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 一个豪华房间里坐着两兄弟,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

一个豪华房间里坐着两兄弟,这两位绅士忽发奇想:假如一位有头脑、又诚实的外地人落难伦敦,举目无亲,除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一无所有,而且他还没法证明这张大钞就是他的,这样的一个人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大哥觉得那人肯定会被抓住,然后饿死。弟弟却不以为然,他说愿出两万英镑打赌。就在这时,沦落在伦敦街头,破衣烂衫,兜里只剩一块钱的我来了。

他们给我一个信封,说打开便知他们的心意。我走到看不见那所房子的地方,打开信封一看,里边装的是钱哪!我急不可待地撒腿就朝最近的小吃店跑,一顿猛吃,一直到肚子实在塞不下东西了,我掏出那张钞票来展开,只扫了一眼,就差点昏倒。五百万!乖乖,我懵了,盯着那张大钞头晕眼花,想必足足过了一分钟才清醒过来。突然我计上心来,把那张大钞递到小吃店老板眼前。老板以为我是故意打扮成这样来跟他开玩笑的,说这点小钱不算什么,我想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

从小吃店出来我去找了那两兄弟,想把事情问清楚把钱还给他们,却被告知他们出远门了,得一个月才能回来。我把刚才那信封里的信抽出来,信上说这笔钱借我用三十天,不计利息。这俩兄弟在我身上打了一个赌。假如弟弟赢了,我可以在他的职权范围内随意择一个职位。我对那份美差浮想联翩,期望值也开始上升。不用说,薪水肯定不是个小数目。过一个月就要开始上班,从此我就会万事如意了。

转眼间,我感觉好极了。看到一家服装店,我想甩掉这身破衣裳,可是,不一会儿我又转了回来,来来回回走了足有六趟,终于,我投降了,还是进去了。

我问他们有没有顾客试过不合身的衣服。伙计没搭理我,只是朝另一个点点头,另一个也不说话,又朝第三个点点头。第三个说这就来, 我等着他忙完了手头的事,看他在一摞退货当中翻了一通,挑出一套最寒酸的来。这衣服不合身,毫无魅力可言,可它总是新的。我迟迟疑疑地说:要是你们能等两天再结账。就帮了我的忙了。现在我一点零钱都没带。店员端出一副刻薄至极的嘴脸说:哦,您没带零钱?说真的,我想您也没带。我以为像您这样的先生光会带大票子呢。我火了:我买得起,就是不愿添麻烦,让你们找不开一张大票。他稍稍收敛了一点:我可没成心出口伤人,我们找得开。我把那张钞票递给他,他笑着接了过去,那种无处不在的笑容,笑里有皱,笑里带褶,一圈儿一圈儿的,就像往水池子里面扔了一块砖头。可是,只瞟了一眼钞票,他的笑容就凝固了,脸色大变,就像你在维苏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看到的起起伏伏的凝固熔岩。我从来没见过谁的笑脸定格成如此这般的永恒状态。这时老板过来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那老板看了一眼,便一头扎进一堆衣服里乱翻起来。一边翻,一边不停唠叨:把一套拿不出手的衣服卖给一位百万富翁!这个傻瓜!从来就没分清过谁是百万富翁,谁是流浪汉。啊,我找的就是这件。先生,请把这些东西脱了,都扔到火里去。您赏我个脸,穿上这件衬衫和这身套装。合适,太合适了!简洁、考究、庄重,完全是王公贵族的气派!我表示满意。

往后的事你心里明白了吧?我顺其自然,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完了,吆喝一声找钱!不出一个星期,我把所需的各色安享尊荣的行头统统置办齐备,在一家价格不菲的旅馆安顿下来,日子过得阔气有排场。我已经成了这个世界大都会的显赫人物,我的思想简直是彻头彻尾地改造了。不管你翻开哪份报纸,无论是英格兰的,苏格兰的,还是爱尔兰的,你总会看到一两条有关身藏百万英镑者及其最新言行的消息。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堪称典范,从当小吃店老板得知是一个百万英镑持有者时,对表现出的毕恭毕敬就可以看出来。

B一开始没想要占有那张百万钞票,只是期望信中的承诺能够实现,三十天后自己能重新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C.本文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只认钱不认人的势利眼们,如服装店的伙计在拿出钞票前后的表现就大相径庭。

D.本文擅长以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服装店老板夸张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圆滑世故唯利是图的商人。

 

E.全文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也是一波三折,故事结局也出人意料,持有不明钞票的假富翁并未原形毕露,居然堂而皇之地成为显赫人物。

2)小说在刻画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赌局开篇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4)有人建议把百万英镑改为百万富翁,你认为哪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1)C D(C项3分,D项2分,B项1分) (2)①心存侥幸。②面对诱惑内心挣扎,最后败下阵来。③爱面子,虚荣心强。(观点结合材料,每点2分) (3)①以赌局开篇成功地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②引出下文情节,因为设置这个赌局,“我”被选中,才会看到“我”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的种种心理和表现,以及他人对“我”的态度的变化;③揭示主题,将人物的命运摆放在一场赌局之中,荒唐可笑,揭露当时社会的拜金风气,讽刺了哪些认钱不认人的势利小人。(观点结合材料,每点2分) (4)观点一:“百万英镑”更合适。① “百万英镑”贯穿始终是小说的一条明线,小说情节由此展开;②小说旨在揭露当时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以“百万英镑”为题更能突出主题。③“百万英镑”大钞与“我”一无所有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讽刺意味。观点二:“百万富翁”更合适。①文章中的百万英镑持有者是小说主人公,以其心态的变化为小说的一条暗线,由此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②“百万富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百万富翁,只是百万英镑的暂时持有者。③增强讽刺的作用,点明了小说的主旨。(表明观点1分,说明理由每一点2分,语句完整有序1分)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技巧。A项错误在于,文章并未对小吃店老板有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B项错误是“三十天后自己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准确;E项错误在于: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说法不符合小说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有关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1.首联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宋绶,赵州平棘人。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绶幼聪警,额有奇骨,为外祖杨徽之所器爱。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年十五,召试中书,真宗爱其文,迁大理评事,听于秘阁读书。大中祥符元年,复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与父皋同职。

