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仔细观察,说明标识的构图要素并简析标识的寓意。(6分)                       

 

 

构图要素:该标识以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为设计元素。(2分) 标识的寓意: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 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亦代表中华民族组成的钢铁长城,共同抗敌。(2分)图案上方为五只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和平鸽由远及近展翅飞翔,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2分)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2分)(三点,考生答出其中2点即可,满分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可根据图标中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总分或分总的顺序,联系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将要素描述出来,然后再根据创造者的意图答出其寓意即可。要将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长城图案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联系起来,然后再将和平鸽与历史、和平等联系起来组织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境。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追求智慧的充实

恰恰书籍具有这种功能

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静下心来

读书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

也能帮助我们守住崇高的灵魂与人格,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永远保持学习的兴趣

A⑤③②①④⑥                      B⑤①②③⑥④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④⑥⑤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天,网上出现了题为韩总理看家属遭泼水的新闻,报道了韩国沉船事件的新进展,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B.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

C.孔子学院正在各国落地生根,传播中华文化,推广汉语教育,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D.《财富》经济论坛最终选址成都,是因为成都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强大的创新能力、独特的文化气质、丰富的国际会议承办经验以及优良的政务服务等优越条件。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基本上没读多少书,但她单凭        ,也认得了一些字,而且能够背出一些简单的古诗。

主题曲《爸爸去哪儿》成了小朋友        的歌曲,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能哼上两句。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        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A. 耳闻目睹耳熟能详耳濡目染    B. 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闻目睹

C. 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D. 耳熟能详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真的猛士

如果钱玄同没有找周树人约稿,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也许不会出现鲁迅这个名字。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北京大学教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那是1917年,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编辑,正在为杂志寻找合适的撰稿人。他常到位于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劝说居于此处的周树人、周作人两兄弟投稿。此时,周树人因对现实失望,正用钞古碑的方式消磨时光。他婉拒钱的约稿:这中国好比一间铁屋子,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里面的人们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临死的悲哀。而如果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反倒使他们感到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钱玄同立刻辩驳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段对话,被周树人如实记录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序言中。从这时起,周树人动笔写了抨击吃人礼教的《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19184月号上,署名鲁迅。并一发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钱玄同为人之刚猛,由此可见一斑。新文化运动中,他提倡白话文,打倒孔家店,慷慨激昂。由于年轻气盛,甚至鼓吹过废除汉字,但钱玄同绝非有勇无谋,他提出用国语作文,文章加西化标点符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数目,采用公元纪年,书写方式改左行直下为右行横迤等,都是中国文化重大改革的首倡。

1918年,钱玄同曾与好友刘半农商议,上演了一出双簧。他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题为《文学革命之反响》一文,罗织新文化运动种种罪状。随后,刘半农撰写万余言的《复王敬轩书》,针对王敬轩的所有观点一一加以驳斥,将其批驳得体无完肤。其时,这场论战引起各界强烈关注,也标志着改革派的大胜战。有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评论道:“……在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几乎要流血的旧中国,在跟肉体和精神均已硬化的顽固派作斗争的过程中,非有大力难开新地,非有猛士难摧敌垒。

但这个猛士却又是一个病夫。如果细细清理钱玄同的日记,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个人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他常要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与折磨。

然而他从不讳言字。1927年,钱玄同年届40时,还打算在《语丝周刊》上发一期《钱玄同先生成仁专号》,他与朋友们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语调幽默。不明内情的人一见目录,信以为真,并互相转告。一时间,钱玄同的朋友、学生纷纷致函悼唁。

钱玄同一生恃才傲物。在北大任教时,上课从不看一眼究竟有无学生缺席,便用笔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算是全到。也从不考试,每学期末批定成绩时,便按点名册的先后,起评60分、61……如若选课的学生共40人,最后一人就得100分;若是40人以上,便重新从60分开始。随后,他在燕京大学任教,亦不改考卷,直接交与学校。学校退回,他仍是不看,也退回。于是,校方依照制度,称如不判卷,将扣发薪金,钱玄同回复,并附上钞票一包,薪金全数奉还,判卷恕不能从命。

这个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响起叫骂声的浙江人,对人严苛,对己更甚。其文字学课讲义《文字学音篇》,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音韵学课的最早一部教材,但钱对其极为不满,说它百孔千疮多一个人看见,就使我心中加一分难受。在1921年重印时,钱在《再版序》中自打耳光,列出书中的六大不足。

钱玄同最大爱好,便是逛厂甸旧书肆,只要前往,必将所喜之书扫荡一空才罢休,被人戏称为厂甸巡阅使。而其一生最惧之物,竟是好友刘半农家养的一条黑狗,前去作客,定要躲在刘家孩子身后,等孩子把狗引走,才敢进门。

1939117日,钱玄同患脑溢血辞世。《文献》发表署名乐颜的《悼钱玄同先生》一文,为其盖棺定论称: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之中,钱玄同的斗争精神,表现在任何一位同时代的斗士之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当周树人对现实失望,找不到出路时,钱玄同给了他希望,因此,周树人动笔写了《狂人日记》,并一发不可收,从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B. 钱玄同与刘半农上演的双簧戏,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钱玄同站在新文化的立场上,刘半农站在旧文化的立场上激烈辩论,最终改革派取胜。

C. 钱玄同在北大任教时,不看学生是否缺席,从不考试,从不批改考卷,随意批定成绩,不遵守学校的制度,表现了他在工作上学术上不严谨的一面。

D. 钱玄同虽为新文化运动的猛士,却体弱多病。从青年到晚年,一直忍受各种病痛的骚扰和折磨,40岁时还和朋友一起为自己准备了挽联、挽诗、祭文等,看淡生死。

E. 本文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重点突出了钱玄同作为真的猛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斗争精神,他就是铁屋中最先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2.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做了哪些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3.钱玄同为人刚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4.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写到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请结合文本探究钱玄同先生成为真的猛士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