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与《登高》相比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1.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2.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④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 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 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 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 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 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 谥,谥号,仅指古代君主、诸侯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 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 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 胡世宁刚正不阿。张璁、桂萼感激他在议论大礼时意见一致,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

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基于对这一现象的担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一些人把解为土地财产少当是误读,所谓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孔子的是指土地和财产少。孔子的应有两【解析】
一是
平均,如((荀子·君道》:以礼分施,均编而不偏;二是公平,相当于《管子·形势》所言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这段话经常被当作儒家宣传平均主义的经典表达加以批判。有的学者指出,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是分配形式,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这番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不能脱离特定的语境加以解释。要知道,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季康子掌权者之流通过对外战争攻伐等不义手段掠夺土地和人口而讲的,不是泛泛而论。他分别把当作两种价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实不然,他不过是强调通过采用的手段和途径达到解决的问题。总之,是利用的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目的。作为分配形式同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均无贫是说均无极贫,绝对平均会致贫,但相对平均却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其实,从另外意义上说,孔子又何尝不患贫患寡呢,他对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对庶、富、教的赞许,就是最好的说明。确实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历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均贫富,并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在文化分子特别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过是相对的平均思想,是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开放与封闭》)一定的贫富差距在私有等级社会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个等级的财富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强调等级分配的同时,坚决反对过度贫富差距。当季康子试图借改革税赋制度以聚敛更多财富时,孔子说: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孔子讲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还替他搜刮、聚积增加他的财富;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好了。(节编自涂可国《也谈儒家的财富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代,贫富差距已造成了社会的频繁动荡,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忧虑,为消除社会隐患,孔子提出了富的分配主张。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能简单解释为土地财产少,而是类似于老子小国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学者认为,孔子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是在宣传平均主义。

D.反对孔子富思想的人,言论虽不乏深刻,但存在诸多误解,因为他们是在脱离了特定的历史语境的条件下加以阐释的。

 

2.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强调的,都是手段和途径,他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些工具理性达到无贫、无寡和无倾的价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无贫,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相对'的平均,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可以防止极端贫困、防止两极分化。

C.贫富差距在等级社会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张的协调贫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适当限度,则更有利于这种社会的稳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还替他不断搜刮、聚积财富,这让孔子无法忍受,他认为,季康子不应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

 

3.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的有国有家者患不均,这是合理的,因为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这一点学者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B不安的重要原因,孔子理解这一点,他也因此患贫患寡,对足食、足兵、民信给予肯定,对庶、富、教进行赞许。

C是分配形式,是财富多少,二者虽无必然联系,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的生产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财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富的分配主张,是为了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和谐,本质是在强调等级分配与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