时太后犹称制,五日一御承明殿,垂帘决事,而仁宗未尝独对群臣也。绶奏言:唐先天中,睿宗为太上皇,五日一受朝,处分军国重务,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宜约先天制度,令群臣对前殿,非军国大事,除拜皆前殿取旨。书上,忤太后意,改龙图阁学士,出知应天府,复加翰林侍读学士。

有诏罢修寺观,而章惠太后以旧宅为道观,谏官、御史言之。帝曰:此太后奁中物也,谏官、御史欲邀名邪?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为哉,第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且事有疑似,彼犹指为过。或陛下有大阙失,近臣虽不言,然传闻四方,为圣政之累,何可忽也。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何若动无过举,使无得而言哉?

郭皇后废,帝命绶作诏曰:当求德阀,以称坤仪。既而左右引富人陈氏女入宫,绶曰:陛下乃欲以贱者正位中宫,不亦与前日诏语戾乎?后数日,王曾入对,又论奏之。帝曰:宋绶亦如此言。时大臣继有论者,卒罢之。

帝春秋富,天下久无事,绶虑宴乐有渐,乃言:人心逸于久安,而患害生于所忽。故立防于无事,销变于未萌。事至而应,不亦殆欤?臣愿饬励群司,不以承平自怠。再迁吏部侍郎。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复召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时绶母尚在,绶既得疾,不视事,犹起居自力,区处后事。(节选自《宋史·宋绶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绶性孝谨清介,言动有常常:依据

B. 除三品以下官,决徒刑除: 任命

C. 当求德阀,以称坤仪称: 适合

D. 事至而应,不亦殆欤殆:危险

2.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B.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C.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 以献。

D.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败没/帝以手诏赐大臣/居外者询攻守之策/绶画十事以献。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宋绶十五岁的时候,皇帝召来面试中书,真宗喜爱它的文章,升为大理评事,任其在秘阁读书。

B. 当时太后掌权,垂帘断事,宋绶援引旧有制度,上奏书提出不同意见,违背了太后的旨意,后来被调出朝廷任职应天府。

C. 宋绶、王曾和许多大臣相继反对皇帝让近臣介绍陈氏富人家的女子做皇后,认为这和以前的诏令相违背,皇帝只好作罢。

D. 宋绶认为祸害往往在所忽略的方面滋生出来。所以,应该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严加防范,在坏事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消除它。

6.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绶母亦知书,每躬自训教,以故文章为一时所尚。

2)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官所诋,不以为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狱。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在这个层面上,西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革命者不怕示众,甚至以示众相标榜。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当一个共同体失去应有的善恶是非的时候,示众就会失去意义。复仇者、侠义者、替天行道者不怕示众。山西杀人犯胡文海临死前握住干警的手:先走一步。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因此,示众是有条件的。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之存在有其阶段性,即孩子阶段。人类的青春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技术理性之上的文明,乃是文明的成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示众文化属于人类的传统文化,属于东方社会,属于孩童时代,属于农业文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被称为子民文化,也解释了我所说的至今不绝的类人孩现象。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从子民到最有天才的思想家,在人生无望时都求助于良心的救济,人的良知良能植根于其童年的羞耻心。这也解释了当今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年,从老舍、傅雷到当代众多受辱的中小学生,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多自杀以死抗争,即说明当代文明的成年属性,理性对心灵的影响日益加重。

(摘编自余世存《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示众现象经常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和教育领域,它唤起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以达到惩罚和教育的目的。

B. 按照《易经》卦象提供的线索,多种卦象的系辞都有示众的字样,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示众是统治者们的杰作。

C. 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个阶段,示众是第一阶段的普遍产物,统治者需要示众使犯错者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戒。

D. 人性深处的羞耻心只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孩童阶段,而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上,所以当代许多受辱者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自杀抗争。

2.3.下列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现代西方社会已经超越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走在人类的前头。

B. 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变成了权势者的游戏,培育着冷血的看客。

C. 陈毅的《梅岭三章》这首诗恰恰说明,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D. 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等现象主要出现在人类发展的孩童时代,属于农业文明的产物。

4.5.下列现象不属于示众的是(   )

A. 明代《大明律》规定,贪官一经查实,将被押到刑场,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

B. “成都别车女司机被男子当街殴打一事成为舆论焦点。女司机卢某遭人肉搜索,她的身份证、开房记录等众多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开。

C. 为了催缴学费,西安某大学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一份题为““故意不缴费学生情况的名单。

D.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忏悔。他面对600万犹太人的亡灵,表达国家歉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一天,一只公鸡满地觅食,啄来啄去,找到了一颗珍珠,它把这颗珍珠交给了所碰到的宝石工人。它说:“这的确很精巧,但我需要的不是玩意,而是一些小米粒。”

材料二 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得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他把手稿送给了邻居的书店老板。这个人说道:“我相信这手稿一定写得非常不错,但我更倾心那一枚枚小小的银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