属并亲自动手刻制印章,这一技艺的改变,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催生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篆刻艺术界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以及当代的刘江、石开等诸多大师。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工,共同构成篆刻艺术的技艺内涵。篆刻艺术借用锲刻古代文字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阴阳相荡的审美观念,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而今天也有用简化字入印的印章了。篆刻艺术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作者要在很小的尺寸中表现中国诗、书、画的审美意境,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其思想、情感、学养,追求布局和刀法的精微妙趣,风格各异,可谓 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篆刻作品还是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天然石材、精制钮雕和篆刻技艺三美结合的产物。

篆刻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它是篆刻家品格、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由于篆刻艺术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所以它又是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际交往、艺术及学术交流的有效方式。随着汉文化的传播,篆刻艺术逐渐流传到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篆刻艺术作品有着审美和收藏价值以及对人物和书画作品的印证和品鉴作用,如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印章兼具审美价值和款识作用。 

目前,篆刻艺术在中国仍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专业社团有300多家,著名的有成立于一百零五年前的西泠印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联合西泠印社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篆刻艺术走进了国际视野,这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国际大环境,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它不仅用于艺术欣赏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如用在一些生活必需品、建筑或广告标识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徽标——“中国印用的就是篆刻艺术形式。而此后各种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篆刻艺术展,以其鲜明、超前的审美理念,新颖、独特的布展方式,将中国的篆刻艺术带入了一个中国印的新时代。                                  

(节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对于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篆刻艺术是一种主要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传统艺术。 

B篆刻艺术由上石的书法功底、巧妙的布局能力、精湛娴熟的刀工共同构成技艺内涵。 

C篆刻艺术具有抽象和神奇之美,融多种传统文化于一身,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D篆刻艺术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已走进国际视野,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古代,篆刻艺术作品多由工匠采用金属铸造和凿制而成。

B没有篆刻家技艺的改变,就不会有篆刻的艺术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

C篆刻作品在方寸之中表现大千世界 体现着篆刻家的艺术学养和功力。

D篆刻艺术对个人素养的提升要比它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促进更有作用。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是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

B篆刻艺术能成为人们修身养性、提高综合素质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的原因是它集文学、美学、文字学于一身。  

C姓名章、收藏章等印章作为篆刻艺术作品,能用来印证和品鉴人物和书画作品,有着审美与收藏价值。 

D因为篆刻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展现出了新的风貌,所以北京奥运会的徽标 中国印用的就是这种艺术形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传统的现代派绘画由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以不同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抽象艺术是以高度发达的审视技能以及对其他绘画和艺术史的熟谙程度为先决条件的。

 

查看答案

请从下面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进行扩写,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不少于30个字。(5分)

腊梅  坚忍  大雪     莲花  高洁  淤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